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富豪刘永好:下乡时没穿过鞋 最盼望吃白米饭
2009年10月20日 09:55华夏时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困局背后

如果说20多年的经商路上不面对困局,一定是一句假话。在喜欢皱起的川字眉头的四川人中,刘永好并不能超凡脱俗。

近年,饲料行业整体上应该说不是太景气,特别是粮食价格不断攀升,因为每当粮价提高的时候,养殖业都会受到很严重的影响。

作为饲料行业的“大哥大”,刘永好怎么对待这个问题呢?“这个问题跟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食品安全问题。”刘永好的回答让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我得说一下啊,专家都反对,这个麻烦了,那么我们农民增收致富怎么办,这几年食品安全的问题成为中国普通百姓乃至官员,乃至全社会最最关心的问题了,瘦肉精的问题,孔雀食绿的问题,红心蛋的问题,反正这样的事太多太多。”

让刘永好担心的是,几乎大概每半年左右,就会出现这样的新名词,弄得全国老百姓都很担心,大概几乎每隔一两天就会有人问刘永好,有的是高级领导,有的是专家,有的是普通的市民。“永好,他说你是搞这个行业的,你说这个猪啊、鸡啊能吃吗?”“您尽管吃,能吃,没问题,做这种昧良心挣钱的总是少数,而不是大多数。”

刘永好现在就是要做这样的事,希望昧良心挣钱的人越少越好,最后绝迹。怎么样绝迹呢?“中国养鸡的农民上亿户,你查得到谁,查到张三查不到李四,查到李四查不到王五。农村家家户户养猪养鸡,你说谁可能天天去查他,所以现代农业在美国、在欧洲也很少听说什么加孔雀食绿的问题、苏丹红的问题、瘦肉精的问题。为什么呢?”刘永好最后终于悟出:人家的企业规模都足够大。

要把农业的规模做得足够大,势必要收缩过去几年把战线拉得过长的问题。多元化曾经是许多大型民企的成功法宝,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许多大型民企也倒在了过度多元化、最后资金链断裂的路上。刘永好作为同时代的民营企业家,同样也对做大产值、多元化一度情有独钟。由于投资民生银行的巨大成功,新希望2000年后逐渐提出了农业、金融、化工、地产等四轮并举的多元化策略。

这样的策略不能不说成功,但是对于企业发展资金占用也是明显的,要继续做大成为行业翘楚就需要投入更巨量的资金。例如2003年在上海,新希望的零售业就遭遇了巨大的挑战。刘永好此前抛出的乐客多超市品牌,希望在江浙地区打出一片新天地,但是最后的情况是乐客多门店大多关张,难成气候。

再比如2002年以后,刘永好对于环渤海经济圈的建设曾经提出过一些设想,笔者采访刘永好时,他表示:“我觉得目前有个比较好的机会,那就是在天津,或大一点叫环渤海经济区。另外,刚好,原央行戴行长现在入主天津,他是金融专家,并且天津曾几何时也是中国三大工业、金融中心,但这些年发展慢了一些,天津有很好的基础设施、地缘优势和人才储备,初步具备建设金融改革试验区条件。”“当然目前仅是一种设想。”新希望在这方面会加以关注。但是这样的设想更多地是从国家建设布局考虑的,新希望最后能做的事情不多。

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刘永好遇到了同样的难堪其重的压力,因此他开始要求对他的职务做减法,否则他无法集中精力管理新希望的重大事务。但是,在这些减法中,有一个减法或许是刘不愿意做的,那就是落选民生银行的董事。

实际上明眼人一看便知其中的端倪,但是低调的刘永好始终没有证实江湖上的猜想。作为商人,每年能从民生银行分得相当的红利,这是成功投资的标志,但是落选民生银行董事肯定给刘一个提醒,要更好地把控一个行业或者团队,还是要审视自己最熟悉的领域。做好一个领域,才是事业长青的根本。

这个领域就是他最熟悉的农业。在一番多元化以后,刘永好悄然转向,把公司的重点转向了农业。虽然新希望从来没有说取消多元化战略,但打造一个世界级农牧企业的提法更多地见诸报端。这个世界级农牧业应该是一个大农业的概念,把一个农牧业的产业链全部做好,企业就可以做大规模,实现利润最大化,成为这个领域的真正主宰。

而这样的转向无疑是正确的,在宏观从紧的大背景下,地产成为调控最严厉的行业,而地产调控拖累的是银行,化工作为周期性极强的行业,也有很大的局限。

惟有农业,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农业反而成为最受政策扶持的行业,更有利的是,搞农业刘永好轻车熟路。

2006年刘永好55岁,将新希望集团打造成世界级农牧业企业的梦想,让他穿梭于世界各地。从农爱农无疑将成为其一生的行为准则。在刘永好看来,他从事农牧业20多年,始终没有离开土地、离开农业、离开农民。就连与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见面时,他也要将中国的“新农村”问题告知对方。

大局已定,今后新希望也许不是成长速度最快的企业,但是新希望的稳定性肯定是中国民营企业中的佼佼者,稳定性应该是一个超大型企业的生命线。

托付未来

功成名就者都面临一个同样的问题,自己的事业未来将托付给谁?在这个大前提下,应该如何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这在中国的转型时代并不是一个好回答的事情,或者进一步说,也许是说者容易做者难。其实在这些成功人士的内心深处也有许多的矛盾。

刘永好回忆他们那个时代的教育,鼓励读伟人的传记,学习伟人的精神、事迹。

不久前,刘永好还把克林顿总统的《My life》读了一遍。20多年来,刘永好就从来没有敢懈怠过,一直处于不懈的追求奋斗之中。但不知不觉中生命却已经走过了大半。但是,他们的后代还需要这样的教育和生活轨迹吗?

刘永好说,他的外甥性格比较温顺,是属于比较乖的那种男孩,正在上大学,每次讲给他的话几乎离不开今后如何考研、读博之类的话题。起初外甥跟刘永好说,他的理想就是做一名好医生就可以了,其他的暂时不考虑。

惯性思维的作用很大,不知不觉中刘永好每次都不断给他施加压力,逐渐有点生效了,但刘永好也在想,就是读完了博士,他的人生就一定会幸福吗?那样就算是成功了吗?不会的。

接下来的还会是要求进入国内一流的医院、一流的科室、做一流的大夫,早早地晋升教授、买更大的房子、娶到一流的女孩、开最时兴的好车……然而这需要他付出更多的时间、奋斗、攀登。

其间的坎坷波折一定少不了,折腾完了突然发现,人生已经过去大半了。有一天他也会做父亲,然后将他“成功”的生命历程在他子女身上再复制一遍……这几乎是当今中国多数城市家庭的人生理想模式。

当然,这也不是号召人们放弃理想,而是希望每一个人的人生都幸福,但幸福不一定就是成为什么社会公认的人物。“成功其实有时很简单,就看自己如何看懂。”刘永好说,明明是6分及格的综合力量,非得要去做12分的事情,显然是太难为自己了。

令刘永好比较宽慰的是,儿子从上学就在国外,不太懂中国的望子成龙的压力,而且像多数中国的孩子一样,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自己也没有什么大的目标,就是希望今后当一位外科医生就可以了。刘永好特别指出,其实这个目标也了不得,因为在国外做医生的都是最优秀的学生。

“对什么总裁、CEO等等根本没有兴趣!这也好,我只希望我的孩子能够自食其力就可以了,不必太要强,不必太优秀。”刘永好说,对于女儿就更是这样想的,喜欢音乐还是艺术都随她的便,条件只有一个,就是她不要太有压力,幸福就可以了。

但是自己的事业交付给谁,也许并不是57岁的刘永好必须现在要交代的事情,但肯定是他要长线考虑的事情。对已经老迈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的接班人有各种猜想不足为奇,刘永好显然还不在此列,以刘现在的雄心和身体状况,再在一线干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并不是什么问题。这从他送儿子到国外学习并热衷医学的情况看,刘更尊重的是子女对生活的幸福观。

在刘永好看来,其实人生应该是幸福的,人人都应该追求幸福,但幸福不一定是必须成功;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业,不要过于勉强自己;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成功、杰出,杰出的不一定会幸福;痛苦常常是因为理想过高,甚至某种程度上是欲望,欲望小一些,就会容易实现并满足。关心一下自己,学会让自己稍稍享受一点,这并不奢侈。

知足多一些,但不懈怠,这样也许会对社会的贡献更多更大。要想“每一个人都有鞋穿”,不是一代刘永好们可以完成的事情,这需要一代接一代的刘永好们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我们做到我们应该做到的就可以了。

或许,这正是对笑面刘永好的最好注脚。

刘永好   乐客   农牧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