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时代的苏联:血色下的辉煌
2009年08月14日 17:23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共有评论0

可以说,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是苏联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刻,而这种蒸蒸日上的底下却隐藏了深层的危机。这种危机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这段时期的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了。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模式是研究苏联社会主义问题的最关键的部分。

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是从一个十字路口开始的,列宁在逝世前实际上已经开始考虑将市场经济引入社会主义,苏联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之前并无任何先例,该如何走谁都没有标准。

列宁的这个想法无疑很大胆,但可惜想法并未实施,列宁就已去世。斯大林上台时,苏联高层的领导中心意见并不统一。有人认为可以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而斯大林却是力主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的。本来是一次公平的学术论争,但斯大林却以行政手段予以打击对手,压制了这个论争。当他把对手布哈林收拾了之后,苏联就走向了高度集权的社会道路了。这个高度集权,集权到了可怕的程度。这个集权可以概括为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高度集权,文化上高度划一。可以说是人类史上空前的集权现象。

这个集权彻底的消灭了所有的资本主义因素。以完全指令性的计划来代替自由经济,用看得见的手来代替看不见的手指挥经济的运做。这种僵化的经济模式迅速引起了上层建筑的相应变化。这几乎是必然的。经济自由是所有自由的最基础。经济上无法独立就等于生存权受制于人,生存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一旦这项权利不复存在,其他权利也就不可能实现了。经济控制必然导致思想文化等其他各方面的控制。这是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论的最好体现。一个经济上被奴役的社会,其思想文化不可能不被奴役。这个观点在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一书中有很好的阐述。①说到这里,苏联以重工业为重点的畸形经济发展方法就顺理成章了。

诚然,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不是万能的。但市场的功能也有计划所代替不了的地方。这就是整个经济结构的和谐。一个失去平衡的经济结构可以应付一时的突发事件例如战争,但无法长久的支持下去。如果按照市场的自然运做,这种情形几乎不可能发生。按照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消费是再生产的重要环节,因此消费速度决定了生产速度。

一样东西消费的越快,生产的也越快。如果将各种产品加以分类,他们的生产速度应该依次如下,生产最快的消费资料,其次是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再次是生产资料,最后是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重工业无疑是排在最后的。可苏联的计划经济却把这个顺序掉了个个。当然苏联领导人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一度想改变这种结构,但是当时险恶的国际环境使得他们的改变计划一再落空。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后面还会谈到。

重工业的畸形发展只是这种制度模式弊端的冰山一角。更深层的原因在于,这种制度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专制制度,是自由的天敌。一个集权社会可以有一时的兴盛,但不可能有长久的繁荣。斯大林时期的种种专制暴虐。我们可以在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中略窥一二。经济的高度统一必然要求思想上的高度统一。这种统一是以清除异端为手段的。清除异端的第一步就是把矛头对准知识分子。轰轰烈烈的大清洗运动在二战之前就已经开始。破坏力之强甚于原子弹。要知道,希特勒的坦克开进苏联的时候,许多老百姓可是打着欢迎的旗号的。甚至有历史学家认为,如果希特勒不是采用比斯大林更残酷的奴役手段而改用柔和的安抚政策,他是可以争取到俄国人民的。

自由最重要的作用在于他能够最大限度的刺激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是把自由输入经济领域的唯一手段。诚然市场需要控制,绝对的自由将导致绝对的专制。柏拉图的这句箴言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失效。但不能因为市场的缺陷而放弃市场。市场经济有许多计划经济无法拥有的优越性。计划经济永远也不可能模拟出市场经济的格式来。

如哈耶克在他获诺贝尔奖的《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一书中认为,经济知识是分散的,例如什么洗衣粉最受消费者欢迎,这个只有洗衣粉的销售商知道,某某地方的消费品需求量也只有该地的销售商才知道。这种知识的分散性决定了不可能出现一个囊括了一切知识的中央政府。而计划经济却决定必须要有一个这样的政府。这个政府认为自己无所不知。对全国各地各个时候的经济信息都了如指掌。哈耶克把这种无知称为狂妄的自负。这种政府主导下的经济必然出现许多的错位。

他既然不知道甲地在某年三月份的大米需求量比乙地多多少,也不知道乙地大米矿泉水需求量夏天比冬天多多少。那么只好强制性的分配了。全国各地都一个样。这种一个样就是经济专制和经济奴役了。如果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病症,那么自由的缺失就是计划经济的必然产物,也是斯大林时期苏联制度模式的最重要的弊端。

人道的缺失是斯大林时期苏联制度模式的第二个弊端。也是自由缺失的一种延续。在当时还有过一场关于人道主义的大讨论,讨论无产阶级革命下的社会主义该不该有人道主义。其中著名者如阿尔都塞得出了否定的结论。一个没有自由的人可以说不是人,因此当然不该以人道主义的眼光来看待他了。当苏联借二战一跃而起成为世界大国的时候,这种弊端所带来的苦难就不会只由俄罗斯人民单独承受了。

斯大林可以肆无忌惮的与希特勒瓜分波兰,吞噬波罗地海的三个国家,可以在华沙人民在纳粹灭亡前夕的起义中作壁上观,让他们惨死在纳粹刀下,也可以利用进攻日本关东军无耻的掠夺中国的外蒙古,更可以在南斯拉夫人民想要走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时候横加干涉,让他们改革的梦想化为泡影。苏联的社会主义离人道主义越来越远。苏联的计划经济从此失去了任何改革的希望。稍稍一点小小的变化都会引起反动力的巨大反弹,当苏联出现包产到组的责任承包经济体制时,斯大林利用行政权力将其迅速消灭在萌芽状态。而几十年中国的一位政治老人力挽狂澜,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入中国,进而再引进市场经济。百年积弱的中国迅速坐大。暴虐而固执的斯大林看到此番景象当不知做何感想了。

苏联之所以才用了斯大林模式,一方面有斯大林本人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时代的原因。苏联的社会主义是一个新生事物,当她从襁褓中争眼看世界的时候,人们对她投去的眼光并不太友好。在希特勒发动战争之前,西欧诸国的口号是“宁要希特勒,不要斯大林”。一种强烈的恐惧感笼罩在这个新生政权的心上。

要知道,列宁当时起来闹革命,可是做好指望西欧诸国同时起来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可现在倒好,他们不但没有响应,反而对苏联充满了敌视。为了求得生存,列宁被迫与德国签定了屈辱的条约。事实证明,一个政权在草创阶段尤其是周遭环境恶劣的阶段,集权是最好的护身符。集权可以让一个国家在短时期之内爆发出巨大的能量。这种爆发能量的速度,是当时苏联最需要的,列强环伺,早一点强大起来,就多一份生存的希望。而且由于计划经济不需要市场,自然规避了经济危机。对比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苏联经济一枝独秀,把这一时期苏联与西欧与美国的经济发展数据加以对比,计划经济的优越性跃然纸上。

虽然重工业的不平衡发展引起了苏联高层的重视,但他们却改变不了这个现状。当欧洲风云日紧、二战爆发后,德兵东调的情报雪片般飞往克里姆林宫,此时的斯大林除了让重工业的不平衡发展变的更加不平衡以外,已经没有别的选择。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权宜之计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苏联的T34坦克在二战中声名鹊起,就火控系统、防弹能力和射程而言都是最好的,连德国虎都甘拜下风。

可以说,高度统一的模式让苏联在面对希特勒的闪电战时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维护了政权的生存就是维护了改革和发展的希望。从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中期是苏联社会主义求生存求壮大的时期。这个时候的苏联,生存问题是首要的。因此高度统一在所难免。斯大林利用高度统一的模式,不但使苏联生存了下来,还让苏联壮大成为可以与美国分庭抗礼的超级大国。

也为全世界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先例和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其他的事情留待后人。但是后来的苏联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斯大林模式的歧途,等到八十年代经济困难迫使戈尔巴乔夫对着树大中空的苏联下手术刀时,这个虚弱的庞然大物已经经不起折腾,一次过激的改革就直接断送了列宁缔造的帝国。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