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历史 > 历史纪事 > 正文 |
|
1946年9月周恩来在南京会见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李勃曼时曾提到1910年那次离家的事:“十二岁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
周济渠,按周家谱系先取名贻德,后改名贻谦,再更名济渠,号竭之。他于清同治10年9月15日(公元1871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楚州区)驸马巷周氏老宅,1936年去世于汉口,1937年安葬于南京永安公墓。
周恩来五祖父周鸣鹿(谱名骏庞,号敦甫)虽曾还生过周贻震和周贻升,但这兄弟俩均系未成年早夭,因此,周济渠等于是周鸣鹿的独生子。他在周家同辈兄弟中大排行老三,因此周恩来称之为三伯父。
周济渠幼年读书很刻苦,读的书也比较多,所以他还年轻时,就已精通经史子集,是位饱有学问的学者,并能写一手漂亮的颜体字。他的父亲出于对他前途和出路的考虑,还给他捐纳了一个“国学生国子监典簿衔”,以期他在清末官场中有个发展。在他长大成人后,就为淮安多家有名望的人家聘为塾师。他的同辈和后辈乡坊故老都喜欢喊他“老夫子”。这句淮安方言的意思就是褒奖他是个学问很高的人。因为周家在淮安的特殊关系和地位,周济渠也被引进师爷行业。但淮安地处淮河下游,清朝末年,朝政腐败,淮河等主要江河疏于治理,淮安先后于光绪32年(公元1906年)和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两次发大水,整个苏北一片汪洋,淮安城头上几乎可以行船。当地居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出逃荒。周济渠所在衙门也不得不大批裁减员工。师爷本来就是个既不“入品”也不在“级”的人员。自然属裁减之列。周济渠为生活所逼,不得不带上妻子和四岁的儿子周恩彦,离家去东北投奔时任奉天右参赞的妻兄钱能训。
编辑:
唐毓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