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史上最独特的人 他一生中拒绝了包括诺贝尔奖在内的所有奖项


来源:互动百科


在法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人物,他是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也是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按说这么牛的人物,家里还不得挂满了奖状、奖杯、锦旗什么的。但是没有,不是因为能力不济,而是因为他拒绝了所有颁发给他的奖项。就连令世界上所有的学者趋之若鹜的诺贝尔奖,人家也拒绝了。1964年,瑞典文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他,但是他拒绝领奖,给出的理由也很简单:“我不接受一切官方给予的荣誉”。这位史上最傲娇的大人物就是:让-保罗·萨特。

萨特是当代法国存在主义的著名哲学家、20世纪世界思想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同时也是文学界的著名人物。在数十年的时间里,他完成了卷帙浩繁的哲学著作、政治评论和文学作品的创作。其代表作有《存在与虚无》《恶心》《苍蝇年》《自由之路》等。其中《恶心》获得了196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让-保罗·萨特


1905年,萨特出生于法国巴黎,父亲在他两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从小跟着自己的外公、外婆生活。据说萨特这一傲娇的特质是受他外公的影响。萨特的外公是个十分有学问的人,是法国的一名语言学教授,从小就教萨特读书识字。因此,萨特在很小的时候就比同龄人聪明。到了入学的年龄时,萨特外公找到学校校长,表示自己的外孙聪明过人,八年级之前的知识他已经没有学习的必要了,要求从八年级开始学起。校长表示,学校没这个规定,再聪明的人也得从一年级读起。萨特外公一气之下让萨特在家学习,给他请私教。事实证明,是天才就算在家学习依然能够考上名校,他先是考上了当地有名的中学,然后又考上了具有现代法兰西思想家摇蓝之称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哲学。在毕业之后的全国教师资格考试中,萨特轻轻松松考取了全国第一名,还顺便把排名第二的女同学——西蒙娜·德·波伏娃发展成了自己的情人,真是读书、恋爱两不误。

1931年4月,萨特在法国北部港口城市勒阿弗尔的一所高中教哲学,同时写作小说和哲学论文,在这期间他写了多本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的著作,包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恶心》。

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烧到法国,萨特应征入伍,没过多久,他就被纳粹德军俘虏了,并被关进了集中营。1941年萨特获释后继续从事教学和文学创作。萨特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完成的。

1964年萨特从报纸上得知自己获得了诺贝尔奖,于是他立刻给诺贝尔奖的评选机构——瑞典文学院写了一封拒绝信,信中表示自己从来不接受官方给予的各项荣誉。诺贝尔奖评委会收到信后,权衡再三,最终还是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他。


让-保罗·萨特


萨特是个十分有个性的人,他这一生不仅拒绝了诺贝尔奖,他参军部队给予他的荣誉奖章以及人生中其他所有奖项,他都通通拒绝了。

全文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百科解密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