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赵振川:期待在陕建立赵望云美术馆


来源:华商报

我有一份心愿,希望能在陕西做“赵望云美术馆”。这当然也得到了一些政府领导在重视文化建设方面的回应,但还要看时机与条件。如果能够促成,立体地从不同侧面展示,美术馆还可以用于画家和文艺工作者交流学习研究,用更多精品力作讴歌伟大时代,为把文化陕西的大旗一代代传下去尽微薄之力。

原标题:赵振川:期待在陕建立赵望云美术馆

长安画派一代宗师赵望云的中国美术馆馆藏作品巡展(西安站)从4月13日开展以来,观者络绎不绝。诸多爱好者与学子,怀着崇敬之心观赏了这150余幅作品。赵望云是我国现代杰出的艺术大家、20世纪中国画坛艺术大众化的先驱、“长安画派”的奠基者和创始人,1942年以后一直定居在西安,为陕西文化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4月23日下午,陕西省省委书记娄勤俭、省长胡和平利用周末时间到省美术博物馆,参观了赵望云馆藏作品展。娄勤俭在交流中表达,希望陕西省艺术家继承和弘扬“长安画派”的传统和作风,继承传统、扎根生活、服务人民,把文化陕西大旗一代代传下去,创作出更多具有陕西特色、无愧于民族和时代的优秀作品。

赵望云之子、著名画家赵振川陪同参观,并介绍了其中重要作品的创作背景、文化意蕴以及艺术特色。

前日,在赵振川指导儿子赵森与侄子赵盾学习作画的间隙,华商报记者专访了赵振川。

华商报:此次展览得到陕西艺术爱好者的追捧和政府领导等来自各方的重视,你亲自陪同省委书记娄勤俭、省长胡和平参观了这次展览,他们的感受如何?

赵振川:书记和省长同时来观展,这里足见他们对文化的重视,这种重视程度也是非常鲜见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好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家父的文艺创作精神也是应和了当下,所以娄书记观赏后称赞道:“这是陕西为新中国文化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是陕西的骄傲和自豪。”胡和平省长也表示,这既是对老一辈艺术家的敬仰和追思,也是对我省文化资源的再了解、再熟悉。要倍加珍惜陕西独特的文化优势,为文艺创作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华商报:长安画派所形成的文化思想和艺术主张,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影响久远,你怎么看待自己的父亲?

赵振川:从青年时代开始,就践行了面向生活面向大众的这样一条艺术道路。也许现在看来是平常事,但在上世纪三十年初,这可不是平常事,这是开拓了一条艺术道路的壮举。在当时的环境下,尤其是在国画界,走这条路的人几乎没有,能在他的手中开拓出这条艺术道路,实属难能可贵。

赵望云先生是一位开路者,他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京华求学时期,受新文化运动响,接近新文化人士,接受新文化思想,践行“救亡图存”,立志改造旧中国画,誓“不画不劳动者”。三十年代初,他选择了一条到民间去、反映劳苦大众生活状况的道路。他受《大公报》之邀,开始了堪称美术界新闻界首创的“农村”写生报导,并且筚路蓝缕、历尽艰辛地开辟这条路,就是“生活之路”,在这条路上,他成功地实现了中国画从古典到现代形态的转变。成为中国画“艺术大众化”的先驱。

当年,几乎没有人走这种道路,而他走上了一条中国绘画的革新之道。他与李苦禅在1928年就在北京成立了“吼虹画社”,提出艺术应反映民众疾苦,这种观点即使放到今天,依然有鲜活的生命力。应对当下“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倡导。当时,他们认为自己是劳动者,提出“不画不劳动者”、“反映农村疾苦”,所以这次展出的作品,有一个贯穿一致的主线,就是他的几乎每张画作都有劳动者、有平民大众、有劳作建设场面。这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是不易的。作为儿子,这次展览上再次仔细体会他的作品,我觉得父亲是一个圆满的人,对得起自己的艺术人生、艺术追求。

当然在这里还应当讲一点,他虽然思想很先进,但在绘画的艺术语言上又坚实地忠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坚持民族绘画的语言,这是一种很难的融合。这和长安画派所讲的“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理念,以及当下所讲的“文化自信”的观点都是相符合的,这本身是一种强大的文化自信的体现。近几年,我们总会对自己的文化产生一些怀疑,或感觉过时陈旧。其实不然,中国传统文化其实是世界文化的一个巨大宝库。我们应当坚定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研究和继承传统文化,同时反映生活反映人民。所以,此画展,正当其时。

华商报:这是陕西美术在近年的节点性事件,展览现场不仅观者如云,而且现场临摹的学子也不少见,展览到5月14日就结束了,如何能把这种展览做成陕西文化的常态事件?

赵振川:本来,这些画作产出于陕西应该留给陕西人民,但后来由于相应的机构、藏馆、理念与思考等多种原因,送到了北京。陕西的文化资源太丰厚了,历史上的文化名人,以及文化宝藏,其实可以做成纪念馆的形式。但目前来看,本土文化成长起来的历史名家纪念馆少之又少,如果只论平衡,不作为、不研究历史份量,那就太浪费文化资源了。

希望能给这些文化名人一席之地,为陕西文化强省形成更多的积淀。

我有一份心愿,希望能在陕西做“赵望云美术馆”。这当然也得到了一些政府领导在重视文化建设方面的回应,但还要看时机与条件。如果能够促成,立体地从不同侧面展示,美术馆还可以用于画家和文艺工作者交流学习研究,用更多精品力作讴歌伟大时代,为把文化陕西的大旗一代代传下去尽微薄之力。

比如这次展览,其实就是一段文化历史的回顾。

华商报:长安画派几十年来一直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并且和当下所提倡的文化理念相符。如何看从赵望云到你,再到下一代孙辈的传承?长安画派的变和不变?

赵振川:世上没有不变的东西,一切都在变化中。但有一点,“面向生活”这条路,是一条康庄大道,变不了。第二个变不了的是,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要继承、发展、壮大并走向世界。而且,这两点必然是要越来越强大的。

绘画,孩子们要先临摹,这就是一种继承,也是为了发展。孙辈的赵森与赵盾,这次画展时就在展馆临摹作品,因为不能带水进去,他们三四天没有好好喝水。我非常鼓励也非常重视他们深入生活、外出写生,他们对生活有新的观察、新的理解、新的表现手法,这些都是“流”了,而生活才是“源”,是艺术的源。流派都是次要的,最终,只有抓住“源”,才能谈及自然技法表现方面的“流”。自我,个性,也是要符合时代、生活。中国画的笔墨精神,就是共性。

家父没有辜负历史和时代给予的机遇,他用一生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给民族文化留下一笔财富。他属于人民属于民族。家父留给我们的财富,就是家学、家教、家风。我们赵氏后人,谨遵教导,兢兢业业,朝夕惕厉,像他那样做人做事,为国家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华商报记者 谢勇强 王宝红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