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连载:铁血强宋(21) 宋徽宗 最艺术的皇帝
2009年03月24日 13:55凤凰网历史专稿 】 【打印已有评论0

虽然现代人可以吹毛求疵的指出《澶渊之盟》存在着很多隐藏问题,但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认为,宋辽两个超级大国是真心诚意的合盟,尤其是从数十年酷烈的战争中解放出来,双方都异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宋真宗和辽圣宗之间的兄弟之约也并非简单的外交辞令,而在很多方面都体现出真实的情感,这或许是两人对和平的感激,抑或是两人之间的惺惺相惜。而宋仁宗驾崩时,辽道宗当着群臣和宋使之面失声恸哭,其感情之真挚绝非矫揉造作。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帝国(伊朗、阿拉伯和东罗马显然要略逊)如果能够始终保持这样的友好态度,各自发挥比较优势,是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蒙古草原从来都是令中原王朝头疼的地方,但是辽帝国的出现,却将他们非常好的捏合在一起。

一个强大的辽国,完全可以将这些游牧部族很好的统治起来,中原王朝则只需支付一点小钱就可以免去成本和风险都极大的边患,更加专注于经济文化建设。事实上,利用宋辽之间的百年和平,宋帝国专注于国内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宋辽双方将比较优势发挥到了最大。同时宋帝国专注于用兵西夏,几乎要彻底打通这个东西方贸易路线上的最大障碍。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个史所未见的个性昏君出现了,他那充满后现代美感的行为艺术葬送了这本来美好的一切。

《澶渊之盟》签订之后,虽然辽国也一直利用西夏牵制宋帝国并从中渔利,曾一度再次提出关南十县的领土要求,被拒后也将岁赐改称岁币,并从三十万增加为五十万,但总体而言是出于真正的和平,一百二十年不兴刀兵。

我们暂时跨过这和平的一百余年,直接跨进至宋哲宗元符三年(西元1100年),深受先帝宋神宗精神鼓舞,一生有志于重振汉唐天威的宋哲宗英年早逝(似乎是吃错药吃死的),享年仅25岁,在位15年。虽然哲宗没有亲眼看到西夏帝国的彻底灭亡,但是宋帝国的层层堡垒已经可以远眺灵州城楼,游骑可以随时到城下问候党项人,这个长年占据着东西方商路的强大海关帝国即将把关税权全部移交给宋帝国了。或许在哲宗驾崩时,非常相信继任者能够给这匹虽然强壮却已被压得不堪重负的骆驼加上最后一根稻草。

哲宗去世时尚无子嗣,只能在他的兄弟中挑选继任。向太后召集群臣在福宁殿商议后事,宰相章惇“厉声”道:“按照礼律,应该立大行皇帝的同母弟简王为帝。”章惇其实是占据了道理的,但是向太后却答非所问:“神宗诸子中,申王年长但是眼睛有病,其次可以立端王。”章惇只好退让一步:“按礼律可以立简王,按长幼可以立申王。”言下之意仍然不愿意立端王。但是向太后显然是吃准了要立端王,又辩解道:“都是神宗的儿子,何必分那么清楚?当年神宗曾说过端王有福寿,又仁孝,不同于诸王。”

相信这种客套话神宗对每个儿子都说过。章惇还坚持道:“端王轻佻,不能君临天下。”这时知枢密院事曾布呵斥道:“章惇!听太后的处分!太后,章惇从来没和大家商议过,我们都不赞同他,就按太后的意思办。”尚书左丞蔡卞、中书侍郎许将等也纷纷附和,章惇“为之默然”,被迫接受了这个结果。向太后召端王赵佶前来继位,即为宋徽宗。

为什么太后这么喜欢端王呢?其中的道理的也不难理解,首先,端王赵佶相貌极其英俊,号称当世第一美男子;其次,他才华横溢,堪称李白、苏轼之后能够代表汉文化的又一人,其诗词水平比苏轼等略逊,但在书画方面的造诣直追书圣王羲之。当时他只有18岁,造诣尚浅,但后来他会创立“院画派”和“瘦金体”,开创了书画艺术的一个崭新时代。

宋徽宗存世的真迹均为无价之宝,其在艺术上的巅峰成就至今无人能望其项背。再次他正如章惇所说“为人轻佻”,也就完全没有王爷的架子,是一个非常好相处的人。这样的人当然是人见人爱,相信章惇也绝不讨厌他本人,只是反对他当皇帝而已。不过向太后的决定却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不够理性,曾布等人也缺乏做官的原则,盲目服从太后的决定。章惇此人阴险毒辣,尤其是陷害了大家都很喜欢的大文豪苏东坡,在历史上评价很差,被《宋史》列入《奸臣列传》,但仅从徽宗继位这件事来看,他却非常符合儒家做人为官的原则。

徽宗是一个非常聪明能干的人,后人有一个评价:宋仁宗才能平庸,除了皇帝什么都不能干;宋徽宗才华横溢,除了皇帝什么都能干。然而不幸的是,他恰恰就当了皇帝,对宋廷的权力体系和运作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宋徽宗   蔡京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黄如一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