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的前世今生:王焱谈经学与现代社会
2010年01月18日 17:02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共有评论0

本文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7月21日 

◇在李零教授《丧家狗》出版研讨会上,王老师发言很简短,后来你说要写一篇文章,从李零的书谈开去,讨论相关问题。您方便谈一下,您打算讨论哪些问题吗?

◆那天座谈会来的人很多,有一些是比我年长的朋友,所以我讲得比较简略,没想到那么简短的发言,整理出来的记录还是不完整的,遗漏了很多。

记得在九十年代前期,我和葛兆光、冯统为辽宁教育出版社策划了一套《国学丛书》,请张岱年先生担任主编。有一次我向张先生请教经学方面应当出些什么书。张先生非常肯定地说,经学已经死亡。当时人们都没有想到,不久,从蒋庆的《公羊学引论》到晚近的李泽厚、钱穆,以及于丹和李零,古老的经学又再度复活了。为了有别于传统经学,我们可以称之为“新经学”。

新经学与老经学既有承继关系,同时也有由于时代变化而带来的若干特色。从围绕李零的《丧家狗》引起的激烈争议可以看到,新经学继承了老经学内部的对立与紧张。李零对于《论语》的解读,运用的是历史考证和文字训诂方法,这是古代正宗的治经方法。他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比较信实可靠的《论语》读本。除了对于书名的争议外,其实很多批评来源于传统经学内部原有的分歧。

在清代经学里边存在着今古汉宋之争,即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汉学和宋学之间的争论。这个经学内部的冲突或者对立,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此外还有一个经学如何回应现代性挑战的问题。1840年以后特别是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欧风东渐,李鸿章曾经惊呼这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那时候经学在学术方面依然居于独尊的地位,因此,首先要从这一方面作出回应。当时经学有两大门户即康有为和章太炎,前者代表了今文经学,后者是古文经学大师。康有为的经学,随着百日维新的失败一同被埋葬了;而认为经学的目的在于“求是”,反对康氏任意附会政治的古文经学大师章太炎,却不受影响。章太炎被人称作“革命家”,其实他的革命只是单纯的所谓“种族革命”,即只要换上汉族人主政,政体不必变,只要“以刀笔吏守法,循资格用人”这两条就行了。作为国学大师,章太炎有很多精辟见解,但是他在政治方面的见识,其实还不如李鸿章。康有为的政治事业虽然失败了,但其经学影响却扩散到了其他学术领域中,然后才有了五四的这种比较激进的反传统思潮。由此可以看出,经学与政治,保守与激进的关系,颇为复杂、吊诡。

◇有的批评者认为,李零这种以历史考证解经的方法,是饾饤琐细之学,颠覆了儒家的意义系统。您如何看?

◆我觉得这种说法,恰好把事情说拧了。因为从经学史来看,不是以历史考证方法治经的古文学派,而是康有为的今文公羊之学最终颠覆了儒家的经学。而且,既然指斥李零是繁复琐细的单纯考证,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力量颠覆两千年来的儒学意义系统呢?我们知道,考据只会与考据冲突,只有义理才会和义理相冲突。实际上,他们不满的不是李零的考证方法,而是对李零在这一考证基础上发挥的义理,他们不赞同。

◇这是不是因为李零肯定了五四的新文化运动,所以才会给不熟悉经学史的人以错觉呢?

◆很有可能。李零虽然肯定了五四运动的正面意义,甚至提出要放弃过去经学门派的师法家法,但是他实际上的立场和方法还是标准的古文经学立场。

这个儒学内部今文与古文学派的分歧,为什么到了现代还依然存在紧张和对立呢?简单说,今文经学是一种神学的政治解经学,把孔子说成是神或者儒教的教主,认为六经是孔子自己创作的,并且主张模仿基督教成立全国性的儒教组织,但是这些主张却没有什么历史文献证据。康有为本来从学于理学大师朱次琦的门下,后来遇到今文经学家廖平,看到了廖平的一些经学手稿,觉得可以用今文经学的公羊学来作为论证维新变法的理论武器,于是先后写作了《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康有为用这一套为变法维新作论证,结果名声大震,弄得后来廖平到处跟人家抱怨,说康有为抄袭了他的经学著作。不过廖平是纯粹的经师,他的经学和政治没什么关联,倒是康有为把今文经学引入政治领域之后,就变成了维新变法的一种意识形态。

尽管今天看来,康有为的变法其实还是很保守的,连君主立宪也没有提上日程,但是作为其变法纲领的这个经学基础却是非常激进的,所以后来就出现了一个非常矛盾的现象,清朝逊位帝制终结以后,康有为还在那儿拼命保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家都认为他是很保守的人,但是他的那种激进的经学思想,却在思想学术方面直接促成了后来的那种反传统思潮的崛起。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今文公羊学派不认为《春秋》是一部历史书,而认为这是一部神学预言之书,他们在解读《春秋》经的时候,反对运用历史考证方法,就像章太炎痛斥康有为时说的“视一切历史为刍狗”,而主张运用解读神学符号的方法来解经,这就颠覆了儒家经书的历史基础。后来历史学上的所谓“疑古学派”其实就是由此发端的。

古代经学假定天下的真理都包含在圣人的经书里头,所以认识真理要从解经入手。从表面上看,经学的争论,争的都是孔子与儒学的陈年老事,但实际上是在讲当代的政治。不同的经学主张落实到政治世界里头,那就是面对现代性的挑战,激进的改革和渐进的改良,乃至认为今不如昔的强势政治保守主义之间的分歧与对立。关键的问题是,政治正当性的基础应当安放在什么地方,用现代学术的语言来说,是神学,是哲学,还是历史?这在儒学内部是有冲突的。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石立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