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央行六年来首次给信贷踩刹车透出哪些信号?
2017年01月25日 11:04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月25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昨天下午,央行宣布开展一年期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利率3.1%,较上次操作提高10基点。这是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历史上首次上调利率,虽然不是直接“加息”,但这是政策利率近六年来首次上调。2012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国基准利率进入下行通道,直至2015年10月2日最后一次降息。过去央行一直“踩油门”,这次六年来首次“踩刹车”。
原标题:专家解读:央行六年来首次给信贷踩刹车透出哪些信号?
央广网北京1月25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昨天下午,央行宣布开展一年期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利率3.1%,较上次操作提高10基点。这是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历史上首次上调利率,虽然不是直接“加息”,但这是政策利率近六年来首次上调。2012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国基准利率进入下行通道,直至2015年10月2日最后一次降息。过去央行一直“踩油门”,这次六年来首次“踩刹车”。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完成,存贷款基准利率限制取消,作为政策基准利率的作用减弱,未来需要找到新的政策基准利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正逐渐成为政策目标利率。央行提高中期借贷便利利率,是向市场表明维持货币政策取向的态度。
我国经济复苏“迎暖春”,为政策利率上调“踩刹车”提供条件;目前市场短期利率保持高位,政策利率顺势上升;去杠杆和控制地产泡沫有必要引导利率适当上行;国际上美联储鹰派依旧,中美利差面临挑战,美联储今年尚未启动新的加息,而近期美元走弱,人民币汇率也相应走稳的情况下,央行释放了货币信号,来对金融进行调控。
这个“踩刹车”是不是等同于加息?它对信贷增量和金融杠杆有什么影响?
关于这个话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做出了点评。
赵锡军:“央行六年来首次提高中期借贷便利的利率,确实是给出了一个信号,但也是利率市场化以后对新政策机制的应用。
以前,央行加息传统上就是直接对商业银行收入存款和给企业发放贷款的利率进行调整、提高,但这一次跟传统的做法不太一样。调整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实际上不是直接调整给银行客户或是给存款人的利率,而是对商业银行本身的资金来源的利率进行调整,对象是不一样的。但从结果来看,对市场、对银行来讲,新的来源利率是有所提高了。
这有两个方面的背景,一是我国从去年第四季度经济逐步走稳,从物价走势来看PPI等陆续开始走高;另外,在国际上,美国进入加息通道,预期今年可能还要加息。
同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1月份通常是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最多的一个月,一般从业务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每年1月份都要放出大量的贷款,对商业银行来讲,放贷款就意味着其资金来源会受到压力。央行通过提高资金的成本,对冲消商业银行大量的信贷增长是有一定作用的,同时也有利于去杠杆、减少市场泡沫等,对稳定市场流动性也有积极的作用。”
经济之声:央行的取向基本有三个方向,一是准备金率,二是刚才谈到的法定存贷款基准利率,三是中期借贷便利。眼下这三个操作方向中的哪一个更具有市场意义?
赵锡军:“如果大家关注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变化,可以发现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以前经常有的直接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这种做法慢慢地可能就不存在了,因为由商业银行自己来定利率了。以前用得比较多的存款准备金率这种数量型的政策工具也会陆续减少,将来更多的是通过公开像操作或者类似于以MLF这种政策性工具的利率来引导了。”
经济之声:那这一次的10个基点的小加息,能不能定义为货币政策从紧的标志性拐点?
赵锡军:“其中有目前1月份应对商业银行信贷增加的对冲的临时作用,同时也有相对比较长期的国际国内经济背景变化和价格走势变化的因素,现在还不能确定这一定是拐点,央行这一举动兼顾了长期、短期的因素。”
经济之声:前两天刚刚有一次限时、限量的降准,而现在又有一次特别幅度的中期借贷便利的加息,一个是临时性的松,一个是一年期的中期借贷便利的紧,怎么来理解央行的目的?
赵锡军:“现在总的经济工作要求是‘稳中求进’,央行的调整与此有密切联系。在这个背景之下,央行今年还是以相对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目标,要保持稳健中性的做法。中性意味着市场自身有扩张性冲动时,央行就要有一定的政策工具进行约束和应对。在目前的情况下,1月份应对的就是市场大量信贷的习惯性做法。”
经济之声:从几个角度,债券、股市还有大宗商品来谈一下影响,是不是很清晰的利空?
赵锡军:“对所有金融资产市场来讲,价格可能都会受一定的影响,利空的影响,因为资金的成本在上升。但这跟原来对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的实际提高是不一样的,因为操作MLF时,并不是所有的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都会受到影响。只是从央行进行再融资的这些金融机构受了一定的影响,其他方面的资金来源可能不受影响。所以,影响是局部的,程度是有限的。”
经济之声:一般的加息会被理解为对银行是利好的,这一次能理解为对银行是有限利空的吗?
赵锡军:“这一次的加息实际上是利率市场化以后政策工具的重新定位和使用。对银行来讲,第一,它要明白将来货币政策不是直接去调节放贷款、吸收存款的利率了,而是通过其向中央银行再贷款的利率来引导了,传导机制变化了。第二,跟存贷款利率调整不一样,这次只是银行从央行借钱的利率发生了变化,而它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利率是自己来定的,如果目前资金不是特别紧张,可以不改变,如果资金紧张可能会调整存贷款利率。所以,自主权是由央行放给商业银行自己了,这是对利率改变机制的调整,商业银行自己要考虑自己的情况了。”
经济之声:关于中期借贷便利的量,一共是2455亿,其中6个月期是1385亿,一年期是1070亿,这个量有没有应对外汇占款下降的目的?2016年中期借贷便利大概是2.8万亿,外汇占款的流出是2.9亿至3万亿,基本上是吻合和对冲的。央行这种操作的目的是不是应对外汇展宽的影响?
赵锡军:“从1月份的情况来看,可见跨境资本流动的变化,通过规范跨境资本的流动可以使得资本流动逐步地趋于稳定。所以,是有一些跨境资金流动方面的考虑的,但不完全是为了应对外汇占款。更多的还是从国内资金供求的角度,特别是从商业银行体系资金供求的角度来考虑进行这样的引导和约束。”
经济之声:是不是补充外汇占款下降造成的基础货币投放量减少的影响?
赵锡军:“有这方面的考虑,但更多的是要约束商业银行1月份信贷放量。”
经济之声:更重要的是大家更关心的趋势问题。这种利率政策、货币政策的趋势,从这个始点开始往2017年展望,该怎么看?
赵锡军:“从今年这次调整来看,2017年货币政策有两个方面要关注。一是货币政策工具将来更多的不是数量型的而是价格型的,传导工具要发生变化。同时,在价格型工具的使用上,不是直接去调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更多的是政策型的操作像MLF这样的政策型利率。二是从货币政策松紧程度来看,中性的特点在调整中可以体现出来,跟以往的灵活性增加不一样,中性意味着政策的保守性可能会强一些。”
经济之声:关于节点性的扰动,美联储今年明显会有三次加息预期,另外,要应对美联储加息影响,应对中美利差缩短的影响,在遇到美联储加息的时候,有没有可能再提出真正的基准利率上调的方法来控制利差?
赵锡军:“从美联储去年年底的这次加息来看,当时美联储的公告里确实有强烈的预期表明2017年还要加三次,但预期能否实现还要看2017年美国经济的走势。目前,不能肯定这三次加息的预期都能够实现,只是形成了预期。但这个预期会给美元走势上升带来一定的推动作用。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全球各个国家可能在货币政策方面都要有一定的回应。从这个人民币走势来看,我们也要有一定的回应,但跟传统做法可能有所差异,就是不完全通过传统的加息手段来应对,还是采取利率传导机制的措施。另外,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可能还有一些别的办法,目前还有惯例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个惯例就意味着可以直接在外汇市场上也进行一些干预和操作。
关键词:央行;六年;信贷
借MLF“加息” 央行花式调控
节前最后两周,央行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轮番上阵,应对市场资金面紧张状况。上周五,央行宣布通过“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为在现金投放中占比高的几家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临时流动性支持。
2017-01-25 09:15:00
央行启用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 释放资金约6000亿元
央行即宣布,启用“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向特定大型银行提供了28天期的流动性。
2017-01-21 08:40:00
央行通过“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 期限28天
央行通过“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为几家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临时流动性支持。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视频
-
李咏珍贵私人照曝光:24岁结婚照甜蜜青涩
播放数: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岁,三版“小龙女”李若彤刘亦菲陈妍希悼念
播放数:3277
-
章泽天棒球写真旧照曝光 穿清华校服肤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数:143449
-
老年痴呆男子走失10天 在离家1公里工地与工人同住
播放数:16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