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古今年味大比拼:真正的年味究竟是什么“味”?


来源:凤凰网综合

又是一年春节时。无论习俗和传统怎样变迁,年,依然是让人最眷恋的味道。话说回来,年味究竟是什么呢?过年是传统,年味儿也该从传统中寻。

又是一年春节时。

无论习俗和传统怎样变迁,

年,依然是让人最眷恋的味道。

话说回来,年味究竟是什么呢?

过年是传统,年味儿也该从传统中寻。

资料图

年味儿——就是洒扫除尘

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按中国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迎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里里外外都干干净净的。

资料图

年味儿——就是贴春联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

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

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传统民俗功能。

资料图

年味儿——就是放鞭炮

采用真竹燃烧发出爆炸响声的“爆竹”,起源于春秋,盛行于唐宋,而且宋盛于唐,到了宋代爆竹已流行于朝野了。

在春秋末年,政治家范蠡在(陶朱公书)中载有:“除夜烧盆爆竹与照田蚕看火色,同是夜取安静为吉”

南北朝梁时,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一文中,又有“正月初一(春节),……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的记载。 "

到了明、清时代,我国爆竹烟火已很盛行。每逢婚丧喜庆或逢年过节,人们都要燃放爆竹烟火,拜神祭祖,表示庆贺,求神灵祖先“保佑”全家顺序,万事如意。

资料图

年味儿——就是吃年夜饭

按照中国民间的传统习惯,年夜饭的吃食很有讲究,通常有馄饨、饺子、长面、元宵等等。

馄饨

新年吃馄饨取其开初之意。传说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沌状态,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则取“馄饨”与“浑囤”的谐音,意思是粮食满囤。

饺子

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

长面

也叫长寿面,新年吃它,预祝寿长百年。

年糕

春节食年糕的风俗,兴于宋代,盛于明代。吃年糕,由“年年(粘粘)高(糕)”的吉祥如意之意,演绎为年年高升之意。

资料图

年味儿——就是收压岁钱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是这样记载压岁钱的:“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

压岁钱的寓意为压祟、避邪,祝愿孩子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

资料图

年味儿——就是守岁

晋周处《风土记》:“ 蜀之风俗,晚岁相与餽问,谓之餽岁;酒食相邀为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

资料图

年味儿——就是拜大年

作为岁首朝贺,古已有之,秦汉以来,乃大盛。

至南北朝时期,则“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

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

到了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帖上不仅印有送者的姓名、地址,还写上了“新年快乐”“吉祥如意”的祝辞。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即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

资料图

年味儿——就是穿新衣

正月初一穿新衣,是历代注重的一个过年习俗。

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里说,正月初一“长幼悉正衣冠”。古时荆楚地区的人们在初一早上鸡刚打鸣就起来了,首先在庭院前燃放爆竹,以震慑山妖鬼怪,然后穿上新衣服的全家老小按长幼顺序相互拜贺。

过年了,穿新衣,不仅寓意着新的开始,也蕴含着求吉避凶的美好心愿。

古人的年味应该是这样: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资料图

现在的年味是这样:

家家户户都乐于折腾,也喜欢交流。不厌其烦地做些传统吃食,不在于贵,而在于费时费力。

而一桌年菜,总是七份食材、八分时间、九成心意,才吃得出十足的年味儿来。大约是准备着周折、制作又费时,成果才格外让人有满足感。

宴席之外,连带着零食、水果,也处处洋溢着富足、丰厚的气氛:各种坚果是主力,最好要带壳的花生、瓜子、杏仁,方便大家一边聊天一边剝壳,这才显得格外热闹,果盘上还要准备传统的豆糖、烘糕、云片糕,取个步步高(糕)升的彩头。

晚上的时候,那就真的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几乎每家每户都放鞭炮。家里所有的灯都会点着。

这副认真劲儿,就是年味。

这份仪式感,也是年味。

年味儿,其实就是人味儿。

冯骥才有这样一段论述:“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就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烟花闪耀飘进鼻内的一股幽香;就是妈妈忙前忙后做的一顿年夜饭中的饺子;就是逛庙会看着舞龙吃着糖瓜儿仿佛又回到童年的一种享受;就是不管认识不认识,见面都说过年好的那种友好感觉;就是家家户户都贴上喜庆对联迎接新春,庆祝新的开始;就是满大街挂满了红灯笼充满了祝福话语的那种气氛……这就叫年味!”

*原标题:以古探今,年味究竟是什么味?

来源:微信公众号“匡古文化”(微信号kuangguwenhua)

[责任编辑:李志明 PN032]

责任编辑:李志明 PN032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