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传家》:“大家”“闺秀”这样养成


来源:华西都市报

央视诗词大会节目大火。很多人发现,传统诗词的语言之美、风物之美,是一剂心灵解毒剂。在一个变革迅猛的时代,学会识别并传承时间积淀下来的智慧,是现代人面临的一项挑战。随着生活方式的转换,一个大家族聚居的样貌,越来越消失在历史的深处。但当现代人在都市里的格子间、单元楼里回望时间深处,倍感孤独时刻,会不难发现,附着于传统生活方式的规则、礼仪、精神,犹如时间的琥珀,放射着精神的光芒,值得细细梳理、珍惜和传承。梳理家风,回望家教,其实是对历史的谦卑,对智慧的采撷,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生存关怀。

原标题:《传家》:“大家”“闺秀”这样养成

张家四姐妹

张家四姐妹

央视诗词大会节目大火。很多人发现,传统诗词的语言之美、风物之美,是一剂心灵解毒剂。在一个变革迅猛的时代,学会识别并传承时间积淀下来的智慧,是现代人面临的一项挑战。随着生活方式的转换,一个大家族聚居的样貌,越来越消失在历史的深处。但当现代人在都市里的格子间、单元楼里回望时间深处,倍感孤独时刻,会不难发现,附着于传统生活方式的规则、礼仪、精神,犹如时间的琥珀,放射着精神的光芒,值得细细梳理、珍惜和传承。梳理家风,回望家教,其实是对历史的谦卑,对智慧的采撷,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生存关怀。

《传家》

一个名门闺秀的齐家心语

打捞中华传统生活之美

当有人感慨如今“越来越没有年味了”,提醒我们反思:什么是“年味”?年味其实就是对生活细节的尊重,对仪式感的在乎。当年节的种种仪式因为效率、时间的原因被抛弃,“年的味道”自然也就无迹可寻。

一个人对味道的记忆,是潜藏在一个人内心深处最强大的力量。仅仅是说“米”饭,从蛋炒饭、腊味饭,到糯米饭、卤肉饭,再广及到粽子、粢饭、酒酿、米糕等不同变种,然后还有用米制作的零食,比如米果、米粩、爆米花……每一种的背后,都是一个美食世界。在传统民居建筑上,美丽的雕花。日常器物并不仅仅是作为实用而存在,其视觉上的形状、色彩,都参与构成了日常生活的审美结构。童年的玩伴在大雪中奔跑,各自挑着形状各异的花灯……人们对“年味”变淡的怅然,与骨子里对传统生活悠长滋味的怀念分不开。

作为中国人,骨血中早已经留存下了文化、传统的记忆。很多人看到《传家》这套图文集,都表示自己“深深感动”,“原来我们曾经有这么美的生活形式。”现代人追寻历史的痕迹,往往首选博物馆,但其实我们的精致生活并不只留存于博物馆,日常生活细节也是美的活的载体。

《传家》一套四册,春、夏、秋、冬,每季各自独立一部,内容都以“气氛生活”、“岁时节庆”、“以食为天”、“匠心手艺”、“齐家心语”、“生活札记”六个单元。深入挖掘传统中国人的家庭生活,展现日常生活的文化精粹。身为该套书编著者的任祥,是一个传统大家族的女儿,她也以女儿、妻子、母亲的三重身份,核心展示家庭的价值与传统的生活。

“以食为天”部分,任祥延请数十位专家、名厨、美食评论家做顾问,分册重点介绍了中华传统的米、面、素食和肉禽文化,佐以茶、酒、冰品、蜜饯、腌制物、大闸蟹、火锅、糖果为点缀,分析食材、列举做法,配合大量实例照片详解,生动还原了中国食文化的方方面面。

“秋”册山珍部分,亲身验证香菇种法,入林实践野菌采摘,还在折页中安插了四页具体实用的食用菌类大百科——总计四十四种不同菌类,每样都单独拍照、收纳在百科之中。

作者亦在书中穿插大量私语散文,对家族往事、人生四季之感怀。任祥作为二十世纪中期生人,长在台湾,其父任显群为政要人士,母亲顾正秋,是当年红极一时的名伶青衣,丈夫姚仁喜,则是台湾地区著名建筑设计师。在这样一个名人环绕、阅历甚广的家庭中,任祥时常因感受中西新旧文化的激荡、中华传统受到冲击而坐立难安,因而她起心动念编著《传家》。

闺秀不在锦衣玉食

一脉斯文流百年

《流动的斯文──合肥张家记事》

近代中国,才女辈出,但像合肥九如巷张家四姐妹,元和、允和、兆和、充和。个个都才情动人,仍是十分稀罕。张家大树上的四朵娇艳的小花,让当时中国众多的青年才俊拜倒,顾传玠、周有光、沈从文、傅汉思、卞之琳都在其中,他们或成佳偶或苦守一生。

女子的才情,除了与天赋有关,更是与其家庭培养分不开。张家妈妈是扬州陆家最受宠的嫡亲女陆英,陆英是宝钗式的大家闺秀。在嫁入张家的十年里,她一手操持这个庞大的家族,生活的琐碎被她处理得安稳妥当。在陆英怀着第九个孩子的时候,张家举家迁至苏州寿宁弄,这里一派传统苏式园林景象,诗情画意中,又给了每个孩子独立的学习空间。在这里,高雅的种子生根发芽。

四女充和所受的教育,代表了最典型的江南大户人家教养女儿的方式。充和一出生就被叔祖母收养,叔祖母是李鸿章的侄女,也是名门闺秀。叔祖母为充和延师,都是不惜重金请的当时名士,所以无论书法还是经史,充和身上都是一派古韵。姐妹们之间的游戏,多半是吟诗作对、同台唱曲,四姐妹个个都是昆曲的高手。直到晚年相见,姐妹们对宫商角徵仍是信手拈来。

1986年,78岁的元和与71岁的充和在北京同台献唱《牡丹亭》,以纪念汤显祖诞辰。元和演柳梦梅,充和扮杜丽娘。戏装上身,淡妆描摹,水袖轻舞,余音袅袅。台下一位日本观众泪眼氤氲——这是大家闺秀演绎大家闺秀。张家还自行创刊家庭杂志《水》,家庭成员自行传阅。文雅精神,可见一斑。

在张家四姐妹身上,成就闺秀的是则是良好的教育——是因为教育成就了她们富有魅力的良善人格。当物质生活条件发生巨变,娇女也要做担柴妇。比如在抗战期间,为了养活一家老小,张兆和去教书、译稿补贴家用,用罐头壳蒸鸡蛋羹,自己养鸡、酿米酒。长子龙朱说:“现在人们都说妈妈是名门闺秀,可是我似乎从来没见过她‘纤纤素手’,我记忆中印象最多的却是冬天贴满橡皮膏药的手指,比手指粗大得多的指关节。”张允和的孙女周和庆,谈整理元和遗物的情景时说“大姨奶奶把自己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其中许多衣服已经穿得像蝉翼一样薄。节俭大概是这些‘大家闺秀’的基因之一吧。”董桥说:“张家四姐妹是当代中国大家闺秀的典范,境遇也许各异,吉凶祸福中流露的却始终是书香门第贞静的教养。”《流动的斯文》作者奔访经年,探寻张氏大族文化之根基,最终总结道“张家的文化说到底就是‘水’的文化,那一脉流动百年的,不是别的,就是斯文。”

一个父亲在书信里

构建一个灵魂的课堂

《傅雷家书》新版

1981年,傅雷同儿子傅聪之间的书信集,由次子傅敏编辑出版,长盛不衰。这些家书,早已经成为大众阅读的文学经典。2016年,傅雷夫妇逝世50周年之际,译林出版社重新编辑《傅雷家书》,首次收录了儿子傅聪的回信。父子对话,更有非同一般的力量。有助于让读者对严父傅雷的严苛有所理解,更多了解他温情的一面。

当下,很多家庭都在孩子的艺术培养上费尽心力。傅雷对儿子傅聪音乐才华的呵护,教导,令人深有感喟。作为父亲的傅雷,在思想上、学术上、生活上、行为上以心血浇灌新的艺术生命。他将自己对于艺术的爱、对于家庭的爱,以及对于儿子的爱灌注在对儿子的培养中。“我爱你,正因为我爱一切的才华,爱一切的艺术品,所以我也把你当成一般才华(离开骨肉关系),当做一般珍贵的艺术品而爱你。”

在为期十二年、共数百封的父子通信中,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闲谈),而是有好几种的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态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教子之道,如切如磋,声声含情,句句明德。这位父亲,简直是用书信,自己的儿子构建一个成长的灵魂课堂。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实习生侯晨曦

《傅雷家书》节选

“慢慢地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去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在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去分析前因后果,作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

“感情的美近于火焰的美、浪涛的美、疾风暴雨之美,或是风和日暖、鸟语花香之美;理性的美却近于钻石的闪光、星星的闪光,近于雕刻精工的美,完满无疵的美,也就是智慧之美!情感与理智平衡所以最美,因为是最上乘的人生哲学、生活艺术。”

“坚持真理的时候必须注意讲话的方式、态度、语气、声调。要做到越有理由,态度越缓和,声音越柔和。坚持真理原是一件艰巨的斗争,也是教育工作;需要好的方法、方式、手段,还有是耐性。万万不能动火,令人误会。”

/延伸阅读/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著)

在传统的家书经典中,《曾国藩家书》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以毁誉参半的领袖者形象,带领腐朽堕落的清王朝开启了“同治中兴”。出身普通的曾国藩如何踏入清廷,位及权臣?曾国藩一生戎马倥偬,但对子女、家族后人的教育却从不懈怠。在这本写给兄弟子侄《曾国藩家书》里,涵盖了齐家教育之术、为人处世之道、修身立德之诀等等。他从精神与格物致知多上面来规劝兄弟子侄,也提醒自己。在《曾国藩家书》中,曾国藩提出做人要“谦卑审慎”,治学上则要“进德修业”,在当下依然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杂记赵家》

(杨步伟著)

杨步伟是一代语言学大家赵元任之妻,本人是一位医学博士。在胡适鼓励之下,杨步伟撰写《一个女人的自传》和《杂记赵家》,记录两代知识人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生动的记录。杨步伟以自家生活为主要部分,夫妇二人结交众多著名学者,书中不乏关于这些人的趣闻轶事:陈寅恪和俞大维在留德期间专心治学,就像“宁国府门口的一对石狮子,最干净”;刘半农经过六个小时的魔鬼考试,终于拿到博士学位;金岳霖因为母鸡“难产”,打电话急请杨步伟帮忙……这些讲述由一个家庭出发,编织了一个庞大的知识分子之间的关系网络。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里,治学环境艰苦。让我们从侧面看到了这些文学大家,安于乱世潜心学术,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岭南家训》

(顾作义著)

岭南自来多大家族,而要管理一个庞大的家族,必然需要条例与规范。《岭南家训》一书总共收录了赵、张、李、王、吴等广东115个主要姓氏的优秀家训。这些家训既有古代传承,也有当代新立;既有往圣所撰,也有今贤所拟,岭南地区古往今来的姓氏家训文化都在这部作品当中得到了彰显。

书中有“忠信为立身之本,人不忠信则事皆无实,为恶则易,为善则难”的处世之道;有“务孝悌为先,务长幼有序,务和睦乡党,务勤俭持家”的持家之本;有“积德之事,何日可为?惟于不富不贵之时,能力行善,此其事为尤难,其功为尤倍也”的引人向善之情;还有“宁可人穷,不可志穷”的规劝。虽是家族训,终归切己身,家训只是作为一个条例存在,重要的是将这些文字内化于心,使其能够彰显在行为之中。

《我们仨》

(杨绛著)

2016年杨绛先生仙逝,无数读者再次拾起这本温暖的小册子。“我们仨”中“打扫现场”的杨绛先生,在书中平静叙述他们三人相守相伴又相失的生命历程。她小心翼翼将心灵的抽屉打开,将这一颗颗记忆之珠打磨。每一小小的细节,每一处小小的回忆,我们都能看到三人的幽默、乐观与爱。书中记录的一段母子之间的温情故事让人印象深刻。“那天下大雪。傍晚阿瑗对我说:‘妈妈,该撮煤了。煤球里的猫屎我都抠干净了。’她知道我决不会让她撮煤。所以她背着我一人在雪地里先把白雪覆盖下的猫屎抠除干净,她知道妈妈怕摸猫屎。”年近六十岁钱瑗患病不能起床时,她写给父母的书信中仍不乏幽默的玩笑和温暖的昵称,这是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明明是如此温暖的场景,但是我们读着不觉已然涕泪满面。因为我们只能如同隔着玻璃罩一般远远地观看,唏嘘不已却无法走进这个世界。

《先生》

(《先生》编写组)

“先生”,是一个称谓,也是一种修为,一种精神。

在中国近代史上,能称得上“先生”的人有不少。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陈寅恪。这些先生个个学贯中西,不仅有深厚的国学根基,又对西方的民主科学感同身受;他们生于乱世,颠沛流离于战火,却不求苟全性命、不求闻达,为国传承与担当;像庇护小鸡的母鸡般,以弱身御强世;对学生后辈教之导之帮之扶之惜之爱之,毫不吝啬提供经世学问之坐标以及人格营养,示范风骨与风度,为后辈的成长和民族的兴盛赢得时间、空间。他们既清贫又富有,不仅有激情,还有理性;他们不断张扬民主、科学,并点滴努力推动着国家的进步。在波澜壮阔的时代,烽火连天的年代,在南渡北归里,他们宛如一座座灯塔,各自照亮一方山河。书中收录的文章,有“先生”们传奇的性格性情、命运经历、学术作为,也有他们的善良、无奈、焦虑和欢喜。掩卷之际,不难想起千年前范仲淹长叹:“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实习生侯晨曦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