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国人误读45年的真实赫鲁晓夫
2009年08月15日 16:23凤凰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提到“尼基塔·赫鲁晓夫”这个名字,中国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极富个性色彩的苏联领导人之所以能留给国人深刻印象,是因为他在执政期间有五件事情令人跌掉眼镜:一是通过秘密报告,清算斯大林“肃反运动”罪行,随之对斯大林遗体抛骨扬灰;二是用臭烘烘的黑皮鞋敲打联合国大会,继而用粗暴的语言驱赶大会发言人,引起世界震惊;三是升级古巴导弹危机,为争夺全球霸权频繁向华盛顿发动挑战;四是火速出兵匈牙利,高调干涉他国内政;五是因逼迫中国接受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问题,导致中苏关系急剧恶化。

事实上,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亦是凸现赫鲁晓夫上述种种“不良”迹象。据此,很多人一直认为这是苏联领导人典型的大国沙文主义使然,因此,当赫鲁晓夫1964年10月被解除党内外职务后,彼时的中国人心中窃喜,认为赫鲁晓夫的“屠夫脾气”令人厌恶,其结局亦是合情合理。

赫鲁晓夫下台45年以来,国人对其印象大抵如此而已。不过,仔细研究赫氏时代的中苏关系史的人,不难发现这位强势领导人也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正面因素。比起他的前任及其后继者,赫鲁晓夫的人性化色彩最为突出。

本文,特从上述五件事情展开历史述评,旨在还原一个真实的赫鲁晓夫:

一、清算斯大林

在斯大林生前,赫鲁晓夫一直卧薪尝胆,他向外宣称斯大林简直是自己的“生身父亲”,以赢得斯大林的赏识与信任,所以赫鲁晓夫在“后斯大林时代”一直做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接班人进行培养。可是当斯大林去世不久,赫鲁晓夫却紧锣密鼓酝酿秘密报告,继而在损及斯大林个人声誉与威信后下令把斯大林的遗体从列宁墓中迁出。

在1956年2月25日苏共二十大上做的一个秘密报告,赫鲁晓夫的杀手锏是:“反对斯大林搞个人崇拜”。这份内部稿件一出场,便剑锋直指“独裁者”:

斯大林的一些不良品质在列宁活着的时候还只是处于萌芽状态,但在以后年代里已经发展到严重地滥用职权的地步,因而给我们党造成莫大的损失。

我们必须严正地研究和正确地分析这个问题,以便消除任何可能性,不再重复斯大林在世时所犯下的一切过失。斯大林根本不允许实现集体领导和集体工作,他不仅对反对他的人要施加暴力,而且由于他的任性和专横,连被他看成与他的思想相违背的人,也要施以暴力。斯大林不是通过说服、解释和耐心地同别人合作,而是把他的思想强加于人,要别人无条件接受他的意见。凡是反对他这种做法的人,或者力图证明自己的观点,证明自己正确的人,都必然会被开除出领导机关,接着就会受到精神上的折磨和肉体上的消灭。

这一段话颇具杀伤力。一时,会场群情激动,掌声如潮。接着,赫鲁晓夫巧妙地借列宁的品德与威望来讽刺斯大林的专制与自私,从而为个人权力的巩固费尽心力。

事实上,赫鲁晓夫下决心把斯大林赶下神坛,绝不是单纯巩固权力那么简单。于是有人推测,赫鲁晓夫对斯大林如此仇恨的导火索,应归于“尼基塔”为儿子复仇。原来,他与第一任妻子生的儿子列昂尼德·赫鲁晓夫,因二战期间的飞行战斗中意外失踪而被斯大林判处死刑!赫鲁晓夫两次请求斯大林对他儿子从宽处理。斯大林也口头应允网开一面,结果是立即就地枪决!

但是我们从赫鲁晓夫秘密报告获得政治成功后,其执政期间基本上没有对政敌进行打击报复。他充分遵从党章办事,尽量避免个人独裁。在他的建议下,斯大林的塑像被搬离广场,斯大林的著作被取下书架,以斯大林名字命名的城市纷纷改名……

除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赫鲁晓夫导弹”这一特例外,赫鲁晓夫党内民主上有许多可爱之处。甚至为了扩大自己的政治主动权,他频频请求中国领导人做出政治支援;他呼吁苏联党内谨防“老人持续当政”、“病夫治国”。正因为赫鲁晓夫轻信“民主使苏联新生”,才显得政治问题表面上“开明、大度”,实际上被权贵集团加以嘲弄。

事实证明,惟赫鲁晓夫执政十年,比他的后继者显得社会温和、民主健康。

二、“皮鞋风波”

由于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形象严加破坏,使苏俄几代人的意识形态出现了真空与混乱。外界上,斯大林成了一个懦夫和外行人的外交标本。

这种动向导致导致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了挫折,东欧附庸国对苏联的忠诚度出现了动摇。

赫鲁晓夫是个率性的人。为了打压美国嚣张气焰,也为了凝聚共产主义阵营力量,他居然在联大会议上用鞋跟敲桌子赶发言人下台!这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使东欧国家找回苏联能提供军事援助的底气,也使赫鲁晓夫成为世界政坛风云人物。

对于许多事情,他不像有些领导人,不懂装懂。对其他工作者的嘲弄,赫鲁晓夫竟能可爱地说出了传诵一时的名言:

当我是一名矿工时,我不懂;当我是党的一名低级官员时,我不懂;当我在往上爬的各级阶梯上时,我不懂。但是今天我是部长会议主席,是党的领袖,由此,我现在当然懂得,不是吗?”

话一出口,众人瞠目结舌。这就是赫鲁晓夫的个性,不造作,不虚伪,表面上的性格粗野掩饰不住内心的坦率与厚道。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李奉先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