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旅游:从求着来中国到求中国人去外国
2008年10月22日 09:58中国网 】 【打印

[中国网]:

他说了之后,您当时有没有导游这个概念,导游在您的头脑里是什么形象?

[王连义]:

当时不太清楚,但是知道导游嘴皮子要练一下。所以我感觉干了四十五年导游,现在嘴皮子比上大学的时候好多了。

[中国网]:

您刚才说上大学的时候同学叫您“木头”,现在要改变性格。从最开始入门,到后来流利地为游客介绍,和大家打交道,这个过程很难吧?

[王连义]:

从一开始,我们在国家旅游局有老导游带着新导游的习惯。我的兄长和老师是李铁飞,他带着我一起带团。另外我还仔细地观察一些老导游的做法,读一些老导游写的东西,向前辈们学习。

另外我接触一些外国人,他们都能说会道,特别是美国人的幽默、英国人的深沉,法国人的活跃,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所以在工作中逐渐改变了我的性格,也爱上了这一行。

现在由于自己说是总教头,从来没有离开这一行的实际工作。现在我70岁了,争取每年陪三个团,一个出国团,一个入境团,一个国内团,这样我才能永远不脱离导游的实际工作。所以我写出的东西,讲出的课比较受大家欢迎,符合我一个“总教头”的称号。

[中国网]:

您刚才讲做导游可能要面对不同的游客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考验特别多,可能对身体和精神上也是挑战。这个过程您是怎么样从最开始的不适应到慢慢的非常爱这个职业呢?

[王连义]:

曾经有一位新华社的记者问过我一句话,他说:“教授,您爬长城多少次了?”我说:“大概一千次了。”他说:“您爬了一千次,每次都登上长城吗?”我说:“到现在70多岁了,每次都要登上长城。”他说:“您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说:我遵循三个原则:第一是莫忘初衷。什么叫“莫忘初衷?”就讲我第一次陪外国人到长城上的兴奋心情,我老保持着第一次带团的情况。

第二是乐在其中。我经常把我接待的对象看成是我的老师,他们是英国的、法国的、国内的、国外的,每个人不同,我向他们学习不同的东西,我陪同他们的时候也是在学习。

第三是替他人着想。就是一个外国人有机会来爬长城,这是他一辈子的愿望。如果在长城他们出了问题,导游要尽责任的。所以根据这三个方面,我觉得我特别爱这个工作,而且每次都受到外国人的高度称赞。

旅游   1983年   导游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王连义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