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人物不要轻易“盖棺论定”
2008年07月22日 09:17北京日报 】 【打印

改革开放以后,史学界冲破了许多禁区,过去不能摸、不能碰的问题,现在可以摸、可以碰了;过去不能进行异向思考的问题,现在可以进行异向思考了。这是很大的进步。然而,时至今日,历史研究的大门并没有彻底敞开,原因有很多,在史学理论方面,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没有正确认识“定论”。

在史学研究中,常

常能听到这样的说法,如“历史早已有结论”、“已有定论”,等等,与之相关的,还有个专门的词语——“盖棺论定”。在这些“定论”或“结论”面前,不少史学工作者不仅失去了主体意识,一切要以此为准,而且还要顺着这个方向广搜材料,为这些结论与定论作证,甚至有意无意地阉割、歪曲历史事实以顺从或迎合这些结论或定论,其结果是导致历史失真,并由此带来一系列荒谬。这种对“盖棺论定”已经形成迷信的思维模式在人物研究中表现尤甚。有些史学工作者虽然也承认不可能对历史人物下最终的定论,可是在研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方法,包括其思维方式、语言表达方法、下结论的方式等等,让人感觉到其都未能脱离“盖棺论定”模式的窠臼。我认为,这种“盖棺论定”模式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

首先,“盖棺论定”思维不利于人物研究深化、发展。

既然认为某个观点是最终的定论,那就必然不允许发展,不允许别人提出新的看法。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问题的认识肯定会有所改变,一时成为“定论”了,有了新材料、新发现,就要重新审视。而主张“定论”者是否定这一点的,或者是虽然不否定,但也不愿意与传统的思想观念发生冲突。中国人特别重视教科书,我们可以称之为“教科书情结”,很多人认为众多历史人物已经有“固定”的形象,就是由于教科书的影响。多少年以来,历史教科书被视为最权威的“历史”,可是几十年以来的历史“统编教材”,关于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却也在不断的修改。事情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而影响历史评价的因素也会无穷无尽。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永远是不会有定论的。

中国有句古话:“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说。”武则天死后留下一块“无字碑”,是不是就是这个意思,我们无法猜测。但她的做法却很明智。任何人的功和过,都不认“金口玉言”,都要接受后人的评头论足。而后人复后人,无穷尽也。任何一代人如果下了“定论”,就等于剥夺了更多后人评说的权利。实际上这也是做不到的。哪怕是刻在了碑上,后人也有“颠覆”它的可能。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梁昌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