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照中山陵 安徽将建清朝将领刘铭传墓园(图)
2008年10月24日 10:07新安晚报 】 【打印

墓园将建在大潜山

由于刘铭传骨灰一直无法正式安葬,合肥市文物考古专家程如峰十分着急。

“英雄魂归何处?”几年前,他曾致信当时的台北市长马英九,与他探讨是否可将刘铭传骨灰安葬在台湾,因为刘铭传一生最辉煌的时期是在台湾度过的。马英九将信转给时任台北市文化局长的龙应台,龙应台很快就给程如峰回了一封信,建议还是将刘铭传骨灰安葬在他的家乡肥西县。

刘铭传的后人、安徽省刘铭传研究会会长刘学宣,为了给先人的墓园选址,也曾颇费思量。他来过大蜀山、紫蓬山和大潜山,最终还是定在大潜山。因为刘铭传生前曾对家乡的大潜山饱含深情,据说年轻时的刘铭传曾登上大潜山仰天长叹:“大丈夫当生有爵,死有谥!”刘铭传成名后自号“大潜山人”,他创作的诗作也命名为《大潜山房诗钞》。据此,刘氏后人都赞同将刘铭传的遗骨葬在刘老圩附近的大潜山。

肥西县政协副主席卫先毓说,为了让刘铭传尽早“入土为安”,肥西县政府对墓园选址也高度重视,综合各方意见,并征得刘铭传后人的意见,最终确定将刘铭传的墓园建在合肥海拔最高的山——大潜山。

墓园将分两期建设

为了让墓园更加吻合当时的时代特点,规划设计人员曾赴湖南考察了与刘铭传同时代的人物,如曾国藩和左宗棠的墓园,并将按刘铭传的官秩来设计墓园。同时,鉴于刘铭传非同一般的历史功绩,这位传奇人物的墓园规模将远远高于曾国藩和左宗棠的墓园规模。

根据刘铭传墓园的规划,墓园建于大潜山的北麓。规划设计人员考虑,由于大潜山北麓没有耕地、林地,基本上是光秃秃的石山,在这里建设墓园有利于保护生态。规划设计人员将在建设墓园的同时,大面积增加北麓的植被,一方面衬托墓园,一方面也有利于改善大潜山的生态环境。“刘铭传墓园建成后,将使这片荒山成为青山。”

肥西县政协副主席卫先毓透露了墓园的规划方案:“墓园高度为146米,形状看上去有点像南京中山陵。”墓园外是一个大的停车场,一进门是一个照壁,经通道拾级而上,沿途可见石马、石猪和华表,在半山腰有祭祀的广场。“刘铭传墓园建设均由政府投资,工程分为两期,初期投资约为500万元。10月23日开标,下周正式开工建设。大寒之前务必要让刘铭传的骨灰入土为安,并将举办安葬仪式。”

将成两岸交流平台

肥西县政府有关人士称,刘铭传墓园将建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联系海峡两岸人民的纽带和肥西县一个重要的人文旅游景点。

记者了解到,肥西县在建设刘铭传墓园的同时,围绕刘铭传故居,还准备打造台湾风情一条街,将原汁原味地浓缩台湾几个时期建筑、文化的要素,可能还会请台湾同胞对风情一条街进行建设、管理和经营。由于淮军中的爱国将领主要出自肥西,肥西县还将打造淮军文化园,目前正在呼吁立项。此外,肥西县将刘铭传墓园、故居作为紫蓬山风景区的一部分,进行全面规划,欲打造成为重要的人文旅游景点。

昨天,两位台湾客人参观了刘铭传故居,当得知刘铭传墓园即将开工建设时,十分高兴。他们说:“刘铭传在台湾妇孺皆知,他是保卫和建设台湾的大功臣,台湾人民对他有很深的感情。”

两位台湾客人称刘铭传墓园的建设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观光价值,是两岸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过去,我们台湾人到杭州,要去岳王庙;到南京要上中山陵。今后,到了合肥也要参观刘铭传墓园和故居,它会成为两岸交流的纽带。”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何雪峰 杨丹丹 李欢   编辑: 梁昌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