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并未打断“求富”改革之路
2009年03月15日 22:37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已有评论0

实质上是洋务派利用国家权力集中财力和物力,以推动军队近代化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充实和巩固封建国家政权而不削弱皇权。因此,洋务运动走的是一条向封建军事资本主义转化的畸形之路。在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威胁下,这几乎是东方封建国家通常所选择的自强道路。日本和俄国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成功,最终成为封建军事帝国主义国家,成为长期侵略中国的敌对势力。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已大力仿造西洋船炮军火,派遣学生分赴欧美留学,“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15,第32页。)日本对中国的洋务运动却格外注目,明里暗里探听洋务运动的进展情况。19世纪70年代日本驻英公使上野景,“于中国兵船事最留意”,曾多次向清朝驻英公使郭嵩焘及其继任者曾纪泽寻访,“问中国新制兵船事极详” (《曾纪泽遗集》日记(光绪五年已卯四月十九日。)明治维新开始后,日本进一步扩大采用西方练兵和仿造西式军火的规模,并全面铺开了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变革。

日本扩充武备窥视中国的动向,更引起洋务派要员的瞩目和忧虑。于是要求加快洋务运动步伐的的重要奏章接连不断地送到清廷,社会舆论的呼声也日渐急迫。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事件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日本近在肘腋,永为中土之患”,深感采取西法练兵、造船和筹设海防等洋务事宜是刻不容缓的大事。近代历史证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靠先进的炮舰和商品摧毁封建落后国家的“万里长城”的。因此,首先从军火武备方面认识西方资本主义的强大,痛感西方的枪炮船舰锐不可当,进而采用西法练兵,仿照西式武备以求“御侮自强”,几乎是受资本主义侵略的国家和民族的普遍现象。所以,洋务派始终把“练兵制器”作为洋务运动的重点,是历史的必然,符合历史发展的实际,而不可简单地视为只是因袭西方的“皮毛”。

2、制度改革是洋务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洋务派最为棘手而最终取得显著成绩的事业。洋务派与改良派本无实质性的区别,二者在学习西方以富国强兵的大政要旨上本无分歧,只是在学习西方的具体内容和路径与步骤方面有不同的认识而已。早期改良主义者曾是洋务派的成员,而且充当洋务运动的重要参谋,但他们很快醒悟到只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而不改革制度是不行的。他们批评洋务派办洋务因袭西方之“皮毛”、管理落后,而又不重视制度改革。然而,改良派决不反对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其实,李鸿章等洋务大员也深知改革制度的必要性,也想改革一些旧制度,但他们处处受到顽固势力阻绕和弹劾,常常是在一片咒骂声中举办洋务事业,他们深感大幅度地制度改革还不具备条件,尚无同顽固派一争高低的可能。奕欣、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大员也常常发出受人掣肘、屡遭参劾的慨叹。向以敢言而无所顾忌的洋务思想家郭嵩焘,也因屡遭顽固派的无理纠缠而一度心灰意冷。他在致李鸿章的信中诉苦说,为探求“保邦制国”之方,却屡遭攻击,“而始终一不相谅,窜身七万里之外(按:此指他乘船7万里至英国任驻英公使),未及两月,一参再参,亦幡然自悔其初心,不敢复有陈论”。(郭嵩焘:《伦敦致李伯相》,《养知书屋文集》卷11。)

李鸿章在复信中也倾诉自己办洋务多遭掣肘之苦衷。他说:“自同治十三年海防议起,鸿章沥陈煤铁矿必须开挖,电线铁路必应仿设,各海口必应添洋学格致书馆以造就人才。其时文相目笑存之,廷臣会议皆不置可否”,就连这样有宜的事业也遭到一些官僚的“痛诋”;支持他的奕欣也说“无人敢主持”;连“两宫亦不能定此大计从此不谈矣”(《六月朔日郭筠仙星使》,《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9。)这些话足以证明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是阻碍洋务运动的险恶势力。因此,洋务运动初期还不可能把制度改革和政体改革提到日程上来。即使如此,洋务派在洋务运动的实践中,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还是调整和改革了某些旧制度。例如,在用人制度、教育制度和管理制度等方面也或多或少地变更某些旧制度和陈规戒律,而不是只知“练兵”而不顾其它。

诚然,改良派旗帜鲜明地主张实行“制度改革”、要求“设立议会”,但在戊戌变法真地推行时,改良派的旗手康有为也深感“设立议院”的阻力和风险太大,而不再鼓吹实行议会政治的主张,却以“民智未开”为由,改变其初衷。庚子事变后,晚清政局大为扭转:顽固派溃不成军,洋务派成为20世纪初期新政改革的主角。他们顺应国人新意识的增长而力行新政,并在新政改革中和改良派以及资产阶级上层结合起来,逐步推行官制改革、法制改革、制订宪法、举办地方自治、仿行预备立宪,为实行君主立宪政体作充分的准备。勿庸讳言,这场改革的历程步步荆棘、斗争激烈而复杂,如果没有政治眼光远大和有魄力、有作为的洋务大员从中协调、果断让步、适度等待和积极争取社会上的支持力量,是不可能会在短短几年之间就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改革成就的。历史证明,欲速则不达,甚至适得其反。康梁变法的失败与此不无关系。如果考查一下20世纪新政改革的历程,也许能从这场改革历的程中看出:协调、让步、稳扎稳打与激流勇进并用的策略和方法,对改革运动的成败得失的至关重要性!因此,对这场新政改革运动的评价,也应当充分理解它所处的社会政治的大背景,更应充分肯定洋务大员的政治能量及其贡献。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工业化   甲午   中国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