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者有其屋的梦想与现实
2008年10月21日 19:21人民网-《京华时报》 】 【打印

2005年6月12日下午,为了购买天通苑的经济适用房,数千名购房者连续两天在天通苑排队等号。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仍是最朴素的凡人梦想。(资料图)

住在20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杨希鸿似乎已经忘记30年前的日子。

30年前,杨希鸿的家是上海“鸽子笼”似的阁楼中的一间,13平方米的狭小空间里,挤着三口人。

30年来,曲折前行的中国住房改革,带给人们居住空间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迁。这些变化,快得让杨希鸿难以想象。

1978年的起跑线

住在20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哄着外孙,杨希鸿似乎已经忘记30年前的日子。

30年前,如果站在锦江饭店的最高层向外眺望,上海的房子只不过是一片片鸽子笼似的小阁楼,上海华光仪器仪表厂会计杨希鸿的家,是这些“鸽子笼”中的一间,13平方米,挤着三口人。

3.6平方米,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数字就是上海一个普通职工的生活空间。在狭小的空间里,人们腾挪搬移,费力经营着自己局促的生活。在一个不到1.2米高的阁楼上,杨希鸿的女儿上上下下了十几年。

不仅在上海,在1978年前的中国,拥挤是每一个城镇居民最真实的居住体验。

可查的统计数字表明,在具有改革标杆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近30年间,中国累计用在住宅的投资仅为374亿元,年人均住房投资不足10元。到1978年,中国城镇居民的平均住宅面积不仅没有增长,反而比刚刚建国时少了0.9平方米,全中国的城镇人口中,近一半是缺房户。

在“重生产,轻消费”的新中国经济观念中,普通职工的住房需求,被认为是次要的和可以忽视的,本应用于住房建设的资金,被用来发展重工业。

“文革”结束后的知青返城高峰,和上世纪50年代生育高峰带来的结婚高峰,让城镇居民的住房矛盾,在1978年前后更加尖锐。经常有要结婚的年轻人,跑到有关部门要求分房子。

然而,面对全国869万城镇缺房户,疲弱的国家财政早已无力承担。名义上用于房屋维修、管理、建造之用的由职工缴纳的房租,在低工资的背景下,也少得可怜。杨希鸿记得,在她每个月工资是40元的时候,她只需要交纳每平方米0.2元的房租,而且这个数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增长过。

“这些房租,连旧房子的维护都不够,更不用说建新房了。”住房制度改革研究专家、曾任国务院住房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张元端说。

一边是亟需改善的住房条件,一边是捉襟见肘的财政难题,站在1978年的起跑线上,关系民生的房子问题,成为决策者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刘薇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