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来到农场
1974年3月20日,我们一行20位同学在学校领导的陪同下,早上在校门前乘上大客车,客车驶向市北郊奔向将是我们接受“再教育”的地方——我市的十大农场之一的XX农场。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好天,估计有5级左右的偏北风将地上的浮沙一阵阵地卷起,那卷起的黄沙一次又一次扑向刚刚发出翠绿嫩芽的垂柳,就好象小伙在向姑娘求爱不成又一次求爱似的……
车内的气氛不好极了,不同于几年前我送大哥哥大姐姐们去接受“再教育”时的那种即炽热又难忘的场面。十一个女生,个个红着眼圈。九个男生中的八个都无精无彩的,只有我好象无所谓的样子。我一边看着窗外的景色,一边回想几个月前家庭协商我的“前途”之事。我上有一个长我两岁的姐姐,她已经留城工作;底下有一个小我两岁的弟弟,因为生日大小的原因他只比我小一届。“不用商量了,我走!”我说:“高中我不上了,弟弟可以上高中,将来肯定留城参加工作。没有什么的,那么多的人不都‘走了’么!”父母用一种恋恋不舍的眼光看着我。此时,我心里跟明镜一样的明白,他(她)特别希望我能继续上学,因为我的学业是年级中属比较优秀的;弟弟是不喜欢上学的,属于那种学习不好的学生。但我从不多事的性格给父母带来的是信任,弟弟可不然,刀子、斧头都动过的,连长他六岁从“少管所”出来的“哥们”都让他“举斧”追得“抱头”而串……
大概中午十分,到达农场的时候,受到了很多人的夹道欢迎,然后是吃饭,吃的是“捞面”,这是我们北方人的习俗,只要是欢喜的事情,就要用“捞面”来“庆贺”的。
下午,自然是开大会。好家伙,一看我才知道,我们这一批“知青”足有600人呀!接下来是农场党委书记(后来才知道他是个“三八”式的老八路)致《欢迎辞》,老知青代表讲话,呵呵~我代表新知青发言。
场长公布接收大队、厂、站的单位,其他我都没有听见,只是听到有“葡萄大队”,心里立即成了向往的地方。接着各个单位的书记宣布本单位接收名单,哈哈~我高兴极了,我如愿以偿地去了“葡萄大队”!
到了“葡萄大队”才知道,什么“葡萄大队”呀?3000亩葡萄地在“以粮为纲”口号的冲击下,仅剩下不足1500亩。我不如愿地被分到最苦最累的“大田小队”。 更倒霉的事情是“大田小队”的1500多亩地,由于以前是葡萄和苹果等其他果木地,地块比较小,相当一部分不适应当时我们还算是强大的机械化作业。所以,我们还得用人力伴牲口来操作。
我到“大田小队”的初期,有二十几位老职工,六十五名知青。知青中有四十五位女同胞,包括我在内的二十个哥们。知青分三个小组,女的两个小组,男爷们一个组。我被指定为男组即第一组的副组长。
还好,我们农场都是集体伙食。“大田小队”特别独立,驻地是一个占地大约两亩的大四合院,北面主要是女知青宿舍,北面的东头是“会议室”西头是一个套间的队部;南面因为是阴面是我们“和尚”的宿舍它紧邻大门;西面食堂;东面库房,库房的北边是厕所。
“知青同志们,我宣布一下纪律。”大队党支部书记在给我们开会“一是不准打架骂街;二是不准穿‘奇装异服’;三是不准‘搞对象’;四是必须尊敬师长;五是不准随便回家。 ”好家伙,我们都害怕极了。
第二天,我们即投入了工作中。干得是向田间“撒粪”,那粪已经经过了处理是黑色的散状。真是“脏”,又有不小的风,迷眼已经算不了什么了。我正在干着,突然两个一块来的哥们在我的上风头每人两掀,将“粪”不少地灌入我的脖颈,刚要“发作”,那哥俩带着坏意的眼神频频向我“道歉”。我心里这个“气”,也不好“翻脸”。怎么办,心里开始琢磨…..,我很自然地到了那俩个“坏小子”的上风头,心想我得更狠,“唰!唰!唰……一连四五锨,哈哈,过瘾,弄得那俩个坏小子成了“黑人”了,我也学着他们连连赔“不是”,弄得大家都哈哈起来……。”
晚上,确实累了,大概十点钟我洗洗睡下。睡熟后不久,突然我的被子被粗暴地撩开,一睁眼见除白天的俩个坏小子之外还有俩个小子。“你他妈凭嘛当副组长,管我们‘不服’”。阿!原来如此,是由于是不服,夜间来出气来了。怎么办?心里琢磨着……。我不慌不忙地披上衣服,穿上鞋子,走到门前将门打开然后厉声叫到“滚!立即滚蛋,今天不接待你们。”这样一个个叫我撵了出去。
接下来,睡,哪还睡得着呢,“气死了”就在床上烙饼想对策。那时没有表,估计到三四点的时候,开始行动了。我分别到那四个小子的三间宿舍,一个一个地“瓦尔特拨噜热被窝”,结果个个摆平……。
大约十天后,我们在师傅的指导下对高粱和棒子“开苗”,现在还清楚地记得:“稀留密,密留稀,不稀不密留大的。”开苗是用小“镐”细把的工具,干起来既吃力又不出活,一天下来累是肯定的,戴着手套还是打了“疱”。当时真有点“怵”了。突然,我灵机一动,可不可以用小镐头换上大镐把呢?马上办。转天,可了不得了,我可以将第二名的人甩下200米,况且我的质量第一,确实省了不少力气。此举得到了上下的一致称赞。
一周后,我在大家的推举下当上了我们“和尚”组的正组长。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朱庆北
编辑:
刘延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