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学忠:毛泽东和蒋介石竞相青睐的抗日名将
2009年12月11日 14:09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共有评论0

毛泽东:“他是共产党的朋友”

于学忠令蒋介石很不满意的是“剿共不力”:在陕甘边区“剿匪”总司令时,他“阳奉阴违”,并为配合张学良“兵谏”发动了“兰州事变”;在任江苏绥署主任和东北军第51军军长时,蒋介石令其武力解决东北军中有大批共产党员的第110师时,于学忠表示:“共产党与我无怨,我与日寇之仇不共戴天!”;而在山东期间,于学忠抱着“只抗日,不打内战”的宗旨,对八路军的势力扩张“睁只眼闭只眼”,两军相容为安……

当时,于学忠有一个叫郭维城的机要秘书(后任解放军铁道兵副司令员),曾把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拿给于学忠。从那时起,他就在心底认定:“共产党能拿天下”。

毛泽东对于学忠也颇为欣赏,抗日战争时曾两次亲笔写信给于学忠,希望他带部队投奔共产党,并许诺给予朱德一样的待遇,但于学忠婉言拒绝了。

尽管这样,毛泽东对于学忠仍优待有加,赞扬他“热诚爱国”,是“共产党的朋友”,也是自己“个人的朋友”。于学忠母亲逝世时,周恩来亲自上门吊唁。

解放后,于学忠过着悠闲生活,他喜欢养花、看摔跤、写字,尤喜欧体。于学忠的生活一直极端朴素——他不和太太一起住,自住在仅有6平米的北厢房,房内仅一个床头柜、一个单人硬板床,其它什么都没有。

每天早晨起床,他喜欢把11个孩子从大到小象士兵一样站成一排,然后挨个训话——谁做了好事就表扬,谁做了错事大家都跟着“陪绑”。

在儿子于允科眼里,父亲是一个讲信用、爱帮助人的人。1958年大跃进时,居委会要办一个幼儿园,于是于学忠把自己前院10几间房无偿提供出来,办了好几年幼儿园。于学忠还在山东出资办了一所立泽小学,抗美援朝时也曾积极捐过钱物。

于学忠逝世于文革前夕。1966年文革开始。当年8月26日,北京市几所中学的红卫兵冲进了北京市东城区翠花胡同夹9号的于家——一个有26间半房子的大院子,把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抄走了,并且要把于家哄回山东老家。于允科等人很不理解,于是就给周总理办公室写了一封救援信。没过两天,周总理派了人来,给每个家属20元临时生活费。于家受到了庇护。

于允科明白,一切终将归于平淡。但在市场经济年代遭遇到的一次尴尬,却让他不能释怀: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于学忠的骨灰搁在八宝山烈士公墓东室308号。但不久前,管理处竟开始向他催要骨灰寄存费,一年要4千元。“哪有这样的道理?”于允科选择了拒交。

<< 上一页1234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石立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