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人物不要轻易“盖棺论定”
2008年07月22日 09:17北京日报 】 【打印

持“定论”者则否认这一点,使很多本来很容易评价的历史人物反而变得模糊起来。新中国建立后的很长时间,我们对陈独秀的评价就是如此。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中,贡献是很大的。后来,他犯了错误,受到了党纪处分。在相当长时间里,评价陈独秀,只能讲后期的错误,抹杀或回避前期的功劳,结果连当时的史实也讲不清楚。政治文件上对他如何讲,史学家们也怎么讲,以政治决议代替史学研究,极大地损害了史学的声誉!刘少奇冤案的平反也从某个角度说明了这一点,刘少奇等多少人的所谓“罪行”是曾经写进政治决议的,在当时看来似乎是“盖棺论定”了,但后来不都因为是错误的而翻案了吗?无论政治决议还是历史研究,最终都要服从真理。

其次,“盖棺论定”思维是一种僵化的思维方式,没有看到变化和发展。

邓小平同志曾讲过,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一旦“盖棺论定”成为人们的共同思想意识之后,就容易使人们的思维弱化,不愿意去思考,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我们有的研究者总是认为自己能得出定论,以自己的思考代替读者的思考,让读者相信他的思考是惟一的,使读者形成一种惰性的思维习惯,慢慢失去自己的个性和判断力。因为只有一种答案,就不需要判断,只需要把书本上的结论记下来就可以了。

如果有那么一天,一个人的思维穷尽了一切,其他人不必动脑筋,只要吃喝就行,自然省了很多事情。可至今没有这样的人出现,历史上有想这样做的人,但是却使自己的认识离真理越来越远。我们看到的是,那些声称自己的结论是“至上真理”的人,往往很快被历史的尘埃所淹没,而恰恰是认为自己的成果应该不断发展的学者们的成果,反而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而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显示其生命力。

我们都知道,史学界在人物评价问题上,曾提出过阶段论、方面论、综合论等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应该说都有其合理性,但如果这些分析方法最后要达到“定论”的地步,就不科学了。固定的思维模式,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对于解决社会问题没有任何的帮助。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梁昌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