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起家 中国最早的大盐商猗顿
2009年12月30日 17:06《产权导刊》 】 【打印共有评论0

猗顿,鲁国人,后移居猗氏(今山西临猗县),以盐致富,成为战国时期驰名的大盐商。

猗顿原来是鲁国的一个穷士,他“耕而无食,蚕而无衣”,常年勤劳耕作,却仍苦于不能饱腹,于是他奔走天涯,寻求致富之路。他听说定陶的陶朱公,原来是在越王勾践手下做官,后弃官从商,通过经商致富,于是来定陶求教于陶朱公,即战国时期著名的富商大贾范蠡,向他寻求致富之道。

陶朱公分析说:鲁地洙水、泗水以北地区,人多地少,没有山林水泽资源,又屡遭水旱灾害,种地自然得不偿失,饱腹都非常困难,还谈何致富?于是指点他说:“子欲速富,当言五牧。”意思是叫他经营畜牧业。

猗顿受其启发,决定移居猗氏(猗氏县与临晋县合并为今山西运城市临猗县),经营畜牧业。这里盛产牲畜,畜牧业居天下首位,因此,他专事饲养和买卖大畜牛羊,经过数年经营,很快摆脱贫困,慢慢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畜牧业主。

追求财富是人之天性,猗顿由于饱尝过贫困之苦,故而更是致富心切,他左思右想,觉得单纯经营畜牧业,似乎难得大富。他再三观察思考,发现当地有许多人从事盐业经营都很快富了起来,心想盐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日用必需品,需求量很大,而猗氏一带正是闻名的池盐盛产地,有大量可以开发的盐资源,因此,经营盐业必是一条快速致富之路,于是他把主要精力转向经营盐业。

当时由于盐业生产非常分散,许多小生产者是盐业生产的主力军,因而为商人控制和支配盐业生产经营开辟了空间和道路。这些小生产者缺少资金和生产工具,盐商就给他们提供生产工具和生产费用,换取他们生产的盐。许多小盐场的小生产者们都很穷,不得不用自己生产的盐来与盐商换取饭钱和零用钱。如果他们家中出了什么大小事情,比如生病求医,甚至天灾人祸,就不得不到商人那里去预支用钱,而这些支取的用钱和饭钱等费用,均要打入盐价里,所以盐价就很低,有时甚至是无价的,由盐商说了算。大盐商就是用这种办法来控制和支配盐业小生产者而赚取利润的,猗顿就是这些盐商中的巨富大贾。

汉朝兴起,天下统一,便开放关卡要道,解除开采山泽禁令,富商大贾得以通行天下,交易货物可畅通无阻,汉朝政府又迁徙豪杰、诸侯和大户人家到京城。关中地区从 、雍二县以东至黄河、华山,膏壤沃野方圆千里,长安附近的诸陵,四方人、物辐辏,集中于此。地方小,人口多,是从事商业的宝地。关中地区以南则有巴郡、蜀郡,巴蜀地区也是一片沃野,楚地多出僮仆,劳动力便宜,西边邻近邛、笮,笮地出产马和牦牛。巴蜀地区虽然四周闭塞,但有千里栈道,与关中无处不通,有褒斜通道控扼其口,勾联四方道路,百姓都用多余之物来换取短缺之物,因而商业贸易非常繁荣。天水、陇西、北地和上郡与关中风俗相同。西面有羌中的地利,北面有戎狄的牲畜,整个关中之地只占天下三分之一,人口也不过十分之三,但财富却占天下十分之六,因此,关中的天时、地利、人和,为猗顿经营盐业和畜牧业创造了极大的商机。他利用这一地区优势,走南闯北,快速垄断了这片盐业和畜牧业市场。不仅如此,他还把视角转向海外,开辟了通往欧洲腹地的商路,进行对外盐业贸易。

猗顿除了从事畜牧业和盐业经营以外,还从事珠宝经营,他是当时著名的珠宝鉴赏家。

由于猗顿经营有方,他用10年时间,就成了当时驰名天下的大商贾,因此,他有装饰豪华的马车,华丽的服装,并且能来往于宫廷之中。

大盐商   池盐   猗顿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王贤辉   编辑: 石立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