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札记(46)政治家与《资治通鉴》
2010年01月25日 18:06凤凰网历史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核心提示:毛泽东说:“有人说,搞政治,离不开历史知识。还有人说,离不开权术,离不开阴谋。甚至还有人说,搞政治就是捣鬼。我想送这些人一句话,不过不是我说的,我是借花献佛。那是鲁迅先生说的,‘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宋徽宗是个书生皇帝,可是在蔡京的蛊惑下,这个才情风流的书生对《通鉴》也是很侧目。而最终的结果是,赵佶穿着青衣,到金国去给人家皇帝倒酒,算是史来身分最尊贵的仆人,而死后尸体被人熬做灯油,又是最为凄惨的皇帝。他归为臣俘,金国给的他的最后官爵是“昏德公”,儿子钦宗是“重昏侯”,这一对父子皇帝确实够昏。赵佶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回忆起汴京的生活,于是有“九叶鸿基一旦休,猖狂不听直臣谋。甘心万里为降虏,故国悲凉玉殿秋。”和当年“故国三千里”的李煜,差可媲美。可惜一切都晚了,也枉费了司马光的一番心思。

自南宋朱熹的《通鉴纲目》一出,至元、明两朝,罕有习《通鉴》者。但明朝的张居正是个异数,他不但自己喜欢《通鉴》,还亲自给年幼的神宗皇帝讲《通鉴》,使得成年后的神宗皇帝每每想到这个严厉的启蒙老师,又畏又恨,爱恨交加,于是师生十年的结果是,在张居正死后不久,神宗便抄了张居正的家,其子张敬修被逼自杀,张居正也险被开棺戮尸。而历史竟如此的相似,司马光的身后也险遭此“待遇”。相似之处还不仅于此,他们的顶头上司都是“神宗”,皆有相似的内忧外患,使得执政者正在考虑或者着手变革,宋神宗的外患是西夏与辽,明神宗的外患是鞑靼(后来的清),国内皆是土地兼并严重,国库空虚。或许正是这些相似的处境,使得张居正与司马光之间便心息相通了。张居正研究《通鉴》的心得是《资治通鉴皇家读本》,是给神宗的讲课教案,张居正时为首辅(相当于宰相,朱元璋立国之初就废了宰相一职)。

张居正对神宗的课业抓得相当紧,规定一旬之中三天听政,七天讲读。每次日讲分三堂课,第一堂讲授四书五经,第二堂讲书法,书法练得差不多时就不让练了,张居正担心如宋徽宗似的,“瘦金体”是成功了,代价却是国破家亡。第三堂讲《贞观正要》、《资治通鉴》等历史课,借鉴前代的兴亡得失。张居正也考虑到日久天长,小孩会对枯躁的史书生厌,于是命人编制了两册图文并茂的书__《历代帝鉴图说》,收录历代君主“善可为法者八十一事,恶可为戒者三十六事”,共118个历史故事。这一讲就是十年,从十岁的神宗到二十岁的神宗,皆在张居正的阴影之下。可能是张居正的教育方法有问题,才引起了神宗的逆反。小皇帝即使是读错一个字,张居正也会厉声加以纠正,小皇帝是“悚然而惊”,其他大臣都看不下去。一次张居正撞见神宗与一群太监舞枪弄棒的疯玩,于是严加斥责,令其下诏罪己,并严惩引诱神宗犯错的太监。《明史》说:“明之亡,实亡于神宗。”神宗即万历皇帝。

康熙皇帝之文韬武略自不必说,他一生好读书也见载于史册,并不亚于一般闲坐小窗读经史的书生。阎崇年先生说,“康熙读《大学》(1753字)、《中庸》(3567字)、《论语》(15876字)、《孟子》(35261字),合计56457个字,都能念诵120遍、背诵120遍,直至老年,还能背诵。康熙帝终生读书,手不释卷,直至老年,好学不辍。康熙帝是一位学习型的皇帝。”康熙尤其喜欢读《通鉴》,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三月,将《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纲目》、《纲目大全》三部编年体史书通读,朱笔圈点,做出批注,达107则。经此精读,他读出心得,决定将《资治通鉴纲目》翻成满文,让满族王公大臣们也学习学习。康熙不但亲自校对、注疏译本,还亲自作序:“朕躬亲裁定,为之疏解,务期晓畅无遗,归于至当而后止。立有课程,自元旦以至岁除,未尝有一日之间,即巡幸所至,亦必以卷帙自随,迄今三年有余,全集告峻,将锓梓颁行。”可见康熙对是书的重视。在康熙的提倡下,康熙四十六年(1717),诸大臣又编成《御批通鉴纲目》59卷,《通鉴纲目前编》18卷,《通鉴纲目后编》27卷,康熙又亲为改定。

虽然康熙更多地在读朱子的《纲目》,但正是在当政者的影响及清初一些大学者,如顾炎武、王夫子的倡议下,《资治通鉴》才又获得学者的重视,重归显学,成为六经之下不刊之经典。清中期的曾国藩可是一个人物,这不用我说。他所处的时代也不见得好,内忧外患,太平天国正在造反呢。曾国藩与一干人等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一生对《通鉴》情有独钟,其政治智慧更多的来自《通鉴》。曾国藩曾编有《经史百家杂钞》一书,其中选《通鉴》文十一篇,差不多都是《通鉴》里有关战事的描写,所以他的湘军才能横扫湘湖大地,人称曾剃头。曾国藩(张须目其为汉奸)曾说:“六经之外有七书能通其一,即为成学。”七书者,《史记》、《汉书》、《庄子》、《韩文》、《文选》、《说文》及《通鉴》。他给罗遵殿的儿子罗少村写信推荐是书说:“阁下若能熟读此书,将来出来做事,必有所持循而不至失坠。”

毛泽东好《通鉴》亦成一段史话了。少年的毛泽接触《通鉴》是受私塾老师毛麓钟的影响,毛泽东称他为二伯,最初点读的是《纲鉴易知录》,时间在1910年,尔后的数十年戎马生涯中,毛泽东未尝忘却此书,反倒是越读越勤,“自幼到老,嗜之不厌”。据说,他先后看过《通鉴》有十七次之多,那可是三百多万字的巨著,加上胡三省的音注,共约六百多万字,其对《通鉴》的痴迷可见一般。1954年冬,毛泽东对史学家吴晗说:“《资治通鉴》这部书写得好,尽管立场观点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但叙事有法,历代兴衰治乱本末毕具,我们可以批判地读这部书借以熟悉历史事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晚年的毛泽东不无惋惜地对身边工作人员说:“这可是一部难得的好书噢,恐怕现在是最后一遍了,不是不想读,而是没有时间了。”

毛泽东戏言《左传》是小的“相砍书”,《通鉴》是大的相砍书。而朱熹说“温公不喜权谋,至修书时颇删之。”看来司马光还是手下留情,没将“砍学”尽情显扬。不过,毛泽东接着又说了一句,显见政治家的眼略,也将几千年来智慧与阴谋辨个清晰,如果这个道理不明,看史书真的除了轮斧互砍与阴谋鬼计外,别无是处了。毛泽东说:“有人说,搞政治,离不开历史知识。还有人说,离不开权术,离不开阴谋。甚至还有人说,搞政治就是捣鬼。我想送这些人一句话,不过不是我说的,我是借花献佛。那是鲁迅先生说的,‘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这真是个至理明言,读书至此,有豁然之感,仿佛艰难的通过“一线天”,眼前即是一马平川的山河本色。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刘义光   编辑: 王钻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