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时期的游侠文化
2009年12月30日 18:51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共有评论0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自己的向往——建立功业的理想;还宣泄了郁积于胸中的慷慨不平之气。这种作品的题材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题材,是过去的文学作品中很少涉及的。在国家危难、外族入侵与平时保卫边疆的战斗生涯里,对于读者有鼓舞作用。这首诗也确是好诗,但诗人所写的已经不是司马迁所说的“不轨由正义”、“赴士之阸困”与主流社会相对抗的游侠了;他写的是报国之士(实际上报的是曹植父兄所建立的王朝),但却顶着“游侠”之名,我们只好说他是另类“游侠”,因为这种游侠还有某种程度的“为他”性质。以后这类作品成为一个套路,用“游侠”这个激动人心的名称表彰那些以身许国、建立功勋的少年志士。如鲍照的《拟古诗》(幽并重骑射)、王维的《夷门歌》(七雄雄雌犹未分)、《陇头吟》(长安少年游侠客)、崔颢的《古游侠呈军中诸将》(少年负胆气)、元稹的《侠客行》(侠客不怕死)、陆游的《剑客行》(世无知剑人)等。这类作品把本来是令统治者十分头痛的游侠,变成了统治者能够接受、甚至是十分欢迎的人物了。把反主流社会的社会现象纳入了主流社会。随着时代不同和当时社会状况的差别,这类作品另有别的社会意义。

唐代时候的陈子昂、边塞诗人、李白和许多盛唐诗人都是带一些“侠气”的。他们用诗人的眼光把这些武装报国的游侠理想化,并摄取他们奋斗生活中的美好一面,满怀着激情把它展示给读者。如陈子昂的《感遇》(三十四):

朔风吹海树,萧条边已秋。亭上谁家子,哀哀明月楼。自言幽燕客,结发事远游。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仇。避仇至海上,被役此边州。故乡三千里,辽水复悠悠。每愤胡人入,常为汉国羞。何知七十战,白发未封侯。

把一个在家乡杀人作案的少年描绘成忧国忧民的志士,仿佛有了“报国”就可以掩盖一切了。

不论哪类游侠诗,唐人写到游侠时都充满了一股青春气息,历来人们认为只有少年才会选择游侠生活,唐代又是许多文人向往在战争中建立功业的时代。李白在《行行游且猎篇》中歌讴道:“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知何益·”唐初郭震名作《宝剑篇》,写到宝剑的去向“非直交接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连孟浩然这样襟怀冲淡的隐逸诗人都写下:“珠弹繁华子,金羁游侠人。酒酣白日暮,走马入红尘。”(《同储十二洛阳道中作》)青春、宝剑、酒、走马、报仇、杀人是以游侠为题材的唐诗中屡屡出现的意象。唐人写游侠生活或游侠的生活态度,也往往用乐府旧题中的“结客少年场行”、“邯郸少年行”、“少年行”等等。游侠虽然说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选择,但愿意做出这种选择的大多是青年人。因为只有青年才更少地泯灭人们本有的良知。

假游侠——轻薄少年对游侠的模仿

人们在困厄中所企望的游侠,是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所描写的像郭解一样的游侠。太史公在《游侠列传?序》中所写的游侠的品格,也是人们所期望的,但这是一种非常成熟且具有高尚德行的人才能具备的思想品格。它不仅要依仗人性中所固有的善良本性,还需要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以及长期磨炼和修养。基于年轻人的热情或一时心血来潮的人,做不了侠;养尊处优没有经历过任何苦难磨炼的人,也很难成为坚忍不拔的侠;没有果毅坚韧的性格,没有百折不回、坚持到底、永无悔恨的精神,也不能做侠;没有谦退冲和的胸怀也难成为完美的侠。

上面说过,世间最想做侠的大约以年青人为多,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们最敏感、多同情心,向往不平凡、带有浪漫色彩的生活;他们易于为社会不公而鸣不平,为实现社会正义而热血沸腾。因此想做游侠、想充当社会良心的人,在任何时代都是以年青人为最多。可是年青人很少有历练,是最不成熟的一群。那种一诺千金,言必信、行必果的侠风,决非一些轻薄少年所能望其项背和模仿一二的。历代学游侠的多是少年、青年,他们只能学到古代游侠的皮毛,如服装打扮、行为作派等等。鲍照的《代结客少年场行》:

骢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失意杯酒间,白刃起相仇。

另一首《拟古意》:

幽并重骑射,少年好驰逐。毡戴佩双(革建),象弧锸雕服。兽肥春草短,飞(革空)越平陆。

王僧孺的《古意》:

青丝控燕马,紫艾饰吴刀。朝风吹锦带,落日映珠袍。

秦汉   游侠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王学泰   编辑: 王钻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