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第四野战军与白崇禧桂军的两次较量
2009年03月05日 10:17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已有评论0
相关标签: [解放战争] [林彪]

在湖南中部,有一个小镇叫青树坪。从青树坪往南走80余公里,在深山中有一个山村叫灵官殿。1949年,我解放军四野曾在这两个地方同白崇禧的广西部队各打了一仗。头一仗,白崇禧占了点小便宜;第二仗,白崇禧把他的王牌第七军输个精光。

我们的基本方针是消灭桂军

白崇禧在国民党军号称“小诸葛”。他所组建的第七军清一色美械装备,战斗力很强,号称钢七军。国民党军嫡系有五大王牌主力。在国民党军的非嫡系部队中,只有傅作义的第三十五军和桂系第七军的战斗力可与五大王牌媲美。

白崇禧不仅有实战经验,而且勤于思考和总结经验,曾撰写《游击战纲要》等军事论著。抗战期间,他研读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得出“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的心得,提供给蒋介石,经蒋核准,由其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军,作为最高战略方针。

到了1949年初,蒋介石败局已定,宣布“引退”。李宗仁代理总统,同意按中共提出的八项条件举行和谈并派出代表团。与此同时,白崇禧另派代表刘仲容到北平,同中共举行和谈,提出划江而治的主张。毛泽东两次接见了刘,向刘明确表示,不能同意白划江而治的主张,解放军必须过江。毛泽东还说,白崇禧喜欢带兵。将来和谈成功,建立中央人民政府和国防军,可以请他继续带兵,指挥30万军队。刘仲容回去向白崇禧转达了毛泽东的话后,白对解放军一定要过江深表不满,谈判遂告破裂。

4月28日,毛泽东致电林彪、罗荣桓、刘伯承等:“和谈破裂,桂系亦从来没有在具体行动上表示和我们妥协过,现在我们亦无和桂系进行妥协之必要。因此,我们的基本方针是消灭桂系及其他任何反动派。”

此后,同桂系较量便成为四野领导人林彪的主要任务。

4月27日,四野的先遣兵团解放孝感、黄陂,直逼武汉。白崇禧迅速将其主力撤退到长江以南。

6月18日,林彪、邓子恢、萧克率四野领导机关到达武汉,随即于7月上旬发起宜沙战役和湘赣战役。在宜沙战役中,第十三兵团等部攻克沙市、宜昌,并渡过长江,歼灭宋希濂部1.5万人,打开了南进湘西的大门。在湘赣战役中,林彪集中三个兵团10个军约43万人,准备聚歼白崇禧主力第三兵团等部。白崇禧一触即逃。解放军虽然解放了包括井冈山在内的赣西、湘东22县,但只消灭白崇禧部4600人。白崇禧实力并未受损。

7月16日,毛泽东致电林彪等,指出:“白匪本钱小,极机灵,非万不得已绝不会和我作战”,对付它应“采取远距离包围迂回方法”,“使白匪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不管他愿意同我们打也好,不愿意同我们打也好,近撤也好,远撤也好。总之,他是处于被动,我则处于完全主动,最后迫使他不得不和我们在广西境内作战。”此时已是三伏天,林彪、萧克等经过长征的干部虽然出生于南方,但绝大部分师以下干部和战士以及从东北带来的骡马都不能适应南方酷热潮湿的气候,疾病孳生,发病率居高不下。显然,这种状态不能适应战斗,于是,部队转入休整,准备秋凉再战。

8月4日,程潜、陈明仁在长沙通电起义。7日,在白崇禧策动下,起义的国民党军中约4万人叛变南逃。8日,林彪命令第十二兵团第四十、第四十六、第四十九军及暂时配属四野指挥的二野第五兵团第十八军进行追击。

钟伟:“指挥过林彪”的四野骁将

本文开头所说青树坪战斗就发生在第四十九军的追击过程中。第四十九军军长叫钟伟,湖南平江人,1930年参加红军。抗战胜利后随新四军第三师进军东北,是一个敢作敢为的战将。

1947年3月东北我军发起三下江南战役。此时国民党军陈明仁部在靠山屯有四个团,在大房身有两个团。林彪认为靠山屯敌人太多,不好打,命令第二纵队进攻大房身。时任二纵第五师师长的钟伟带队路过靠山屯时,发现这里的敌人将退未退,正是消灭他们的好机会,于是临时决定对靠山屯发起攻击。林彪几次命令他们去打大房身,都被钟伟已撤不下来等理由予以婉拒。钟伟的行动把陈明仁的援兵吸引过来。林彪一见出现了“围城打援”的形势,立即改变原有部署,由围绕大房身作文章改为围绕靠山屯作文章,调动主力去攻击陈明仁的援军。结果不仅消灭靠山屯之敌一千余人,而且歼灭陈明仁的援军第八十八师全部和第八十七师大部,为三下江南画上圆满的句号,从此在四野流传了钟伟指挥林彪的趣谈。林彪不以为忤,还将靠山屯战斗的经验连同他提出的一点两面、三三制等战术编印成《战斗手册》发到全军。这本小册子被国民党军拣到两本,层层上报给蒋介石。蒋介石如获至宝,曾对他的部下说:“我得到这两本小册子,把它看得比任何兵书都宝贵,废寝忘食,昼夜钻研,逐字逐句地细心玩味,现在已读过五遍了。”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