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 [中印战争] |
印度士兵前进
在1962年输掉与中国的战争之后,尼赫鲁在印度上院发表陈述,指出本国在这场战争中认识到今日的世界不会有弱国的位置。事实上,在那之后的四十五年里,印度官方和民间一直在进行反思。
最近,专栏作家特贾斯·帕特尔(Tejas Patel)在印度NDTV的网站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为什么印度输掉了1962年边境战争》(Why India lost the 1962 border war?)的文章,他认为正是当时的印度领导人导致了本国的失败,总理尼赫鲁和国防部长梅农过于自信,自认为能够通过外交手段化解危机,他们相信即使推行“前进政策”,中国也不会敢于攻击印度。帕特尔还认为当时的情报局负责人穆里克(B.N. Mullick)也应该为此负责。
在对可以获得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帕特尔指出造成印度在东部前线失败的可能因素主要为:领导人对中国政府政策的错估;一支装备不善而且没有准备好的印度军队;中国对印度意图的猜测。
印度当局错估中印边境局势
在惨败后不久,印度军方就指派亨德森·布鲁克斯中将(Henderson Brooks)和巴贾特陆军准将(P.S. Bhagat)对战败原因进行深入调查,虽然布鲁克斯-巴贾特报告尚未解密,不过一位名叫麦克斯韦(Neville Maxwell)的英国记者可能从某高级官员那里获得了报告副本,他在自己的书中介绍了这份报告的概要。1992年,印度政府又发布了由国防部编写的官方历史《1962年与中国的冲突》(The History of the Conflict with China, 1962)。帕特尔认为,这两份报告都指出一支装备不良、没有做好战前准备的印度军队被迫与强大的中国进行较量。
帕特尔在他的文章中表示,1961年以前一直担任印度陆军总参谋长的蒂迈雅将军(K.S. Thimayya)早就意识到这一点。蒂迈雅在1962年就表示无法想象印度如何独自与中国展开较量,即使在可预见的未来印度也不可能与中国匹敌。他认为应该让政治家和外交官来保证本国的安全。尽管如此,在情报局支持下,印度领导人还是命令军队推行“前进政策”。所谓的“前进政策”是指印军在争议地区设置哨所,其中的一些甚至设立在中国哨所的后方,事实上印度从1954年开始就一直奉行这样的政策,并且不断招致中国政府的抗议。尼赫鲁推动这项政策是因为他相信,中国不会向得到美国和苏联支持的印度发起进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