无谓的牺牲──中国知青在缅甸
2009年08月28日 12:31时代人物周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逃亡

一场南下的战役失败后,在政府军的围剿下,缅共的根据地不断缩小。这时候,刘义更没有料到的事发生了——游击队内部开始大规模的整肃和清洗。

“查你的家庭出身,如果查到出身不好,就要清算你。”为了躲避审查,一天下午,刘义和另一个佤族战士偷了两只枪,逃走了。盗窃枪支的逃兵,如果不幸被游击队抓到,谁都知道意味着什么。两个人不得不在胆战心惊中艰难逃命,目标是泰国。

为了获得必要的路费,他们打算把枪卖给当地的农民。“农民们把枪骗去后,报告了政府军,我们就被抓住了。”在腊戍最大的监狱里被关了1年多后,刘义和其他13名被关押的知青打算暴动,后来事情败露,缅甸政府军决定遣返他们回中国。

1974年6月1日,刘义等13名知青被政府军押送到与瑞丽一江之隔的南坎。下午5点半,当船划到江中间时,刘义发现势头不对,在岸边的密林里,黑洞洞的枪口已经对准了他们。

“我就和陈厚本老师说,糟糕了,今天晚上看起来过不去了。”比刘义大十几岁的陈厚本是北京知青,现在也在金三角教书。刘义率先跳江,他的同伴们也跟着跃入水中,岸边密集的冲锋枪开始在江面上扫射。

知青们分头逃进丛林深处,刘义后来被缅甸一个汉人山寨的头人所救。在他写的小说《崃兰山寨》中对自己被收留后的一段经历做了详细的描绘,先是当地山上的一个道士准备收“郎小宁”为徒,想让他侍候其终老,后来“郎小宁”又差点成为当地富人胡银匠的上门女婿。“那些都是真实的,‘郎小宁’就是我的化身。”

离开山寨后,刘义又在腊戍被政府军抓到,当地一位华侨把他保了出来。“那个时候啊,我已经万念俱灰了,把人生的什么希望都看得没有了。到了观音山,真的想要去山上出家当和尚了。”

此后,他幸运地遇到了一个汉人马帮,跟随着马帮走了一个月,一直走到泰国。

扎根金三角

马帮的终点就是泰北的汤窝,作为当年国民党残军第三军的聚集地,那里有很多云南人。浓郁的家乡情结,是刘义留下来的主要原因。但其间的几次离开,又让他尝到了人生的另一种滋味。

经过数年征战,当时的第三军只剩下了数千人马,为扩充兵源,队伍开始在当地“抓兵”。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很多知青在颠沛流离后,参加了国民党军队,负责保护马帮运送走私的鸦片、玉石、象牙等。

“我怕他们把我抓去,就跑到曼谷了。”到曼谷后,他不得不为生存继续流浪,先是在一位刘姓老板开设的工厂里做了半年工,然后到一家轮胎厂当工人,还曾在牛仔裤工厂做工。后来,他返回了热水塘,在那里认识了现在的妻子。

刘义的妻子是国民党第三军一个副师长的女儿,祖籍四川。“她很能干。”刘义说,当初妻子在家里为别人做些缝缝补补的活计,他自己则开了个小商店,加上教书的工资,日子倒也还可以维持。

现在,刘义的收入在学校里是最高的,每个月7000泰铢,折合人民币1000多块。四个孩子都在曼谷,一对女儿已经工作,收入是他的好几倍,两个儿子还在读大学。而刘义的两个妹妹现在分别生活在云南的玉溪和龙门,几乎每一年,他都会回国省亲。

当国内的动荡和异域的战争硝烟都已经随风远去,那群当年有着特殊经历的年轻人,也渐渐湮没在岁月的滚滚红尘中。他们在心中一直对祖国怀有既复杂又亲切的情感,这种情感远非亲历者所能想象和体会。

“你现在对祖国的理解是什么?”

“我现在心里想,还是祖国好啊,可她离我们似乎又是那么遥远。我们所期盼的就是今天祖国的强盛,我们所愿意看到的也就是祖国的今天。”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孙彦德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