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三国演义》的美学悲哀
2007年08月16日 13:57中华读书报投票数: 顶一下  【

潘知常认为,三国乱世的根源是“失爱”,文学的使命就应该去“补爱”。而《三国演义》却把造成乱世的根源归结为“失德”,因此就要“补德”,这是极为荒谬的。

以《三国演义》为由头,央视“百家讲坛”曾经推出易中天教授“品评三国”的专题,迅速红透大江南北。易中天用现代语言讲述三国故事,以通俗化的方式,吸引观众 和读者的注意,也引发了学术与畅销书、学者与大众、文化普及与文化娱乐化的争论。就在易中天“品”三国大红大紫的时候,潘知常教授的足迹踏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00多所高校、中学、企业,举办讲座,从美学的角度解读《三国演义》,解读《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以精警独到的观点,生动传神的语言,极富感染力的演讲,对四大奇书进行剖析,常常博得一片喝彩,同样赢得了较好的口碑。

潘知常认同学术的通俗化的观点,对易中天的“品”三国首先表示了敬意,但同时,他也毫不客气地发问:一个美学家为什么要放弃美学的眼光而在电视上去讲故事、去说书?因为潘知常发现,无论是在《三国演义》,还是在易中天的三国故事中,政治学“在场”,经济学“在场”,博弈论“在场”,故事“在场”,甚至娱乐“在场”,美学却一直是缺席的。这大约正是潘知常的痛心所在,为此他决定不再袖手旁观。他表示“绝不沿袭目前盛行的讲故事的套路,也绝不放弃美学的尊严。这一切既是因为要尊重听众的水平,不把听众当作儿童,也是因为要尊重美学的品位”。

《三国演义》是一部文学名著,因此从美学角度探讨它才是最必须也最正当的角度。在美学家潘知常眼里,文学应该是“爱”或“失爱”的见证,《三国演义》所应表现的,应该是乱世与人性之间的关系。而《三国演义》却恰恰不是爱的演义、美的演义,不是人性的演义,而只是战争的演义、暴力的演义。它本应去解释作为乱世的人性根源而存在的种种社会的病态、人性的病态,可它却执着于战争的描写和对英雄的膜拜,它写打仗,写的是“将”,写权术,写的是“相”,人不过是表演的道具,没有生命,没有表情,因此它所熏陶出来的读者,不可能离“美”更近,而只能是乱世的继承人和接班人。而在易中天那里,当历史成为故事,乱世化为笑谈,权术被津津乐道,生命的关怀已经渐行渐远,更无论美学的追求了。

潘知常认为,三国乱世的根源是“失爱”,文学的使命就应该去“补爱”。而《三国演义》却把造成乱世的根源归结为“失德”,因此就要“补德”,这就把道德逻辑虚拟成了历史的逻辑,是极为荒谬的。因为“三国无义战”,三国乱世的各方诸侯没有一方是真正希望和平的,他们所进行的不过是永无停息的“抢椅子”的千年游戏,我们长期以来所习惯的帝蜀寇魏的思维定势不过是一种虚拟的道德快感。比如,《三国演义》所竭力描摹的正面人物形象如刘备,不过是打着一块“道德”招牌,将假仁假义伪装到底的伪君子,而“贤相”诸葛亮,不但一出山就成为了“战乱首席设计师”,他的穷兵黩武也正是蜀国首先灭亡的根本原因。《三国演义》之中所谓的英雄不过是一群凶猛狡诈的动物,在三国刀光剑影和鼓角争鸣的天空,人们看到的只是一群暴力的嗜杀人者,却看不到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

人性根源的准确把握,是一部文学作品进入美学殿堂的起点。在潘知常由讲座结集而成的新著《谁劫持了我们的美感——潘知常揭秘四大奇书》中,作者怀着悲悯之心对四大奇书作了全新的评价,他解读每一个具体的生命,矫正我们的美学思维,时有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和评论,尖锐、犀利,还有一点儿不留情面的幽默。如果把易中天讲故事比作“娱乐学术”的甜酒,潘知常更像一味醒酒的酽茶,味道馥郁,养人肺腑,沁人心脾。

只不过易中天已经红了,火了,潘知常会如何呢?

《谁劫持了我们的美感——潘知常揭秘四大奇书》潘知常著,学林出版社2007年7月版

作者: 王后法   编辑: 胡楠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