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周礼之乡的平安文化建设研究


来源:法治周末

null


资料图


原题:周礼之乡的平安文化建设研究

“岐山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王凯华 陈浩铭

 

陕西宝鸡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从北首岭人繁衍生息到炎帝教民稼穑,从周公制礼作乐到秦穆公春秋称霸,宝鸡自古就是耕耘桑田、启迪文明的肇始之地。

作为礼乐之邦的源头,宝鸡市岐山县以周文化为依托,探索周文化与平安文化的有效结合,开创基层治理新模式,德扬人和,修齐治平,百姓安乐,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平安文化建设的“寻根问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要把平安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努力解决深层次问题。”

平安,既是社会治理的关键,也是老百姓的朴素追求。作为周文化的发祥地,宝鸡市岐山县在平安文化建设中结合发掘周文化的思想,从传统文化中“寻根问祖”,找到中华民族对平安文化理解的“初心”,开创了一条“周礼”文化治邦的新路径,通过一系列平安文化建设活动来尝试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岐山县探索周文化与平安文化的关系已十年有余,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传承办公室,早在2008年就举办了《周文化与平安文化》论坛,邀请专家学者就周礼之乡与平安文化进行研讨并撰写平安文化论文45篇,为平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文化基础。

古公亶父创“保证保障民得”的《德》论,述“人本”“和贵”;周文王演《周易》开仁政,成为中华文化的原点;周公制礼作乐,开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先河,开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盛世,即成康盛世。

岐山曾为后世千秋心向往之的盛世平安之境,至今民风淳厚,周礼之风犹存,复兴周礼重建岐山平安文化,成为岐山人的文化自信。

 

核心价值观的“不忘初心”

 

对比周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发掘周文化中的“礼、德、法、人、和”思想,与今天的“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平安文化理念具有深刻的渊源关系,于是岐山县选择了着重传承“德”与“和”作为平安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从2016年8月开始,岐山县委、县政府正式启动传承周礼文化,开创平安文化建设“岐山模式”。

“德”的价值观外化为礼,在心为德,发之于心而表现为行为者为“礼”;进而形成了中国整个社会的礼仪规范,秩序准则与家庭伦理,这是周的法治。后世经过儒道法各家的阐述,逐渐形成了爱国、诚信、友善等中华民族的美德;“和”的价值观是周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体现多元兼容与协调统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任领导人都阐述过“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和的思想,“和谐社会”则成为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强调“要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紧密结合起来,把自律和他律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全社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周文化进行平安文化建设的“岐山模式”正是践行了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精神。

岐山县凤鸣镇八角庙村法治文化广场宣传上墙、图文并茂、视野开阔。年轻的“90后”大学生村官介绍说:“法治文化广场是大家平时最喜欢来的地方。在这里,村民们跳跳广场舞,锻炼身体;也经常排演平安文化节目,亲戚邻里都过来看,寓教于乐;大家也喜欢来这拉拉家常,好多本来窝心不如意的事儿也就过去了;真有什么想不通的,八贤堂就在文化广场内,百姓的事百姓断,乡贤说事大家认。”

八角庙村自制村规民约,移风易俗,在红白喜事等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上作出明确规定,避免盲目攀比导致铺张浪费。由村民推选出有威望、公道正派、深受敬重的8名乡贤组成的“八贤堂”,开展“民断是非”,矛盾纠纷不出村、不上交。据调查,去年该村无刑事案件,无行政案件,民事纠纷也都得到有效化解。更好的民风也吸引了更多项目来镇、村落户,劳动力逐渐回村,实现了在家幸福,在乡致富。

文化的力量在于形成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周文化在当地有着深远的影响力,通过周文化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得当地群众更容易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祖辈教诲之间的传承性,这是文化层面上的思想认同;党委政府牵头认同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关系,也会让群众主动去寻找两者间的共性。

岐山县作为臊子面之乡,有一种吃法是将各种臊子面各上一份,美其名曰“面面俱到”;这“面面俱到”不仅是对桌上那8碗面的称呼,也表现了岐山人做事的态度。为了挖掘周文化打造平安岐山,岐山县横向搭建6个平台,纵向5步打造发力点,真正做到了“面面俱到”,让老百姓深刻涵养于周文化与平安文化相结合的大环境中。

搭建6个平台:一是搭建教育平台。通过挖掘周文化中“崇德、尊礼”的精髓,在全县不同群体中以各种网络媒体与讲座基地为载体进行宣传教育。二是搭建阵地平台。在各个交通干道、辖区入口、旅游区和居民区建立富有文化内涵的平安宣传门、固定宣传牌。建成法制文化广场19处,宣传橱窗22处,平安文化墙286面,平安文化一条街65条。三是搭建信息平台。每月推送各类公益信息近百条。四是搭建演出平台。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演绎平安文化,编排节目11个,2017年公开演出了36场次。五是搭建创作平台。出版发行周文化与平安文化系列书籍2套10册。六是搭建公益平台。免费向群众发放具有平安文化标识的纸杯10万个、平安文化围裙1万多条、平安文化手提袋3万多个,使文化宣传深入到了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岐山文化传承办干部吴宏昌介绍说:“我们的平台搭建形式多样,面面俱到,去年几个片区统计就有3000多人登台演出,都是群众自觉自愿传承周礼文化,讲好岐山故事,大家参与热情非常高……”

5步打造发力点。一是以人为本,从中小学幼儿园的孩子入手,开展“共建平安校园”活动,把周文化融入教育,又通过孩子带动家庭,通过家风养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实施“温馨家庭5588工程”,即按五星标准,通过5年工作把80%以上的家庭打造为“八无”家庭;评选好家风示范户150户,先进551人。三是由家庭到社区,开展综合整治;通过构建邻里关系中的美德和指导物业做好安全规范,使各小区有序、安全、和谐。四是开展“六进”活动,让平安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农村、进企业,使文化建设网格化、立体式打造。五是开展共建共治共享活动,调动全县各个部门开展综合治理,使平安文化经由法治开始,伸展到全县各个领域,形成一个“学生—家庭—社区—单位—社会”的平安文化逻辑闭环,共同发力,共建平安。

岐山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张宏军说,下一步,他们将加大岐山平安文化对外的宣传力度,利用西安美院专门为他们设计的平安岐山Logo,对平安文化建设进行统一的形象设计,凝心聚魂,让老百姓一目了然。

 

共创共建共享的平安新格局

 

全面开展平安文化建设工作以来,岐山在全县机关、学校、村组、社区等各级各部门、单位共建成了24个平安文化示范点。以“平安岐山”为先锋的社会治理工作,正在覆盖全县各个行业、各个领域,融入到了社会治理的角角落落。

来到岐山县蒲村,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巨幅的“传承周礼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墙,在这面墙上,有周礼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的阐述,有好家风的光荣榜,也有村规民约,而最引人瞩目的还是村里每一户姓氏自成一体的家风家训,目及之处使人回味无穷。

这里的邢氏祠堂历经300年至今还保留在村中,翻新过的祠堂不算大,但是保留了中国自古以来乡村自治的痕迹。在蒲村洁净的村道边上,遇到几位晒太阳的老人,他们面带笑容告诉笔者一行人,说自小以来他们这里就家风好,村风正,以前年轻的时候也饿过肚子吃过苦,村里人没有因为日子苦就丢了德行;如今生活好,党的政策好,更希望写在家门口墙壁上的家风家训能一直在子孙后代中流传下去。

道德对内心的约束会先法律一步使人自我教化,家风家训是祖上留下的,认同感不言自明。村规民约是村民自己制定的,把乡村的法律道德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合成了一股力,把周文化中的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拧成一根绳。

城关镇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模拟岐山民俗园臊子面馆服务员,对臊子面“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的特点如数家珍,好像周人做事的精细与周全;对“黄、黑、红、绿、白”食材的娓娓道来,就好似周文化作为华夏民族五色、五味、五音、五方等天下观的解读。平安文化建设使该园将仁爱、明礼、守信、孝道等文化精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过程,增进情感体验,促使幼儿从小形成讲礼仪、有诚信,懂规矩、守纪律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从这些小朋友身上折射出岐山人的文化精神,看到岐山平安文化建设的希望和未来。

当地群众对周文化的认同到文化自信再到行动上的自觉运用形成了平安文化建设的新气象。如今到岐山,周公判牛、甘棠遗爱、虞芮之讼等西周时期周人化解矛盾纠纷的典故已成为当地政法工作者广泛应用的丰富资源,当地老百姓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一位政法干部激动地说:“这些故事往往让曾经的疑难纠纷迎刃而解,群众遇到矛盾愿意心平气和来化解、遇到纠纷心甘情愿去调和,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近年来岐山县社会风气显著好转,乡村居民文化素养得到有效提升。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由2013年的96.46%上升为2017年的98.57%;2017年刑事发案率同比减少16.9%;群体性事件同比减少了580多起;生产总值175亿元,同比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38亿元,同比增长23%。岐山县先后荣获“全国综治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法治教育宣传先进县”“省级平安建设先进县”“全省平安铁路示范县”等荣誉。

 

平安文化建设“岐山模式”的思考

 

(一)用文化原点支撑社会治理“岐山模式”。

《礼记·大学》中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岐山县从周文化的教育与道德引领,到修订家风家训、村规民约,进而在基层治理振兴上形成的良性循环,渐渐体现出“岐山模式”的良好效果,这正是岐山的“修齐治平”。他们深刻理解文化育人的规律,十年磨一剑,通过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把握住了民族的“根”与“魂”;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同源,把握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魂”,在社会转型深入推进,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复杂的形势下,表现出了方向正确,积极向上,这正是因为他们解决好了老百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这是文化育人最大的意义,在基层与乡村重塑文化自信,在党的领导下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滋养百姓的心田,在工作中做到有中国风度、中国气派,效果已经扩展到平安文化建设之外,建议下一步可以以平安文化建设为文化原点,推动和拓展当地整个周礼之乡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二)因地制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周礼之乡平安文化建设的制度创新与长效机制建设。

周文化的核心文化可以归纳为“礼、德、法、人、和”,岐山县之前已经在“德”与“和”方面积累了很多具体的工作经验与做法,针对县域内各乡镇乃至村组的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地推出了切实可行的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社会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有一定的机制制度作保障,我们常常把文化称之为软实力,因为文化工作看上去是软性的,像水一样滋养万物,保证文化工作能够做到位,就要为水制造容器,这个容器,就是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的大框架。建议岐山县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因地制宜,进一步加强完善周礼之乡平安文化建设的制度创新与长效机制建设。

(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不断探索周礼之乡平安文化建设的新途径、新举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合”的价值观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社会治理的目标,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在新时代,平安文化建设要顺应新形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结合,不断得到加强和创新,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坚强基石。

岐山有周礼的文化资源,陕西有周、秦、汉、唐的文化雄风,中国更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传承从未中断的文明古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岐山模式”是我们进行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实践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希望“岐山模式”能进一步拓展为基层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的“宝鸡模式”“陕西模式”“中国模式”,诚如宋代大儒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陕西力量。


责任编辑:马蓉蓉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