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好工人”尉凤英的文革奇遇 (图)
相关标签: | [文革] |
1964年,毛泽东接见尉凤英。
尉凤英其人
尉凤英(1933年生),辽宁省抚顺市人。曾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第十届中委,第十一届候补中委。曾任辽宁省和全国妇联领导。1977年回辽宁省做基层工作。现退休。
尉凤英是许多人所熟知的名字:上世纪60年代初,她作为一个极普通极平凡的工人,能够受到毛主席13次接见,又被授予“毛主席的好工人”这种国内最高荣誉的称号,与毛主席的好干部焦裕禄、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并列。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她和一些有着这种特殊荣誉的人物一起,身不由己地卷入了中国政治斗争的漩涡,并有幸结识了那个年代的风云人物。
如今的尉凤英走到街上,已经很少有人能认出这个胖胖的、步履有些蹒跚、脸上有了鱼尾纹的老年妇女,她就是当年那个鼎鼎大名的全国劳动模范,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党的第九、第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文革”中有着一长串省和中央领导职务的风云人物。
合影上头版
1964年,尉凤英出席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大会休息时,周总理把东北的三位劳模介绍给毛主席,说:“这是咱们工人阶级的代表。”毛主席非常高兴,微笑着把他温暖的大手伸向个头高高穿着中式蓝棉袄的尉凤英,仔细地问她年龄、工作和生活。第二天,毛主席和尉凤英亲切握手的照片以头版头条登载在《人民日报》上,不久,党中央命名尉凤英为“毛主席的好工人”。
1969年国庆节,尉凤英作为全国工人阶级的代表,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并发表了讲话。而后,又是周总理把她以及刘胡兰的母亲、董存瑞的父亲等革命烈士的家属,请到中南海小住几天。
他们被安排在总理家后边的几间房子里。转个弯不远就是毛主席的住所丰泽园,后来听说,这是总理亲自安排的,就是让他们住的离毛主席近一些。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