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富豪刘永好:下乡时没穿过鞋 最盼望吃白米饭
2009年10月20日 09:55华夏时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2003年3月。全国两会政协委员驻地华润饭店。刘永好召开记者见面会,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

一位香港媒体记者对这位当时的全国首富提出一个刁钻的问题,问随着中国民主政治进程的进行,刘先生是否考虑过20年后担任中国的政府总理?

坐在前排的记者看见刚刚还笑对提问的刘永好,眉头上皱起一个不明显的川字,但只是一瞬间,他的眉头打开,用惯有的语速巧妙作答,大意是:作为一名商人,他更希望探讨商业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包括新希望在内的中国企业将有更好的发展。说话间,刘永好已经恢复了惯常的微笑。

5年过去了,刘永好已经不再是各种排行榜上的首富,媒体也不再四处追逐他的身影。也许,这正是他希望的,没有了那些累人的光环,也就没有记者再抛过来那些让人头痛的问题,刘永好的笑面可以更加轻松。

刘永好给记者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的笑面,任何问题都含笑而谈,兴致之至,比划着简单的手势,不时还开怀大笑。与10年前记者初识刘永好相比,现在的他更多了一份开心和从容。

人生的甘甜

刘永好的确是应该笑的,16岁的刘永好,是四川新津县的一名农村知青,那时他几乎没穿过鞋,最盼望的是吃上红薯白米饭;25岁时,他是成都的一名教师,月工资38元,那时他希望每周都能够吃上一顿回锅肉;31岁时,他和三个兄弟在成都下海经商,那时希望能够借钱经商;40岁时,他的公司成为中国最大的饲料王国,这一年他被评为中国内地首富。

简朴如昨是刘永好给外界的普遍印象,喜欢穿天蓝色的休闲T恤,保留一贯简单的发型,一个黑色的公文包与他不离不弃。而更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这样一位富翁,还保留着从小以来的饮食习惯,出差就点麻婆豆腐、回锅肉、蚂蚁上树三样菜。

“每次去餐厅点菜就是老三样,老吃这三样不腻吗?”对于别人的疑问,刘永好的回答很特别,“其实吃的东西,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小时候一直吃不饱饭,就想多吃,吃饱饭,然后就想吃回锅肉,吃回锅肉就吃不够,养成习惯了”。

刘永好身边的一位老员工,可以为这样的解释作注,小时候刘永好最想吃的是红薯白米饭,后来当老师最想吃的是回锅肉。这的确已经成了习惯。

像刘永好这样的成功企业家,中国还有很多,一方面刘永好们骨子里已经根深蒂固养成了节俭的习惯,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他们心里还有更大的理想目标需要去实现。“我觉得我们这拨人走到今天这一步,大半辈子过去了,现在始终放不下的,就是背上这个沉重的责任。”

“当一个人的资产超过一千万的时候,更多的就意味着责任。实际上到现在为止,我吃的、用的、穿的,跟以前差别不是特别大。”刘永好对于过去总是忆苦思甜。

刘永好说,上中学的时候,记得老师讲的最多的话就是“好好学习,长大当科学家”。那时的老师几乎经常会用些历史上及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的事例激励学生,像华罗庚、陈景润、爱因斯坦、牛顿等等。

文革时期多数的学校教学都不是现在这样,那时学校教的基本上是毕业后如何上山下乡、支援边疆之类的英雄加平民的思想教育。1977年开始恢复高考,是否能够步入大学几乎就是人生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当然现在也一样,但那时会更明显些。刘永好说上大学的时候升学率只有3%左右!那真是百里挑三哪。

幸运的是,刘永好成为百里挑三的天之骄子,大学毕业后又成了令人艳羡的人民教师。但是,刘永好却出人意料地辞去了公职,成为下海经商的弄潮儿。现在看起来,刘永好是成功的,但是与他一批下海的人成功的比率却不高。商海沉浮,许多当年奋勇跳入商海者却不幸被汹涌的海水吞没。

“每年我都到北京来开这些企业家的会,但是每年总会发现少了一个、两个、三个,这20年来确实为数不多了,能够坚持在企业第一线的确实不多。”刘永好深有体会地说,“我觉得这可以想象,做企业不是那么容易,是比较难的,在这方面确实我有很多的体会。”

刘永好说话时并没有任何得意之色,相反作为同样的创业者,多少有点惺惺相惜。刘这里所说的还是那些曾经的功成名就者,而那些下海就被淹没的创业者更何止千万。可能正是刘永好这种对事业的满足感,让他始终没有头脑过度发热,下海20多年以来屹立不倒。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刘永好   乐客   农牧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