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恢复中华建立民国 孙中山借钱革命借遍世界
2009年06月26日 10:01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张謇提出了两条建议:“一、各省代表均集南京,请将以上约集项目,及每年所短八千万两,宣告各代表,询问自明年起,每省能担任若干万两,务必确实答复,……二、孙中山先生久在外洋,信誉素著,……能否于新政府成立后,担任募集外债一万万两或至少五千万两以上。”张謇的建议虽好,但没有一个省的代表肯作此承诺。各省不承担中央政府的财政,中央政府入不敷出,只能举债度日。至于他提出的让孙中山最少募集外债5000万两的请求,孙根本做不到。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军费开支浩大,而且需用甚急,因各省独立,不向中央政府缴纳税款,致使府库空虚,庞大的军费开支无着落,连政府公务员的薪水都发不出。孙中山多次向英美银行协商借款,外国银行不愿借钱给临时政府,一笔钱也没借到。因北伐紧迫,财源枯竭,孙、黄迫不得已以汉冶萍铁矿为抵押向日商借款500万元,对外则称该矿集股3000万,中日各半合营,由公司转借500万给临时政府。此事泄露,舆论大哗,参议院议员质询政府,实业部长张謇反对此议,辞去实业部长。汉冶萍借款终因参议院不承认合办条约及股东大会反对,正式取消。

日人还乘此机会,向孙中山提出东北满蒙问题,要求割让给日本接管,方借款支持中国革命。在与日本财界、政界代表森恪的会谈中,孙文表示:“当此次举事之初,余等即拟将满洲委之于日本,以此希求日本援助中国革命。”日本政府如能“火速提供资金援助”,“余或黄兴中之一人可赴日本会见桂公,就满洲问题与革命政府之前途,共商大计。”森恪在会谈当天下午6时还发出一封经过孙文、胡汉民修改的致日本有关人士的特急电报,内称:“关于租借满洲,孙文已表应允……如能在汉冶萍公司五百万元借款之外再借与一千万元,则孙等与袁世凯之和议即可中止,而孙文或黄兴即可赴日订立关于满洲之密约。”此事一波三折,最后因日本陆军大臣石本新六的反对没有办成。原因是:“按照日本军部的扩张主义分子的观点,在中日、日俄两次战争中,满洲是日本人为之抛洒珍贵的鲜血的地方,理应享有一切权益,而无须以金钱收买。”(杨天石,《寻求历史的谜底》,第268、269、265、671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转引自袁伟时,《孙文在辛亥革命后第一个十年的迷误》)

南京临时政府取消后,设立南京留守府,黄兴任留守,南京当时有十余万军队,但军费没有来源。熊希龄在上海时答应到北京就任财政部长后就给南京汇款,黄兴一催再催,钱一分不给。黄兴无奈,军队的伙食从干饭改为稀饭,以后连喝稀粥都不能保障。

3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住在上海环龙路66号,月租金65元,他家里每天有多人用餐,但每天仅花两元生活费,非常俭朴。有4位归国华侨集了股本准备在上海办厂,见孙中山没有自己的房子,买下带有花园和网球场的莫利哀路29号宅送给了孙中山。

1917年,段祺瑞破坏约法,孙中山南下护法前因财政支绌,一时不能解决,上海的犹太人哈同得知后,捐给孙中山五麻袋钞票,孙命吴景濂、林森管理财务,遂得以率参众两院议员和海军舰队南下。另有史料披露,当年6月,北京政府内部因对德参战意见不合,孙中山支持黎元洪反对对德宣战,德国政府为了利用孙中山政治影响,密赠孙中山200万元。(李国祁,《德国档案中有关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几项记载》,载《中国国民党建党80周年纪念》)。美国驻广州总领事亨兹曼(P.S.Heintzlmen)呈国务院报告称:“据广东都军陈炳报告渠,孙中山在上海秘收德国现款150万银元。孙以50万元给海军总司令程璧光,使率海军第一舰队南下,另30万给南下非常国会之议员,余款由荷兰银行与日商台湾银行汇广州备用。”(美国国家档案局所藏驻外领馆呈国务院之报告USDS893.00/2707号,载韦慕庭著《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杨慎之译,中山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以上史料,一说是200万元,一说是150万元,数目到底多少,有待更多可靠的档案、史料才能确证。征诸当时的情况,很难说此事是捕风捉影。

南下护法,除联络盘踞广东的桂系军阀借地容身之外,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才能资助海军第一舰队和100多位议员南下,才能扩充陈炯明的粤军准备北伐,才能维持军政府的正常公务。那时,许多军阀都从外国政府拿过钱。其实,孙中山自“二次革命”与袁决裂后,一直徐图再起,从他那段时间的活动日程可以断定,早在南下“护法”前几年,孙中山一直在不动声色地暗中筹款,搞一次1911年广州起义那样的小规模暴动尚要花18万元,像南下“护法”、成立“军政府”、准备北伐这样的大行动,德国政府给的区区200万元还差得很远。哈同那样的捐款绝非一例,当时孙中山为改组后的中华革命党党魁,亲掌党内财务,而筹款及经费开支本为党内秘密,当事人不讲,这段历史,永远是个谜。

孙中山第一次在广东成立“军政府”,一年即告失败,主要原因就是没钱。当时,广东各项税收,均为广东督军陈炳把持,他拒绝担负“军政府”和“非常国会”的经费。大元帅府开支无着,筹款成了孙中山的当务之急,为了维持“军政府”的运行,廖仲恺经常到掌管广州财政的军阀的烟榻上去要钱。孙中山许多政治和军事上的筹划,都因没有钱而无法进行。陆荣廷为缓和孙、陈之间矛盾,调莫荣新接任广东督军。莫荣新继任后,继续在财政上扼杀“军政府”,且密令下属杀害孙中山派往各地的招兵人员,孙中山气愤至极,乃率亲信将领登上同安、豫章两舰,指挥开炮,向莫荣新的观音山督军府轰击,两舰长初犹豫不敢应,孙中山亲自操作,炮手随后发炮70多响。当时,北京政府段祺瑞委任龙济光为两广巡阅使,李耀汉为广东督军,令两人率部进攻广州,以推翻桂系在两广的统治、推翻孙中山的“军政府”,莫荣新怕激化桂系与孙的矛盾,两面受敌,不敢还手。第二天亲到大元帅府向孙中山赔错,但并不答应孙中山提出承认军政府为最高领导机构的五项条件。(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四册,68页)孙中山要莫荣新为军政府掏钱的目的也未能达到。此后,桂系便加紧活动驱孙,收买部分国会议员,改组军政府,撤消大元帅,逼孙中山离粤。桂系此举,除了陆荣廷当时要与直系联合、孙中山已无利用价值这些政治上的原因之外,也是为了减轻其财政负担。

孙中山第二次南下广东“护法”,命陈炯明率粤军打垮桂系,占领南宁,一举平定了两广,形势大好,可惜好景不长,孙陈决裂,除了对“护法”、联省自治和北伐这些事的政治分歧,财政上的原因是导致陈的部下要驱孙的重要成分。陈炯明不同意孙中山北伐,主要是因为广东省库空虚,无钱接济,当时广东省一年的税收是1600万元,每年的支出需3200万元,赤字竟达一倍。仅驱桂一役,就用去粤库800万元,如再继续北伐,钱由何出?不光陈炯明不支持北伐,北伐途经的湖南省人民也反对北伐军入境,当北伐军进入湘桂边境后,湘省居民拒绝接受孙中山的军用票。六·一六事件,也即通常所说的陈炯明叛变事件后,孙中山终因孤立无援而败走上海。

与孙中山南下护法的同时,北京段祺瑞政府却因日本人的支持,大举借款,扩充实力,图谋打败南方“军政府”,武力统一中国。自1917年1月至1918年9月,段政府向日本银行借款八笔,总计日金1.45亿元,这就是民初历史上有名的“西原借款”。孙中山两次护法,一败再败,痛定思痛,悟出“再造共和”的革命没有钱、没有外国势力财力上的援助,难以成功,因此做出了联俄的政治选择,签订了《孙文越飞宣言》。1923年,在苏俄的资助和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孙中山第三次回广东,他打败陈炯明,掌控广东省财政,为日后北伐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来源《南方周末》)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范福潮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