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历史 > 历史纪事 > 正文 |
|
相关标签 | [胡耀邦] [帕瓦罗蒂] [艺术] |
1986年6月30日的《人民日报》报道了胡耀邦会见帕瓦罗蒂的消息
在中意双方关于帕瓦罗蒂首次来华的谈判中,稍微特别一点的要求,中方几乎都很难做到。其中的差异,既有观念上的,又有物质上的。回首这一切,真让人有隔世之感
1986年、2001年、2005年,帕瓦罗蒂曾经三次来华。其中以1986年的首次来华最为中国人、也最为帕瓦罗蒂本人所看重。有人说,是帕瓦罗蒂,为中国人真正打开了一扇西方歌剧的窗户。帕瓦罗蒂本人也说:“这趟中国之旅是我毕生最美妙的经验之一,永远不会从脑海里消失。”在他的自传《帕瓦罗蒂的世界》中,用了一章的篇幅记述此行。他写道:“那次访问以后,中国政府曾多次邀请我再次前往,但我总是加以拒绝。我相信,不论另一趟访问有多么成功,也不可能像1986年的经历那么自然、美妙。类似的体验一生难得出现一回,第二次绝不会再有。”这似乎可以解释,帕瓦罗蒂前两次来华为什么中间相隔了那么长的时间。
2007年9月6日帕瓦罗蒂逝世后,很多国内媒体刊登了悼念文章,回溯他与中国的渊源。但不少文章并不准确。笔者所服务的中国对外演出公司,是帕瓦罗蒂1986年首次来华的主办机构。借工作之便,我到档案室里打开了当年的卷宗。厚厚三大本卷宗中,封入了“谈话谈判备忘录”、“明码电报”、“接待计划”、“外宾接待简报”等各种当年往来的工作文件,也封入了今天看来别有意味的帕瓦罗蒂第一次来华的细节。
意大利政府出钱
由于众所周知的政治因素和经济原因,欧洲一个剧院到遥远的北京演出一台歌剧,在那个年代绝非易事。中演公司的一份报告显示,早在1979年,意大利政府就提出派遣罗马剧院访华,由于经费的原因,最终未能成行。后来几乎每年都会旧话重提。以至于中国文化部都感到有些疲惫了。关于热那亚歌剧院1986年访华一事,最早的一份文件,是中演公司1984年10月20日写给文化部的请示报告。当时的文化部主管领导在上面批示:“此团来访的来龙去脉未说清楚。邀请如此大团来访,目的必须明确。请再查一查情况,告我。”
作者:
王洪波
编辑:
唐毓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