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地铁施工余泥将“变废为宝” 市城管委牵线两大央企有效管理余泥,同时推出广州固废交易平台


来源: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讯(记者 罗子杰 通讯员 成广伟) 昨日,市城管委以地铁11号线工程为试点,促成中交公司与中铁公司两家央企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该协议将使地铁11号线施工产生的约2000万立方米余泥渣土变废为宝,得到有效管理。据市城管委介绍,近年来,广州市各种余泥渣土年均排放量已经超过2400万立方米,其中地铁工程排放量比例约占全市的50%,管住地铁项目已经成为规范广州市余泥渣土处置秩序的重中之重。

原标题:地铁施工余泥将“变废为宝” 市城管委牵线两大央企有效管理余泥,同时推出广州固废交易平台

信息时报讯(记者 罗子杰 通讯员 成广伟) 昨日,市城管委以地铁11号线工程为试点,促成中交公司与中铁公司两家央企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该协议将使地铁11号线施工产生的约2000万立方米余泥渣土变废为宝,得到有效管理。据市城管委介绍,近年来,广州市各种余泥渣土年均排放量已经超过2400万立方米,其中地铁工程排放量比例约占全市的50%,管住地铁项目已经成为规范广州市余泥渣土处置秩序的重中之重。

泥浆水偷排影响净水工作

近年来,一些不良施工方为了节约淤泥处理费,常常会将本该运往淤泥处理厂的泥浆,掺水偷排至市区的下水管网中。日前,广州市净水公司对外通报,该公司多家污水处理厂生产线长期受到施工泥浆水偷排冲击,部分时段厂区进水超出设计值25倍。据不完全统计,去年该公司属下污水厂受到进水悬浮物超标共计472次。厂区污水处理能力下降,给厂区净水工作带来巨大影响。

另外,一些余泥运输车在运输途中,为装载更多泥土,常常采取不封闭运载方式,在车斗上形成高高凸起的土包,运输途中经常造成泥土泼撒影响环境。据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广州各种余泥渣土年均排放量超过2400万立方米,而生活垃圾总量才700万立方米,余泥处理已经成了影响广州发展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近160万车次余泥将密闭运输

昨日签约现场,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日前该委得知中铁公司负责的地铁11号线工程项目余泥排放量较大,而中交公司在南沙区横沥镇等有关地块在填海等相关工程上余泥需求量较大后,就主动上门协调,最终促成两家央企达成合作协议,预计能有效满足两个项目余泥的供需平衡。

据介绍,此次合作不仅拓宽了广州市余泥渣土处置利用新渠道,对整个余泥渣土处置行业将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中铁公司现场承诺,本次将要运输的近160万车次余泥运输车,将全部采用密闭式运输。

中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公司在珠三角有许多建设项目需要平整土地,但现有的材料供给难以满足业务需求。碰巧包括广州地铁在内的众多工程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建筑余泥,这种合作不仅解决了项目的材料缺乏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余泥出处的问题。确实属于多赢项目。”

余泥渣土执法巡查系统下月启用

记者从现场获悉,在结合推动企业合作处置余泥渣土的同时,市城管委也在探索信息化管理措施。该委于今年年初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信息系统”开发了“余泥渣土执法巡查信息系统”。目前该系统覆盖了市城管局、11个区城管分局、534个街(镇)执法中队,共开设了4540个用户账号,其中包括全市三级城管部门,共3000多名城管执法队员。该系统手机端APP包括余泥上报、余泥巡查、情况通报三个模块。目前,该系统正在试运行,4月起将在全市范围正式启用。

广州推出固废交易平台

昨日的签约仪式上,广州“固废交易平台”也成立了。

据悉,从前建筑固废常年经由回收商贩、原材料供应商等渠道,采取点对点方式来回收,再造成建筑原材料予以利用处置。该平台成立后,将在建筑固废行业建立一个信息资源收集、咨询服务配套、技术科研推广、行业发展研讨、促进产品交易的平台,预计该平台全面上线后,将不仅提供建筑固废及产品的排放、排放、贮存、流向、利用和处置等数据信息,实现信息发布制度化和信息共享机制,而且建立建筑固废利用技术、产品、市场的信息库和专家管理系统,搭建建筑固废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的成果转化、技术推广、产品展示的服务平台,以促进注册会员用户实现便捷的网上交易,帮助各类废弃物变废为宝。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