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票被送进历史的橱窗(图)
2008年10月21日 17:50新华网 】 【打印

1993年5月10日是北京取消粮油票第一天,朝阳区西石门粮店和往日一样平静。图片来源:新华社

当年轻人在超市中选购琳琅满目的商品时,很少有人知道,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存在过一个特殊的“票证时代”。

那是一个回忆起来苦涩的年代,商品皆需“凭票购买”,贫瘠的商品对应着繁多的票证。以粮票为代表的票证,成为捆在商品身上的枷锁,给那个时代留下鲜明烙印。

1993年,我国取消粮票制度,这是从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经济体制的一次成功转身,终将各类票证送进历史的橱窗。

粮店的记忆

27岁的朱光荣走出北京站出站口,北京站的大钟依旧,站前的平房俨然。天空晴朗,他心情舒畅。

这是1979年7月的一天清晨。这一天,在黑龙江某兵团插队10年的朱光荣,返回家乡北京。和那个时代所有的返城知青一样,他首先面临的是就业问题。

在家赋闲两个月后,当地街道给他介绍了三个工作。朱光荣本想选择在兵团时熟稔的汽车修理,但家人和朋友却劝他到粮店工作。

“那时候粮店是一等的好单位,谁家不需要吃饭。”朱光荣最终到粮店工作。他的新单位在东城区和平里四区附近,名字叫作和平里中街粮店,但当地居民更习惯称之为“四区粮店”。

四区粮店是和平里附近最大的粮店之一,负责为3000余户居民供应粮食。粮店的上级单位是东城区安外粮管所,是一家典型的国企粮店。

四区粮店是一家面积约100多平方米的平房,店内左侧是一排米面柜台,柜台上摆有秤盘,柜台下装着接粮的漏斗,右侧是花生米等杂粮柜台,靠近后门的位置放有油桶,长长的抽油器插在桶中。射进窗户的阳光光柱内,各类粉尘飘飞其中。

在当时,粮店是仅次于电影院的热闹场所。因为掌控着粮食命脉,粮店成为社区居民的中心。

那时,每逢周末或月底,四区粮店门前总要排起长长的队伍。居民家中有小孩的,往往打发孩子前来排队。快排到时,大人拎着面袋赶来。他们总要小心翼翼地观察秤杆的准星,生怕遇到缺斤短两。买到粮后,再小心翼翼地扎紧口袋离去。

那时,人们对粮食的仔细,一方面源自节俭的传统和对饥饿的恐慌,另一方面也因为国家限量供应的政策。在那个粮食市场尚未开放的年代,人们只能用粮票来换购定量的粮食。

粮票,成为当时买粮所必需的“通行证”。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1986年   1983年   粮票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王鹏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