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1917年的周恩来
周恩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杰出的外交活动家。
1913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1917年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在天津参加“五四运动”,并组织进步学生团体觉悟社。
1920年赴欧洲,在法国、德国勤工俭学,在旅欧学生与工人中宣传马列主义,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书记,并参加中共旅欧支部领导工作,对早期建党、建团工作起了重大作用。
少年老成
周恩来(1898——1976),生于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他的祖父是绍兴读书人,绍兴师爷名声在外,淮安周家就是由绍兴迁徙而来的。周恩来说,“我的家庭近几代祖先也是绍兴师爷,外祖父原籍江西南昌,也是师爷。到了祖代,两家搬到江苏淮阴、淮安当县官,因此结了姻亲。我便生在淮安。”
周恩来出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去世。因为他生前不事生产,到了周父这一辈,只能靠房产和微薄的收入维持生活,日见拮据。父母为第一个儿子取乳名为“大鸾”,大鸾是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只要大鸾现身,天下便会安宁。在周恩来不满一周岁时,叔父病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叔父如果没有子嗣就死去是无颜见祖先的,牌位也不能上祭坛。为了“冲喜消灾”,周恩来被过继给叔父。
周恩来从4岁开始跟随叔母识字和背诵唐诗,5岁入私塾读书。叔母出身于书香门第,擅诗文书画,略懂医理。她常给大鸾讲神话故事和一些唱词。6岁那年,周恩来一家搬到外祖父家居住,大家庭里难免有磕磕碰碰,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是周恩来的生母凭借自己的精明能干,总能公道地解决纠纷。周恩来常跟随生母去排除纠纷,耳闻目睹了母亲的办事公道,对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周恩来在私塾一边念书,一边大量地读小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肆意徜徉。“我读的第一部小说是《西游记》,后来又读了《镜花缘》、《水浒传》和《红楼梦》。”正当他有意识地孜孜不倦地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养料时,两个母亲相继去世,父亲和伯父长年在外谋生,一位叔父偏瘫,一位叔父早逝,身为长子长孙的周恩来不得不带着两个弟弟回到淮安老家居住,他用稚嫩的双肩过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为了养活自己和年幼的弟弟,他强装笑脸靠典当借债主持家事,养成了少年老成的稳重性格。
1910年春,12岁的周恩来随伯父到东北求学,转入新建的奉天第六高等小学堂。这正是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周恩来告别了私塾生活,进入新式小学堂,对一切都充满好奇。那些新鲜有趣的课程,诸如国文、算术、历史、地理、音乐、美术和体操,真正激活了少年渴望窥探世界的心。这一年,日本军国主义正式吞并中国的邻邦朝鲜。国内时局风云变幻,也处在破旧立新的关键时刻。周恩来在老师的影响下坚持读书看报,及时了解国家大事。“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从受封建教育转到受西方教育,从封建家庭转到学校环境,开始读革命书籍,这便是我转变的关键。”
辛亥革命爆发后,周恩来带头剪去辫子,并接触进步书籍,他读光复会领袖章太炎的书和同盟会的杂志,读康有为、梁启超的文章。无论是章太炎难懂的古体文,还是梁启超的近体文,周恩来都认真阅读。虽然进步刊物的思想侧重各有不同,但朴素爱国的道理是一脉相承的。周恩来的眼界随着阅读拓宽,思想得到升华,对事物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所以,当其他同学还从未想过为什么要念书时,周恩来已经明确地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学生运动的主要组织者
由于伯父工作调动,周恩来于1913年随之迁往天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开中学。南开学校是一所仿照欧美方式开办的私立学校,由严修创办,张伯苓担任校长。周恩来的学费起初由伯父供给,后来靠学校的奖学金。周恩来十分珍惜学习机会,他为自己制订了五个“不虚度”的要求:读书不虚度,学业不虚度,习师不虚度,交友不虚度,光阴不虚度。“南开的教育,是正常而自由的”,周恩来喜欢文学、历史,对政治感兴趣,对数理也有兴趣。总之,“喜欢能说理的东西,不喜欢死记的东西”。他的作文曾被评为全校第一名,得到”用笔遒劲,布局绵密“的评语。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蔡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