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之争的实质:各自民族主义之争
2009年08月02日 16:06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自从1922年秋中共当时的主要负责人陈独秀、李大钊等经张继等人介绍加入国民党,一直到1949年国民党退踞台湾,国共两党始终分分合合,打打谈谈。如果计算两党分合的时间段,我们会发觉,双方谈判或合作的时间,甚至比双方战争的时间还要长。当然,除了二十年代初的一段时间以外,两党间纵使有过合作,相互也甚少互信,不乏大敌当前兄弟阋墙之举。但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与对立,并没有妨碍它们在一定条件和一定基础上,长期保持和平的甚至是合作的关系,这表明,两党间仍旧存在着某种共性的东西。

国共两党在历史上究竟相互间存在着哪些带有共性的东西,当然不是今天这一短时间所能讨论清楚的问题。比如双方对民权自由的理解,对民生平等的赞同,特别是把1948-1950年间国民党内部大批党员干部自我批判及其检讨的文字,与共产党各种言论和政策加以对照,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确有许多可以相通之处。但我们在这里特别要提到的,还是双方所共有的民族主义特质。

长期以来,国民党断言共产党是苏俄侵略中国的工具,共产党批评国民党是帝国主义的傀儡,双方都坚持认为,只有自己是真爱国。事实上,当年孙中山也好,蒋介石也好;陈独秀也好,毛泽东也好,他们成立或参加国民党(包括兴中会、同盟会及中华革命党)或共产党,多半都不是基于均贫富的冲动,其最初的动机反而大都是不满于国家和民族遭受列强压迫欺凌的现状,必欲实现民族的独立和复兴。二十年代国共两党能够实现党内合作,一个重要的条件也是双方在「打倒列强」,即实现民族革命和解放这一关键性的政治目标上有着几乎一致的看法。三四十年代国共两党再度建立统一战线,还是因为双方都把正在侵略中国的日本帝国主义视为自己的头号敌人。同样的情况,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尽管明明力所不及,它上来首先着手进行的一件事,就是推行所谓「革命外交」,力图通过谈判尽快废除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种种不平等条约,实现民族的独立。而共产党建立政权后,也照样首先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方针列入到自己的议事日程当中。并且由于他们这时的实力远超过当年的南京政府,因而态度上更彻底更激烈。它不仅公开宣布废除一切旧有条约,坚持暂不与欧美列强建立外交关系,而且还直接了当地要求苏联归还外蒙和放弃其1945年通过条约形式在中国东北取得的一切特殊权益,如此等等。

很明显,尽管国共两党各自追求的理想有所不同,依据的理念区别甚多,借助的社会力量差别很大,所走的道路以及采取的革命手段也大相径庭,尽管它们都强烈地怀疑对手的民族性,曾经使用过许多极端的语言来抹黑对方,但蒋介石也好,毛泽东也好,他们中谁也没有,事实上也不可能像对方所斥责的那样,心甘情愿地成为列强的附庸。看一看蒋介石笔下对美国干预自己内部事务的强烈不满,注意一下毛泽东对俄国不惜破裂关系的强硬态度,可以说,国共两党,包括它们的最高领导人,在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平等这一点上,基本的诉求其实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差别。双方之所以坚持指责对方,除了由于意识形态差异所导致的分析模式和政治立场的影响以外,藉用蒋永敬教授之言,多半也是操之在谁的问题。「操之在我」,一切都对;操之在人,则一切皆非。熟悉当今政治角力和政治话语者,对此当不会感到太过陌生。

二、民族主义优先,还是意识形态优先?

谈到历史上国共两党在民族主义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共性特点,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和作用的问题。在此必须回答:无论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它们通常是把意识形态的考虑放在首位呢,还是会把民族利益的考量放在首位?或者它们在什么情况下会把民族利益放在首位,什么情况下会把意识形态放在首位?这是因为,我们无论如何不能简单地得出结论说,民族主义肯定可以成为连结国共两党的纽带。毕竟,国共双方之所以始终缺少互信的基础,意识形态的区别乃至对立有很大的关系。所谓「操之在我」,政治上就是以我划线。而以我划线的背后,意识形态的作用至为关键。

我们这里所说的意识形态,指的是受到某种特定观念左右的习惯性的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相应的政策模式和政治目标。不难想象的是,当人们的思维方式固定化以后,他们通常很难不站在某种特定的立场,透过某种特殊的角度去看待和理解对手的思想与行为。抗日战争期间的国共两党关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国共两党基于抗日的共同愿望而妥协与合作,但它们却经常怀疑对手抗日的真诚性,国民党说共产党「游而不击」,共产党说国民党「消极抗日」。结果是你疑我,我疑你,进而你防我,我防你,磨擦冲突愈演愈烈。导致它们无法信任对方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们都坚持认为只有自己才是民族利益的真正代表者和彻底的捍卫者。所以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同他们各自所特有的观念意识是分不开的。从国民党的理念出发,共产党本来就是国际性的组织,是受苏俄指挥,以世界革命为目标的,共产党人当然不爱国;而从共产党的理论出发,国民党不过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内部的地主资产阶级集团,它不是依赖于这个帝国主义,就是依赖于那个帝国主义,对帝国主义列强妥协投降则是理所当然。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国民党极力防制、打击甚至试图根本取消共产党;共产党坚持壮大自己的力量,努力争取取代国民党,站在他们各自的立场上,都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既然观念上把对方看成是自己革命的敌人,为什么双方又能够妥协甚至合作呢?换言之,如果双方根本就不相信对方是民族主义者,它们又如何能感觉到自己需要与对方妥协或合作呢?其实,就历史上的国共两党而言,它们在一些情况下确实不是简单地因为认识到大家具有共同的民族主义立场而联合在一起的。但不论它们各自如何看待对方,民族主义的共同目标和共同敌人仍然是双方重要的妥协基础。所谓「兄弟阋墙外御其侮」,离开了两党的成员都是中国人这个基本的要件,它们很难会从内斗迅速转向外战。当然,直接促使国共两党做出这种选择的,还另有原因,这就是实力本身的局限性和来自外部的现实压力。国民党和共产党之所以会选择妥协,通常都是由于它们在整个中国的政治角力场中深切地感受到自身实力严重不足,甚至面临危机,同时受到外部压力,因而必须要基于某种现实政治利益的需要来区分主次敌人和制定灵活的策略。如果对自己的实力有十足的把握,相信对手已微不足道,没有对不妥协、不合作可能带来的政治后果的重大担心,即使他们的民族主义情感同样强烈,也未必会掉转枪口,跳进同一条战壕。

在此,我们仍以两度国共妥协的起因略作分析。

从1922年秋天中共领导人加入国民党,或国民党接纳共产党员,到1924年国民党一大最终确定容纳共产党,实行党内合作的政策,国共两党都有相当现实的利益考量。在共产党方面,由于它的人数太少,需要借助国民党走向群众,实现掀动民族革命的计划;在国民党方面,由于它的组织长年涣散,又连续遭受失败,也存在着利用共产青年来推进党务,增添活力,使自己变成名符其实的群众性的革命党的某种现实需要。不仅如此,它们双方的合作也还带有满足苏联和共产国际愿望的现实考量。因为它们都必须要得到莫斯科的援助。只有两党结合在一起,它们才能变得生机勃勃和充满革命的气息,进而赢得莫斯科的高度重视。

同样,1936年的西安事变之所以能够一举扑灭燃烧了将近十年的国共内战的战火,也并非只是由于蒋介石的一念之差。当时的国民党、共产党事实上都面临危机。一方面,日本步步进逼,华北随时可能重蹈东北覆辙,南京政府退无可退,战争迫在眉睫,蒋介石从一年前,即华北事变发生之日起,就已经在秘密地寻求政治解决共产党问题的途径了。另一方面,共产党战争失利,军事形势恶劣,临近华北前线,它也面临日本入侵的直接威胁,因此也早就表明了愿意和解的意图。双方没有能够及早地从秘密接触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大程度是因为在这一年里双方的政策目标都还不是十分清晰,沟通上也颇多问题,蒋介石更顾虑妥协后苏联的作用,共产党则在很长时间里事实上只是以反蒋派作为统战对象。随着西安事变爆发,蒋清楚地看到十几万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存在着转向红军的严重危险,同时他也看清了苏联的态度,得到了周恩来拥蒋抗日、愿受指挥的亲口承诺,再加上有日本入侵威胁和国内社会各界对「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强烈渴望,因此,权衡利害得失,蒋介石这个时候下决心和共,共产党这个时候转而全面挺蒋,也是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

分析国共两度妥协与合作的原因,可以清楚看出的是,即使在长期对立的国共两党之间,意识形有时也并不能起多大的作用。双方之所以能够走到一起去,民族主义是基础,实力不足是条件,外部的压力和各自现实的利益需要是基本的动力。正是由于在中国政治的角力场上,双方都不具备决胜的把握,甚至面临严重的危机。民族主义的目标才不期然地成为它们现实政治利益需要与考量的重要内容,意识形态的目标则不得不被暂时束之高阁。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杨奎松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