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蒋介石身边的日本间谍
抗战初期,国民党南京政府内部最高层出了一个重大间谍案——黄浚案。黄浚,字秋岳,福建人。民国初年留学日本期间,曾结识了一些主张侵华的分子。回国后在北京军阀政府中任职。北京政府垮台后,他又混入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任职。不久得到了院长汪精卫的信任,被汪精卫任命为行政院机要秘书。1937年夏,他的儿子黄晟留学日本回国后,他又通过各种关系,将黄晟安排在外交部工作。他父子俩臭味相投,早与日本特务机关挂上了钩。黄浚父子利用职务之便,又拉拢一部分人,组成了以他们为首的卖国小集团,替日本侵略者服务,以换取日本人的赏赐,过着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糜烂生活。
出卖我国军事机密案
1937年8月11日,蒋介石召集了一次最高国防会议,研究和决定对日作战的国策和战略。参加这次会议的除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汪精卫,军委会正、副参谋长——何应钦、白崇禧外,还有各大战区的负责人及军委会委员。会议决定对日本实行“以快制快”和“制胜机先”的策略,即趁日军主力集中于华北之时,我军则率先歼灭其在上海的海军陆战队。同时封锁江阴要塞一带最狭窄的长江江面。目的是:一方面阻止日本军舰由上海沿江西上进攻我国首都南京;一方面截获当时正在长江中下游南京、九江、武汉、宜昌等各口岸的日本军舰与商船,收先声夺人之效。
当时这是最重要的国防军事机密,除蒋、汪、白、何以及国防委员和担任会议记录的机要秘书黄浚外,任何人都不知情。但就在蒋介石的命令还未下达到有关部队时,在宜昌、汉口、九江、南京等长江各口岸的日本军舰和商船却都沿江顺流而下,向长江下游逃跑,有的冲过了江阴要塞。蒋介石得知此情报后,震怒之余,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即在13日晚,打电话给驻军扬州的空军第五大队,命令他们14日凌晨起飞追击日本向黄浦江方向逃跑的舰船。空军按命令执行了,但是已经晚了:除俘获了日本商船“岳阳号”和“大贞号”外,其他日本舰船均已逃入黄浦江中,按有关条约规定,是不能轰炸打击的。
冯玉祥和张治中差点被炸案
冯玉祥在“九.一八”事变后,曾组织和领导察哈尔抗战。“八.一三”淞沪抗战后,任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张治中在“一.二八”事变时,曾奉命率国民党第五军在上海抗战。“八.一三”事变前任国民党京沪警备司令兼前敌总指挥,后期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日本侵略者认为冯、张二将军是坚决抗日的,必须杀之。因此,要求日本驻中国的情报机构及时提供他们的行踪,以便达到目的。
淞沪抗战之初,冯玉祥的司令长官部先驻无锡,后移苏州。他决定赴南翔前线视察和鼓舞士气。8月16日,冯与随行人员乘车刚出司令部,敌机即来袭击。他们只好分避树下。敌机飞离后,再驱车前进。甫出街,敌机又至,冯等被迫避在一所茅屋里。敌机在附近投弹十余枚,认为已达目的后始飞去。冯等趁硝烟弥漫之际,命司机驾车冒险前进。但行不多远,敌机又“光临”,他们急忙下车到瓜田里暂避。下午返苏州途中又有六架敌机来袭,他们再避于树下。但敌机久久盘旋不去,似有所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