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沦陷真相 蒋介石集团“保卫南京”的分歧
2007年12月13日 07:21凤凰网专稿 】 【打印
相关标签: [抗战]

挹江门城门洞里尸体堆积一米多高。

骆中洋(南京保卫战老兵):过江那个船人也满了,又不开。船就差一点点(进)水,我说过去也危险。还有的人啊,用木排过江的也有。

冰冷的江水诉说着中国军人的千古悲歌。

那些侥幸找到工具渡江的人,也是九死一生。日本海军已经封锁江面;日军飞机就在上空盘旋;第16师团的先头部队很快就赶到了江边,这个师团第33联队的平山仁三郎说:"我们从陆上'啪啪'射击,军舰上也发炮,……鲜血染红了扬子江"。

参加南京保卫战的宪兵部队在后来总结教训时写道:

"用仅仅一个挹江门做为撤退10万军队的通道,是不可想象的,""渡河准备不充分,致十余万大军云集江边,均无船可渡……"

南京保卫战最高指挥官唐生智,在下达撤退命令的当晚从下关乘船渡过长江脱险。在撤离南京的江轮上,他沉默无语,痛苦不堪。在他身后的对岸,就是正遭受日军轰炸和炮击,四处起火,枪声、惨叫声不绝于耳的南京城。

后来他说,"我打了一辈子仗,从来没有打过这样糟的仗。""我对不起国人,也对不起自己。"

金新果(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教授):由于客观上中日军队在兵力上、在武器装备上相差悬殊很大。在主观上,中国统帅部在战略指导上、在作战指挥上以及在后勤保障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导致整个南京保卫战变成了一场"混战"。

徐勇(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南京保卫战,它有它的正面的意义。最重要的正面意义,首先中国政府在这个地方,实行了抵抗,这显示了中华民族、中国政府不投降,坚持抗战的政治上的一种决心。而且留守在南京地区的中国军队,十几万人,前面经过三个多月的淞沪血战,他们已经是伤残累累。用伤残累累的这样一些部队,来继续进行这样一些抵抗。而我们担负这样一个沉重任务的中国军队呢,确确实实,是恪尽职守,尽了自己最大的决心。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