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读点|他终于靠拆迁成了城里人 却永远失去了自己的根


来源:齐鲁壹点

老方虽说成了济南这个城市的“新市民”、“拆一代”,他的儿子被冠以“拆二代”,但他们都失去了土地的根,从此,也只好移根换叶。

原标题:读点|他终于靠拆迁成了城里人 却永远失去了自己的根

读点|他终于靠拆迁成了城里人 却永远失去了自己的根

02-19 17:54

老方虽说成了济南这个城市的“新市民”、“拆一代”,他的儿子被冠以“拆二代”,但他们都失去了土地的根,从此,也只好移根换叶。

那种锅里煮饭、灶眼添柴的红火热闹,老方只能在记忆中慢慢追寻,就像他努力要找回土地的根。

文|酒窝

我第一次跟老方打交道就感觉这人特有个性。

40吨一车煤炭,卸炭费200元,他执意独自包揽,绝不找搭档。

我说:“何苦呢?多个帮手早点干完,你也轻松。”

“那可不成,这活最容易偷懒,多一铁锹少一铁锹,没个数。”

老方摆出一副决不妥协的架势。

我知道,卸炭工很难找,壮小伙都不愿干这活,嫌脏,尽管老方已属“高龄”,但他仍是一块“香饽饽”。

老方五十出头,中等个子,五官很精神,做卖苦力的短工。

他的电动车车筐里常年放着一个帆布包,里面有一身粗布工作服,一个被茶渍浸染得看不出原色的塑料水杯,还有一个大口罩,专为卸炭或搬运化肥、水泥时准备的。

起初,我以为老方是生活所迫,后来才得知他并不缺钱,他就是活着不踏实……

十年前的春天,老方一夜之间成为“土豪”——按照村里的拆迁补偿,他们一家三口一次性得到35万元现金和一套120平方米的安置房,而且,等到60岁以后,每月能领300元的养老金。

老方实现了他向往了几十年的城里人的“乌托邦”梦想。

不过,老方也有遗憾,“若不是‘只生一个好’,我还能多分到钱和更大的房子。”

一说到这,老方必须得搬出同村的周河举例证明。

周河家兄弟多、负担重,典型的家徒壁立,拆迁补偿后,可谓否极泰来,成了村里的百万“巨富”。

老方羡慕嫉妒的表情,恨不能自己立马变成周河。

老方顶着“新市民”的身份,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然而,城市的色调是繁华的鲜亮,而老方总是灰色调的,与其格格不入。

无地可种的老方开始做各种短工,几乎每天都是满身脏兮兮、风尘仆仆地走进写有洋名的小区,尤其是在夜晚霓虹灯的映衬下,老方常常觉得这身行头真给小区丢脸。

小区是城市特有的叫法,清爽洁净,而老方感觉自己就像突兀闯入别人家豪华的客厅,不礼貌且拘谨。

老方见了土地最亲,在上面撒上种子就能养育出蓬勃的生命。

老方也学城里人,去早市买回大小不一的花盆,种上小葱、韭菜、青蒜苗。精巧的花盆只能做阳台上的点缀,哪能和老院子里的石榴、香椿、山楂树相提并论?

老方还想种些大白菜、青萝卜、玉米,可惜找不到一望无垠的土地。

住进楼房后,老方顿感人情味的淡薄。

老方对门住的是他的发小,但他不好意思去敲那扇坚硬厚实的防盗门,冒昧打扰人家的幽静。

这可不像从前串门,抬起屁股,往炕头上一坐,再脱掉鞋,盘起腿,男人们围着炕桌侃大山、痛饮干杯,女主人在灶台前舞弄锅铲,煎炒烹炸。

那种锅里煮饭、灶眼添柴的红火热闹,老方只能在记忆中慢慢追寻,就像他努力要找回土地的根。

想当年,老方是村里出了名的种庄稼的好把式,可惜做了城市人,这门手艺也就再无用武之地了。

找工作时,老方傻眼了,没学历,没技能,年龄也不占优势。所幸,庄户人家并不缺力气。

老方不懂投资,更不会靠钱生钱,只能集腋成裘,存折上新增近的每个数字,都来自于他栉风沐雨的劳作。

当然了,老方的赚钱方式得先有硬件——身体好。

老方时常感叹:城里的生活看似便利,可买个馒头都需要钱,不像农村,种什么吃什么。

“这世上将马厩改造成车库的人多如牛毛,而将车库改造成马厩的,恐怕只有我一个。”这是《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汤姆·布坎农的一句话。如果让老方做出类似此番话的壮举,他是否愿意?

现如今,城里人喜欢去乡村欣赏鸡鸣犬叫的农家乐,喜欢去阡陌纵横的田园采摘天然蔬果,大家趋之若鹜的返璞归真与老方从前的庄户生活又是何其相似!

土地是农民的根,就像老方和他的父辈们皆属于“播植耕稼者”,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是他们亘古不变的生存模式。

随着农村的与时俱进、与都市的快速接轨,老方虽说成了济南这个城市的“新市民”、“拆一代”,他的儿子被冠以“拆二代”,但他们都失去了土地的根,从此,也只好移根换叶。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