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后,苏联在战前形成的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开始日益暴露出其弊端,社会上涌动着强大的社会改革思潮,但在斯大林执政晚年,改革依然无从谈起。1953年斯大林的去世就使得改革具备了可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掌握了苏联领导权的赫鲁晓夫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开始了对斯大林模式的改革进程。
改革的进程和内容
鲁晓夫的改革分两个阶段。其最初的改革是从1953年9月开始,到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为一段落。这一阶段的改革主要包括在经济上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特别是农业管理体制,在政治上批判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揭露社会阴暗面等,在外交上积极缓和国际局势等。这一系列改革调整为苏共二十大作了重要准备。
1956年2月召开的苏共二十大成为赫鲁晓夫将改革引向新阶段的宣言和保证。在这次大会上,赫鲁晓夫公开提出了“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和平过渡”的“三和路线”,并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点名批评了斯大林大搞个人崇拜的错误及其严重后果,并提出了肃清个人崇拜的三项措施。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了《苏共20大关于赫鲁晓夫同志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报告的决议》,责成党中央继续采取措施保证完全克服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格格不入的个人崇拜,恢复党的生活准则和集体领导原则。在这次会议上,赫鲁晓夫当选为苏共最高领导人——中央第一书记。
苏共二十大后,苏联开始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释放无辜和批判个人崇拜,社会政治生活出现了巨大的转折,政治空气空前活跃起来,出现了所谓的“解冻”思潮。人们普遍地希望改变长期以来的政治高压的紧张气氛,希望政府调整政策实施政治改革,希望生活安定富足。顺应此形势,赫鲁晓夫在挫败党内竞争对手、加强和巩固其权力和地位后,更加积极地推进其经济、政治改革,从而将改革引向了新阶段。
新阶段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在二十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以此为指导,在农业方面的改革与调整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进一步扩大垦荒和玉米的种植面积,一方面又采取了诸如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而该行统一的农产品收购办法、在加速发展国营农场扩大集体农庄规模和个人副业经济的基础上推行农业小组承包制等农业体制方面的改革措施。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与调整改变了苏联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较大的改善,但苏联农业落后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工业方面的改革主要是针对1957年工业改组引起地方主义泛滥和国民经济混乱等问题,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从1962年起又开始探索经济管理方面的新形式。不过,总体上来看,赫鲁晓夫的工业体制改革进展不大,但他执政时期注意推行“物质利益原则”,增加了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工业仍有明显增长。政治领域的改革主要是围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而展开,包括扩大苏维埃权力、提高苏维埃地位和作用,提高社会团体的地位和作用,提高群众地位、加强群众监督,实行干部职务轮换制、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强调党政分工、将党组织分成农业党和工业党,实行集体领导等内容。
改革的结局和评价
赫鲁晓夫的文化水平和理论修养都不高,他的决策和行事往往凭的是他的直觉,有很大的随意性,经常是朝令夕改,使改革缺乏科学性和全局性。赫鲁晓夫尽管对僵化的斯大林体制发起第一次猛烈的冲击,但这位改革家最终还是扮演了“掘墓人”和“守墓人”的双重角色。而且,以反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赢得干部和群众拥护的赫鲁晓夫,在他执政的后期,其本人也逐渐地欣赏起别人对他的吹捧和歌颂了。长此以往,赫鲁晓夫专横的工作作风和改革的一些严重失误,使党内和社会上对他的不满之声越来越大。终于,于1964年6月13日被苏共中央要求“自动退休”,解除了其第一书记职务,从而退出了苏联政治舞台。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蔡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