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国璋就任总统
2009年04月29日 04:56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已有评论0

辫子军于7月12日挂五色旗投降,冯国璋于14日电请奉还大总统给黎元洪,但黎元洪知道尽管自己命令段祺瑞复职,但段祺瑞决计不会尽释前嫌、善罢甘休,因此不愿就职,并通电全国决意去职。

当然,这些只是表面现象,实际的情形则是:北洋系内部十分讨厌黎元洪,但是南方的国民党和西南诸省坚持认为黎才是合法的总统;黎元洪的策士金永炎看到这个民心向背,就在上海用黎大总统的名义发出了一个“奉诏讨贼”的通电;伍廷芳也带着外交总长的公章赶到上海,声明继续办公;军界老人丁槐更偷偷携带大总统印玺避居上海,扬言除非黎大总统的亲笔信,否则谁都别想拿走印玺……

这些事是否出于黎元洪的策划,不得而知,但是相对于北洋系的强势,黎派的这些做法实在是小儿科。不久段祺瑞迫使黎元洪下达了免除伍廷芳的外交总长令,接着上海护军使卢永祥打通租界的关系,将丁槐收监候审,“传国玉玺”自然就落到了北洋系手里。

但段祺瑞内阁中还是有君子的,比如张国淦就力劝段祺瑞迎黎元洪复位,他说:“相对而言,和黎元洪共事其实比较容易,因为他手中无兵,而且刚经受过挫折,会吸取教训;而冯国璋既有兵权,又是新官上任,遇事必然逞强好胜,因此更难对付。”

张国淦在府院之争的时候就是一个十分可爱的鲁仲连,如今他抛出这个很有道理的办法,确实是出于对黎元洪对段祺瑞的一片爱护之忱。可惜段祺瑞竟然没有采纳,原因可能有二:一是他对黎元洪已经深恶痛绝,以他刚愎自用的个性,不可能委屈自己;二是他对北洋系内部的手足之情有信心。

因此,他兴高采烈地给冯国璋发电报,电文干脆利落四个字:“四哥快来!”冯国璋一看之下,心中的棠棣之华登时怒放,连连对身边人说:“你们看,你们看!芝泉这个粗人,芝泉这个粗人!”随即命驾北上,就任了中华民国第四任大总统。同时,黎元洪通电全国,指天为誓说:“即赴津宅养疴,息影家园,不闻政治。”

其实在冯国璋做出最后决定之前,他的僚属是进行过激烈的廷辩的。一派人极力劝说他北上就职总统,因为“天与”如何可以“不取”呢!而且老在南京代理总统,终究影响国际观感。另一派人就持重得多,他们觉得要做总统也要在南京做,一去北京就龙游浅水,黎元洪是前车之鉴。冯国璋在大事上素来缺乏决断,因此犹疑不已。

这时靳云鹏来游说他说:“北方的局势如一个大香炉,香炉三条腿,大总统您是一条,其他两条是总理和东海(指徐世昌)。有这样三条腿,您还怕香炉站不稳吗?我保证,这次四哥到了北京,能做一辈子的总统。”冯国璋脸上渐露微笑,于是下了决心。不过他还是留了个心眼,出发前以总统身份调任他最亲信的江西督军李纯为江苏督军,为他守住了大本营。

他进京后第一件事是派使节赴紫禁城面“圣”,一方面表示对清朝的感念,另一方面也通知小皇帝溥仪,您的“吾家千里驹”现在已是腾空而去了!他做的第二件事则是委派总统府的要员,名单中既有张一麐这样的彬彬文质,也有张宗昌这样的跋扈将军。接下来他要做的,便是调和北洋系内部的关系了。他与段祺瑞执手相对,誓言今后再不会有府院之争了!他还把好好先生王士珍请出山来做了参谋总长,使北洋三杰聚首中央,他满怀憧憬地说道:“我们三人无所谓总统、总理、总长,只求合力办事。”

东晋时,“王”与“马”共天下,对半壁山河的稳定很有好处。如今,“北洋三杰”若能拿出小站时的精神气质,精诚团结,一致对外,未始不能使国家有所起色,使其人生境界更上层楼。但是,他们一旦趟上政治这潭浑水,就无法避免上演“三个和尚没水吃”的闹剧。

接下来不久就发生了新的府院之争,而且较之前一次,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段祺瑞是两次府院之争的当事人,可见其必有责任。当初他和徐树铮把黎大总统当成盖印工具,把“黎菩萨”气得要死要活的;如今他竟然对冯四哥也如此跋扈,真是令人侧目。如此一来二去后,冯、段的私交大受影响,连往日常设的麻将局都渐少终无了,再加上徐树铮仍旧把冯国璋当黎元洪使唤,关系不僵才怪。

但是新府院之争比旧府院之争毕竟上了一个档次。黎元洪和段祺瑞的旧府院之争,更多的是一种名器之争,总统认为总统是老大,总理却认为总理是第一,因此为了一些芝麻绿豆的小事都可以大动干戈,实际上有民国元年内阁制与总统制之论争的余响。但冯国璋与段祺瑞的新府院之争,却是一种政见之争。段祺瑞鹰扬虎视,要用武力征服全国,是把南方军政府当作敌人来对待的,这是承袭了袁世凯时代的敌我划分;但冯国璋却希望“和平混一”,视西南实力派为愤而出走的兄弟,因此寓含了对袁世凯的否定。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