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人民性艺术性——文艺创作的一双“明眸”


来源:《内蒙古日报》

原标题:人民性艺术性——文艺创作的一双“明眸”[   ◎鄢冬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

原标题:人民性艺术性——文艺创作的一双“明眸”

[   ◎鄢冬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的文艺应该“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也应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前者是立场,后者是方法。前者要求文艺要坚守“人民性”,把紧道德底线;后者则要求文艺要立足“艺术性”,尊重艺术规律。

  把握文艺作品的“人民性”必要且艰难。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写作技巧有高低,但“情怀”二字是衡量他们大作家与否的重要标尺。当前网络写作发展态势迅猛,写作不再仅仅属于专业作家,然而,在浩如烟海的大量文艺作品面前,要想推选出令人信服的当代作家或艺术家,并非轻而易举。如今,歌手、“麦霸”多了,而真正的歌唱家却不多见;影星、剧星多了,而用生命诠解表演的艺术家却不多;写手、“枪手”“键盘手”多了,相比之下,令人叹服的文学大家却少了……回首文化盛世中的铿锵之音,骤然发现,李白的志向是“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所以笔下如滔滔江水,波浪汹涌;杜甫的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于是诗中肃穆崇高、沉郁有力。民生思想注入到这些作家的作品中间,构成了摄人心魄的艺术源泉。

  已故词作家闫肃先生,曾提出一个艺术家应该有的“风花雪月”——风是“铁马清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柔川夜雪”,月是“边关冷月”。艺术家应该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孤绝”时刻,只不过这不是美国式的孤胆英雄,而是将自己放在劳苦大众中的“掩卷沉思”。心里有人民疾苦,笔下自然有日月山川,这样的作品自然有大胸怀、大气象。

  我们的艺术必须解决“为谁歌唱”的问题。就像巴斯德的名言“科学虽没有国界,但是学者却有他自己的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无疑使艺术家的创作立场更加精确,从而知道应该“歌唱什么”。我们的艺术还必须了解“如何歌唱”,即必须具有“艺术性”。坚持艺术本位的歌唱,既是任何文艺作品得以流传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网络时代的生存之策。在娱乐风潮的裹挟下,中国文艺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电影电视剧市场票房、收视率至上;纸质文学扁平化、快餐化;流行歌曲媚俗化、部分曲艺作品低俗化……更为可怕的是,作为艺术的传承人和生力军,年轻人在文艺面前踟蹰而不愿深入探讨研究,更多满足于吸收信息化碎片。我们的文艺创作要取得根本性的胜利,就必须在艺术创作上精益求精,求得质的突破。

  《闪闪的红星》看哭了几代人,《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红岩》里的江姐,他们都是英雄,充满了个人魅力。在井冈山、大别山、延安、西柏坡,有无数感人的故事在口耳相传却少有表现,艺术家应该具备敢于对英雄进行艺术加工的胆识,这就是坚持艺术本位的体现。“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英雄的伟大不能停留在口号和概念层面,应该从小处、细处甚至卑微之处中来。在当前复杂的文化生态下,如果一味执迷于“两极化”的叙事手法,那么观众、读者难以买账,甚至会出现这样的窘境:一场戏或是一部电影结束后,让人津津乐道的可能反而是那些小人物甚至丑角。

  坚持人民的艺术,就是让艺术不再曲高和寡,而是回归泥土,从自然中来,带着清香出生;坚持艺术本位,就是更好保证艺术作品合理、顺畅地被消费、被接受。文艺创作,要有这样一双“明眸”,才可以看得更远。

  (作者系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文学博士)

]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