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在非洲感受中国脉动


来源:人民日报

研究结果显示,提到中国和中国人,有一半以上的形容词是“刻苦工作”。“当地人说,华为的大厦彻夜都不关,其他大厦都没有这种情况,中国人真的很拼!”其他高频词汇还包括“聪明”“有创造力”“发展”“朋友”等。由于历史文化因素和社会发展的差异,国企还在本土化和文化融入的过程中不断摸索。郭睿说,和在国企工作的非洲人聊天时,他们会“吐槽”中国人不主动交流私事,“在他们看来,主动把自己家庭的事和别人分享是拿你当朋友的表现,而中国人觉得‘家丑不可外扬’,文化差异还是很明显的。”

原标题:在非洲感受中国脉动

本报记者 杨 昊

《 人民日报 》( 2017年03月28日 19 版)

提到非洲,人们脑海中浮现的或许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或者是奔跑着的狮子和猎豹。而鲜有人知道,在这里,海上丝绸之路延伸至其最西端,越来越多的非洲兄弟成为中国模式的学习者。今年2月,清华大学“丝路新探”赴东非实践支队踏上了这片遥远神秘的土地。在他们眼里,非洲拥有太多的中国元素和“中国制造”,广阔的资源和无尽的希望,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值得用脚步去丈量……

初探非洲:发展完全超乎想象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一学生景嘉伊和其他支队成员一样,第一次踏上非洲这片土地。这个实践项目从清华大学全校200多个报名的同学里选拔了14名,涵盖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文科、工科等各个院系。2月6日至13日,他们在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参观了由中国承建的重点建设项目,与在非洲的中国企业和机构工作人员进行调研座谈,并走访了内罗毕贫民窟与联合国环境署等机构。

2月9日早上,支队一行前往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第二大贫民窟马萨雷。弯弯曲曲的小巷子被臭水沟包围,他们要时刻当心路边的砖头和铁皮,因为这里的艾滋病患病率高得惊人。顺着一条大下坡,密密麻麻的都是棚户。就在他们在臭水沟中跳来跳去的时候,路边两三岁的孩子们忽然对着他们喊“China!”“你好!”“真的是没有想到!感觉很亲切!”作为支队长的景嘉伊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依旧很兴奋。

在由中国企业捐助的希望小学——长青造梦小学,景嘉伊问孩子们:“你们知道中国吗?”“Jackie Chan(成龙)!”除了成龙,孩子们还会模仿孙悟空。“在贫民窟,10万元人民币就能建一所希望小学,”景嘉伊说,“这里的孩子真的很需要学校。”

提到贫民窟,人们很容易将其与“萎靡”“消极”等词汇联系在一起。而在马萨雷,贫民窟里放着热情似火的音乐,也有咖啡厅和音乐厅,虽然简陋,但弥漫的热情氛围感染着远道而来的东方客人。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二年级学生张晏慧说,非洲人的幸福感很强,“他们觉得中国人太拼、工作太辛苦了,反而过来安慰中国人,要抽出时间享受生活。”

如果没人提前告诉她,张晏慧压根儿不会相信自己身处贫民窟:这里并没有乞丐乞讨,靠洗衣赚钱的妇女把洗好的衣裳挂起来晾晒,雪白的衬衫散发着清香……“贫民窟希望小学里的孩子们都穿着崭新的制服,衬衫熨烫得整整齐齐,看我们拿着手机照相、录像,他们就热情地扑过来,一点都不局促。”张晏慧说,这些孩子都来自贫民窟的家庭,有些甚至是单亲、孤儿,然而,他们整齐的仪表和落落大方的行为,则完全超乎想象。

如今的非洲随处可见尘土飞扬的工地,各种基建项目如火如荼。交通拥堵的路段,车与车之间站满了卖水果和零食的小贩,他们利用堵车的间隙叫卖吆喝,蓬勃的生机感扑面而来。“在内罗毕,即便是再贫困的小孩,上学都有一套很整洁的校服。几乎90%的孩子能完成小学到初中的义务教育。”清华带队老师贾曦说,“这多少有点超出我们对非洲发展的了解,完全超乎想象。”如今,受过高等教育的非洲人在各个领域开始涌现,尽管少,但数量在不断增加。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在非洲的每一天,都是颠覆刻板印象和重塑观念的新一天。

从非洲看中国:感受中国力量的脉动

“你知道蒙内铁路是中国人建的吗?”在肯尼亚,张晏慧问大巴司机。“当然啦,我有兄弟在那儿工作!大部分肯尼亚人,一定有亲戚或朋友做着跟铁路相关的工作。”

以前,从上海运输一个集装箱到肯尼亚港口城市蒙巴萨仅需不到500美元,但从蒙巴萨运到首都内罗毕,500公里的路程运费需要近1500美元。被誉为肯尼亚版“京沪铁路”的蒙内铁路改善了这一状况。实践期间,支队成员们体验了亚吉铁路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到阿达玛中间的一段。铁路是中国建筑师所建,除了“售票处”“进站口”等指示性文字不是汉字之外,外观上和中国普通的火车站没什么两样。茫茫戈壁滩中,突然浮现出一个现代化的车站,“在那一刻,我真正体会到‘建设一条铁路,开启一个时代’对非洲来说意味着什么。”景嘉伊感慨道。

在贾曦看来,当下的非洲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发展水平十分接近,他希望参与实践的学生通过在非洲实地调研,反观中国当时的选择、决策和发展中的问题。“以非洲为坐标,看待中国“一路”的变化会更加客观,也更容易理解。”

社科学院心理系大四学生郭睿并不是第一次参与海外实践。此前,她曾组织“守护折翼天使——赴斯里兰卡援助改善孤儿心理健康”的实践。“海外实践是很独特的体验,而依托于学术研究进行的实践收获会更大。”郭睿说。这次来到东非,她和支队成员们一起对中国在非洲的形象认知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提到中国和中国人,有一半以上的形容词是“刻苦工作”。“当地人说,华为的大厦彻夜都不关,其他大厦都没有这种情况,中国人真的很拼!”其他高频词汇还包括“聪明”“有创造力”“发展”“朋友”等。由于历史文化因素和社会发展的差异,国企还在本土化和文化融入的过程中不断摸索。郭睿说,和在国企工作的非洲人聊天时,他们会“吐槽”中国人不主动交流私事,“在他们看来,主动把自己家庭的事和别人分享是拿你当朋友的表现,而中国人觉得‘家丑不可外扬’,文化差异还是很明显的。”

在全球领先的女鞋生产制造商华坚集团,中非员工一起用中文高唱“团结就是力量”。“由当地人组织、喊口令,向左转、向右转,像军训一样,特别有精气神儿!感觉非常震撼。”郭睿认为,通过类似的方式,既能保持中国公司的特色、增强当地员工对中国的认可度,又能延续管理体制。

以非洲观世界:全球化不等于欧美化

过去普遍的观点认为,全球化等于欧美化,而此次非洲之行让支队成员们觉得,全球化是多样性的,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全球化不是欧美化,而是建立在多元文明基础上的发展。期待更多的大学生能‘走进非洲’,进而‘走遍非洲’。”带队老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胡钰如是说。

支队成员、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一年级学生马翔宇认为,全球不可能都因循欧美留下的分工体系和经济角色,大家都应该获得发展权。中国人在海外,既要入乡随俗,也要移风易俗。“入乡随俗,是不以上国心态肆意贬斥他人;移风易俗,是要以自强不息的行动亲身示范一种殖民者留下的体系之外的道路,供非洲人民来选择。冷眼旁观贫穷不是尊重,提供脱贫的机会才是。”

“非洲给我的感觉跟欧美很不一样。以前谈‘国际化’是站在西方的角度,并没有考虑到什么是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化’。”郭睿说,非洲大陆的文化、思想和发展状况扩展了她的国际化视野。

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背景下,过去5年,埃塞俄比亚仍保持着年均9.8%的经济增速,是非洲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张晏慧的研究方向是企业形象,对于非洲未来的发展,她持乐观的态度:“非洲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水平都有所提升,潜力非常惊人。”

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本科生李亚东,去年选择休学一年前往非洲,对在非中国企业和中国创业者进行深度调研。此次实践,李亚东参与了肯尼亚的行程。他们开车经过英国人100多年前修建的米轨铁路,紧挨着的则是由中国修建的蒙内铁路。米轨铁路已经老化、基本上不能使用,而旁边的蒙内铁路则焕发着勃勃生机。两条几乎平行的铁路折射出国际格局的变化。

大巴车行驶在内罗毕坑坑洼洼的土路上,支队一行人被晃得有些晕。“‘没办法,我们平常到工地来回就走这种路。等把路修平整了,我们也就离开了。’来自蒙内铁路的国企员工笑着说。”支队里年纪最小的成员余涵这样写道,“他黝黑的肤色诉说着经年累月的风吹日晒,但此刻笑容中的坚定朴实比赤道地带的日光还要耀眼。‘拓荒者’‘开路人’,两个词语在我脑海中浮现。”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来到东非的学生们不约而同地认为,这里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非洲,我们还会再来!”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