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七把古代出土宝剑,每一把都堪称巅峰之作
2017年07月10日 22:50:37
来源:中华冷兵器
一、越王勾践剑: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出土。春秋晚期剑,全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剑身鸟篆铭文“越王鸠浅(勾践),自作用剑”,通体铸有黑色菱形暗纹。剑格正面
一、越王勾践剑: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出土。春秋晚期剑,全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剑身鸟篆铭文“越王鸠浅(勾践),自作用剑”,通体铸有黑色菱形暗纹。
剑格正面镶蓝色琉璃,背面镶绿松石花纹。剑首为圆箍形,内有11道同心圆圈。剑身鎏富锡工艺涂锡防锈蚀。
▲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细节
▲越王勾践剑剑身铭文
二、秦长剑:战国,1994年秦始皇兵马俑1号坑出土。表面呈灰黄色,组织细密无沙眼。剑身经精细锉磨、抛光,极为平整光亮,且均经铬盐氧化处理防锈蚀(比西方早近2000年)。
长度81—2370px,远超同期其他诸侯国的剑(一般在50—1625px)。说明秦人青铜冶炼技术的高超。优势有二:一是锡比例极佳,检测为21%;二是八面剑形,脊厚刃薄。
▲秦始皇兵马俑出土柳叶青铜秦剑
秦始皇陵陪葬坑1号戎车御手佩剑:1980年陕西临潼出土,青铜制,剑与鞘铸成一体。通长60.34厘米,茎长11.9厘米,剑格处宽2.5厘米,鞘长46.24厘米。清晰展示秦剑的佩带佩带方式。
▲秦俑
青铜剑复合制作技术:青铜硬而脆不利劈砍,长于刺击,故早期青铜剑以刺为主,直至复合制作技术出现。此技最早出现在战国早期,是青铜剑刺击功能转向劈砍功能的技术性变革。
复合剑,剑脊、剑刃用不同成分配比的青铜合金分别浇铸嵌铸,剑脊含锡量低韧性强不易折断,剑刃含锡量高硬度高而锋利。复合剑内柔外钢,比普通铜剑坚韧锋利,又增加了长度(1875px,长10-500px)。其铸造方法为二次浇铸:先以剑脊范浇铸剑脊,剑脊两侧预留嵌合沟槽。再将剑脊置于另一范中浇铸剑刃。
复合剑工艺创造性地运用青铜合金成分配比规律,采用榫卯嵌铸法将剑刃和剑脊精密铸合成复合铜质材料的整剑,堪称青铜时代的一个技术巅峰。 铜兵复合技术在汉代被应用于铁兵制作,形成了后世包钢和嵌钢的技术。
▲复合青铜剑
▲复合青铜剑断面
▲复合青铜剑断面2
▲复合青铜剑断面3
▲断面4
三、玉柄铁剑:西周晚期,1990年河南三门峡市虢国国君虢季墓出土。剑长20厘米,茎长13厘米。剑柄中空,内插铜芯连接剑身和剑柄,剑身为块炼渗碳钢,现藏河南博物院,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
▲玉柄铁剑
▲玉柄铁剑
▲玉柄铁剑
四、金柄铁剑:春秋晚期,1992年陕西省宝鸡市益门村2号墓出土。黄金剑柄蟠螭纹镶嵌绿松石,通长35. 2厘米。现藏兵马俑博物馆。
▲金柄铁剑
▲金柄铁剑
五、杨家山铁剑:别名“杨家山钢剑、铜镡钢剑”,春秋后期,1976年长沙杨家山65号墓出土。通体长38.4厘米,茎长7.8厘米,剑宽2—2.6厘米,剑脊厚0.7厘米,现藏湖南省博物馆。目前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钢制品。
▲杨家山铁剑
六、櫑具剑:剑名来源:柄上有蓓蕾形玉饰。《汉书•隽不疑传》:“不疑冠进贤冠,带櫑具剑,应勋曰:櫑具,木櫑首之剑,櫑落壮大也。”注引晋灼:“古长剑首以玉作井鹿卢形,上刻木作山形,如莲花初生未敷时。今大剑木首,其状似此。” 目前已知唯一实物藏于大英博物馆,为迄今存世外装保存最好的汉铁剑。全长达85厘米,品相完美。装具、鞘柄和髹漆几乎原整无缺。剑鞘、柄均为竹制。首、镡、櫑为木雕,硕大夸张,雕工精美,纹饰传神。
▲櫑具剑
▲櫑具剑
▲櫑具剑
七、五十炼钢剑:江苏徐州潘塘曹山东汉墓出土,通长109厘米,剑茎正面隶书错金铭文“建初二年蜀郡西工官王愔造五十湅□□□孙剑□”,剑格一面阴刻“直千五百”,现藏徐州博物馆藏。
▲五十炼钢剑
▲五十炼钢剑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视频
-
李咏珍贵私人照曝光:24岁结婚照甜蜜青涩
播放数: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岁,三版“小龙女”李若彤刘亦菲陈妍希悼念
播放数:3277
-
章泽天棒球写真旧照曝光 穿清华校服肤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数:143449
-
老年痴呆男子走失10天 在离家1公里工地与工人同住
播放数:16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