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读者虽然知道明朝崇祯帝死后的南明小朝廷和史可法、瞿式耜、李定国、张煌言等民族英雄的名字,却未必熟悉这一时期的历史细节。《亡天下——南明痛史》一书作者以严谨的考证、独到的眼光、激情的文笔,重新解读了这段历史。书中涉及对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评价,颇堪玩味。本报特摘选其中一章,以飨读者。
陕西米脂李自成行宫
毛泽东进北京,誓言绝不当李自成
毛泽东:我们绝不当李自成
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是他在1944年为纪念明代末年李自成农民起义300周年写的一篇文章,记述了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由胜利走向失败的过程和原因。这篇文章首先在1944年3月19日重庆《新华日报》上刊出,这一天正是300年前李自成攻下北京的日子。当时在延安的毛泽东,对郭沫若的文章大加赞赏,并批示有关部门立即刊印,把它列入整风重要文件,让全党高级干部认真学习。
毛泽东为什么倡读《甲申三百年祭》和重视对李自成的研究呢?这是因为,他从李自成的成功与失败中得出深刻的历史教训———李自成所以成功,是他依靠农民群众,顺乎人心的结果;李自成之所以失败,是因为骄傲,因为腐化,从而失去人心。在全国即将胜利的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及时敲起了防止骄傲、防止蜕变的警钟。
在毛泽东倡读《甲申三百年祭》后第五年,即1949年3月23日,全国解放已成定局,当中央机关离开河北西柏坡,搬迁到北平的前夕,毛泽东临上车前,向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领导同志说:“我们是进京赶考,我们绝不当李自成,李自成进京后就变了,我们一定要考个好成绩。”
刘宗敏不买哥们“皇上”的账,毒刑“追赃”明臣
李自成的农民军势如破竹,攻入北京后,他命人遍索皇宫,发现大内府库中只有黄金17万两,白银13万两,骇异之下,失望至极。本来,他“建国”之后,依理应该大赏将士,如今金银缺少,如何是好!
在刘宗敏等人撺掇下,李自成下令“追赃”。最早向大顺军“献财”的,乃大太监曹化淳,他一出手就是5万两白银,让李自成高兴了一把。
三月二十日,新朝“宰相”牛金星发布文告:“各官俱有次日朝见。朝见后,愿去者,听之。敢有抗违逆令者,斩!”
转天,李自成等人坐于朝堂,牛金星手执花名册,一一点名。李自成坐一会儿就不耐烦,与刘宗敏起身离去。忽然间,农民军中有传令:“前朝犯官俱送刘宗敏将军处听候发落。”于是,这大批人被驱赶至刘宗敏处。
结果,刘宗敏根本不审,也不问,只让人传令:“以官第献银,一品必须献银累万,以下必须累千。痛快献银者,立刻放人;匿银不献者,大刑伺候。”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