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历史 > 历史纪事 > 正文 |
|
相关标签 | [清朝] [明朝] |
袁崇焕画像
上古者
武丁王及其妻妇好(武丁生前,妇好主动参与战事,倾力协助武丁,武丁死后,妇好承继其战功,更加发扬光大,商朝的中兴,其功不可没)
中古者
武帝刘彻及卫青、霍去病,摒弃耻辱的和亲政策,前后七征匈奴,使得胡马不敢度阴山、匈奴妇女无颜色,终血汉初以来国耻,确保了后世汉朝四百年基业的安定,祭出空前盛势之中国,“汉族”由此成名。太宗李世民,开疆拓土,战突厥、却吐番,开创华夏盛势景象,至今国人归故里称“汉人”,出海外称“唐人”,以之争逞民族精神。
北宋抗金名将岳武穆,呼应太行山数十万抗金义军,数破金军,而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虽身死风波亭,其爱国精神却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国人,打造出亿万“武穆”式的民族英雄。
近古者
明成祖朱棣,在朱棣郑和君臣时代,以大明之盛而有七海之航,大明天威远播四海,横扫亚非大陆,声威远在元朝之上,而致无人敢侧目大明远洋海军(一路扫荡东南亚海盗流寇及沿途不臣服之国,绝非现在所宣扬的和平贸易往来,而是实实在在的军事外交之旅)。朱棣以夺嫡之嫌窃居君位,然终其一生中,曾五次亲征北元,最后竟累死于征伐途中,在明朝的沉重打击之下,强大的北元后分裂为瓦拉和鞑靼,最终元气大伤,丧失了威胁华夏中土的能量。此等明主,他不夺嫡,我也会逼他夺嫡。
平倭大将戚继光,出身抗倭世家,承武士门风,痛恨明军腐败,遂另起炉灶,招募沿海为倭寇所患之流民,独手创建“戚家军”(其后世子孙亦承其志,终世投身于抗倭斗争中)。广筑海长城,创鸳鸯阵法,外则主动出击倭寇盘据的海外离岛,内则清洗严惩勾结倭寇的奸商,书下“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并留下兵书传之后世。在戚继光及其家门子弟和部将的倾力打击下,为害明朝多年的日本南朝流亡倭寇之乱,最终得以消弥,确保了大明海疆和百姓福祉的安定。
辽远总督袁崇焕
从感情上讲,在我心目中,袁崇焕是最值得宣扬的战神,以其文官出身(曾国藩也是,但是属于镇压民众的刽子手,对内镇压是能手,对外抗敌则是软蛋),却韬略激荡而胸藏十万甲兵(北宋范仲淹也曾以文官领军征讨西夏,强悍的西夏军竟不能挡,自视甚高的西夏王元昊称其胸藏十万甲兵、韬略过人,视其为心腹大患,但范仲淹却以其孤傲而备遭排挤,不久即被贬官流放,虽身怀大志却不得伸,不过登楼临水一叹,且把胸中韬略激荡沉寂于眼前死水微澜,只将接天碧波万顷升腾为笔下书愤淋离,只留下《岳阳楼记》余世,终其半生只能是泛舟湖上、终老山林,与袁崇焕的坚忍不拔、隐忍伸志相比,范仲淹的过于孤傲、不和与世,导致其报国之志只能是空谈)。
须知明朝军队外出作战,向来是太监担任监军随行,基本上讲就是天天在一帮阉党的裤裆下面钻来钻去,凡事都要唯太监马首,要“早请示、晚汇报”,否则动辄就是上纲上线扣帽子杀头贬官,而崇祯皇帝尤其多疑,喜好刚愎自用,满朝的文武大臣不是杀就是贬,没有一个能顺眼的人,基本上换了几波人,以致人人自危、无人敢言,崇祯一生中只相信的就是身边的一帮内待太监,如果没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决死报国的毅力,象范仲淹那般孤傲,袁崇焕绝对坚持不到第二天日出,只能是有头睡觉、没头起床。
编辑:
梁昌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