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股改“进化论”
2006年10月26日 19:542005-04-27 21世纪经济报道

工行股权设计极富探索意义。此前,中建两行注资时,财政部持有权益归零,弱化了对国有银行改革的发言权。

央行一位人士说:“肯定还有后续的不良资产处理优惠政策。”估计未来几年工行经营利润都会在900亿元以上,那么每年可以核销贷款损失就有300多亿。

股改方案提前启动

4月21日,工商银行各分行高层齐聚到了北京,一项期待已久的好消息在当日下午的会议上被宣布。晚上8时30分,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上公布了这个消息———工商银行的股份制改制方案获批,获得国家外汇注资150亿美元,财务重组工作开始启动。

本报记者获悉,早在4月18日上午,国务院就批准了工行的股份制改制方案,这比预想的要早一些。工行一位人士说,他们也感到非常突然,“有些措手不及”,原因是,原定工行方案要在4月30日公布,但最后提前了一周多的时间。

赴京前往工行总部的分行行长们被传达“要召开季度会议”,来到北京后,更加重要的任务等待着他们。股份制改造方案获批后,工行行长姜建清将向这些地方金融大员们布置下一步股改工作。其中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高达8000多亿的不良资产如何进行划转、核销和处置。

工行行长姜建清说,工行股改是一项“输不起的改革”。要求处置不良资产时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防止任何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

姜建清还表示,将“全面加快”工行改革进程,于2005年完成股份制改造。此前工行一直在进行股改基础准备工作。

按照计划,工行将在今年12月底之前,正式成立工商银行股份公司。工行一位管理人士表示,依照国务院批准的改制政策,工行将实行整体的“改制模式”,由股份公司接收工行原来所有资产和附属公司,“类似中国银行的改制模式”,不分拆成类似建行的建银投资和建行股份公司两家公司。

此外,在年底前,工行须配合财政部和汇金公司完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董事会下属专门委员会的构建,并调整管理层,引进独立董事。

业内人士认为工行上市时间可能会在2006年中期,地点很可能在香港、内地,同时在纽约和伦敦选择一家交易所。

财政部、汇金各持股50%

工行财务重组事项讨论已久,注资的规模极受关注。由于工行资产规模庞大,截至2004年底有5.7万亿人民币之多,大约是中建两行之和。多数人预计,注资规模应在400亿美元左右,至少不会低于300亿美元,才能基本充实资本金。

最终数字却令人大感意外,150亿美元规模不及中建任何一家银行,甚至对于解决工行沉重的历史包袱有点“杯水车薪”。

不过,国务院此次对工行注资规模的审定用意极深,按照央行的统一口径,此次注资金额标准是,将工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提高到6%。再通过发行次级债将资本充足率提高到8%。目前,次级债发行方案还未获得银监会审批,预计在今后2个月之内,第一批债券将进入银行间市场。

与中建两行注资方案大为不同的是,财政部持股1240亿,外汇注资150美元,由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持有,折合人民币亦为1240亿元人民币。这样工行整体改制后,中央汇金公司和财政部各占50%的股权。

工行股权设计极富探索意义。此前,中建两行注资时,财政部持有权益归零,丧失了对国有银行改革的发言权。

建行前董事长张恩照“出事”后,建行新董事长和中金公司董事长全部由人行(外管局)人员调任,财政部在汇金公司中占据3名董事席位。

对于工行的财务重组,财政部一直不甘充当被动的角色,希望发挥主导权。从去年9月份开始,财政部金融司会同其它部门官员进行研究,设计财政的具体注资形式。

截至2004年底,工行核心资本大约在1700亿元左右,再加上未分配利润和可用财物额度大约有2000亿元。资本金中大约500亿元转为拨备,剩余的1240亿元仍然保留为资本金。参照财政部持股不低于50%的意见,因此最终确定外汇储备的注资规模。

在工行注资形式上,另一个极为微妙的做法是,财政部并未注入新的资金,而是保留原来的一部分权益。财政部金融司一位人士说,中建两行注资时完全冲削原来的股东权益基本是借鉴国外的经验。

“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如果国家对银行机构进行财务援助,为防止发生道德风险,会冲销掉原有股东权益。”该人士说,但是国外银行一般是私人资本,中国情况却不同,国有银行全部是国有资本,冲销资本只是从一个“口袋放到另一口袋”。这位人士认为,此前中建两行做法没有顾全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因此在综合各方面不同意见后,对注资方式进行修正,不再冲销原有股东的权益”。

另外,如果财政直接注资工行,可能涉及修改财政预算方案,并需经过人大常委会批准,因此不冲销资本金,而采取在剥离损失类贷款时进行财务援助,将“绕过”了政策性的障碍。

财政部金融司人士还表示,由于工行规模庞大,要全部解决问题,动用外汇储备规模庞大,“必须考虑汇率变动风险”。他说,经过测算,中建两行外汇资本金,在汇率每贬值10%,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达到1%-2%,对银行来说,单一币种资本风险很大,“因此考虑工行注资形式时,不宜采用外汇储备注资单一模式”。

不良资产如何解决

由于中建两行注资时,动用了两家银行原有资本金、拨备和利润全部冲销损失类贷款,另外央行还通过发行票据形式置换两家银行可疑类贷款,两家银行的财务重组工作几乎是一步到位,但工行拿到的方案却严厉得多。

央行发布工行财务援助新闻稿中没有说明具体的不良资产处理方式,只提到工行注资150亿美元,“还只是一个不完整财务重组方案”。

央行一位人士说:“肯定还有后续的不良资产处理优惠政策。”本报记者获知的情况是,工行在2004年重新对不良资产进行摸底清查,经过严格的认定,损失类贷款核定为1700多亿元。目前,这部分损失类贷款已从工行的账目上“划走”,交由财政部和工行成立的“共管账户”,相应地记为财政部对工行的负债,工行置换出优质债权。

对于这部分贷款的损失以及可疑类贷款的损失,财政部一位人士说,会采取几种方式进行弥补,其中一部分来源是所得税收入。

工行一位管理人士说,工行所得税部分可能会是重要的资金来源,估计未来几年工行经营利润都会在900亿元以上,那么每年可以核销贷款损失就有300多亿。

另一部分核销的资金来源是,财政部和汇金公司每年取得的股权收益和未分配利润直接冲销损失类贷款。实际上,工行近几年来一直是将大部分经营利润用于计提拨备和核销不良贷款,工行改制后基本还沿用这一处置办法。

另外,财政部还可以通过减持工行股权取得收益,核销不良贷款损失。虽然财政部目前与汇金公司并列成为工行大股东,但汇金持股国有金融资产的模式基本确立,因此未来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公开发行股票,财政部很可能会优先减持工行股权。但央行人士表示,这只是一种备选方式,主要以前两种方式为主。

“这样就类似银行按揭的方式来消化不良资产损失问题。”央行上述人士称。

不过财政部并不愿太早减持股份,“因为上市后每股会溢价数倍”,因此在工行引进战略投资者时,财政部将视价格减持一部分,更多的股份则会推迟IPO时间甚至以后再寻找时机。

“无论如何,财政部有了很大的选择权,不再成为一个被动的角色,能够在国有银行改制时发挥更大的作用。”钟伟表示。

财政部金融司一位人士称,也不排除财政部通过财政资金直接对共管账户损失类贷款在“特殊情况下”进行核销。

对于可疑类贷款处置办法,也包含在国务院对工行改制方案中。基本原则是可疑类贷款将按照市场化处置的手段,从工行资产负债表中剥离出来,进行招标拍卖,交给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处置。

银监会一位人士透露说,之前讨论对于工行可疑类贷款剥离政策时,央行等各部委基本倾向于与中建两行相同的政策,即央行通过发行票据或者在贷款形式按照50%的账面价值进行收购置换,其余50%的损失由工行自行承担。至于到底是采用发行票据还是再贷款形式,可以由资产管理公司进行选择。

“由于再贷款利率固定,而票据容易受到利率变动的影响,所以资产管理公司倾向于选择再贷款形式。”他说。

财政部金融司和工行人士均证实,未来可疑类贷款处置就是由央行提供再贷款形式进行收购。至于收购是按照账面价值的多少比例,工行和财政部人士均不愿透露,只说与中建两行略有差异。“这样的话,最终损失可能不用财政部拿钱,再贷款可能会通过变相提高通货膨胀率来由国民承担了”。

根据工行2004年摸底情况,可疑类贷款数额约为4500多亿元,即使工行承担一半,也高达2200多亿元。

可以推算出来的是,工行至少需要消化两类贷款损失4600多亿元,目前部分损失只是暂时进行债务转移,推迟到以后逐年通过利润进行化解。“工行经过测算,通过国家财务援助和自身努力,大约经过五年时间能够彻底消化掉这些损失。”工行一位管理人士说。

钟伟说,如果参照工行注资方案,农行股改上市基本没有了可能性,“从目前来看,农行没有表现出来足够的努力和成效”。



作者: 李振华   编辑: liaosm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