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大美武术 中华心拳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天津1月20日电 (王文明) 探究中国传统武术,发现其起源几乎是与早期人类的出现同时并存的。那时的人类需要生存而搏击,为了扩张而战斗,逐渐形成早期的武术形态。据《龙鱼河图》及《轩辕黄帝传》记载:蚩尤铜头铁额,则角觝之法始于蚩尤;《国技论略》记载:摔角其法,源出角觝。角觝一词来源于"以角抵人",是一种类似现在摔跤、相扑一类的两两较力的活动。角抵最初是一种作战技能,后来成为训练兵士的方法,又演变为民间竞技活动。这也许就是早期的武术形态吧,也是基于生存防护及竞技搏击的需要而存在的武术雏形。

原标题:大美武术 中华心拳

张鸿骏中华心拳养生拳站桩姿势

张鸿骏中华心拳养生拳站桩姿势

人民网天津1月20日电 (王文明) 探究中国传统武术,发现其起源几乎是与早期人类的出现同时并存的。那时的人类需要生存而搏击,为了扩张而战斗,逐渐形成早期的武术形态。据《龙鱼河图》及《轩辕黄帝传》记载:蚩尤铜头铁额,则角觝之法始于蚩尤;《国技论略》记载:摔角其法,源出角觝。角觝一词来源于"以角抵人",是一种类似现在摔跤、相扑一类的两两较力的活动。角抵最初是一种作战技能,后来成为训练兵士的方法,又演变为民间竞技活动。这也许就是早期的武术形态吧,也是基于生存防护及竞技搏击的需要而存在的武术雏形。

中华心拳现场展演

中华心拳现场展演

史载夏朝后羿以擅长射箭闻名,说明当时射箭是一项重要的武术技术,“二里头文化”出土的文物青铜冶铸的“戈”等兵器显示,说明在夏时期就具备金属冶炼及持兵器搏击的武术技能,而在夏之前的类似“戈”之形的器械也许是由石头或树枝所制成,作为防御和搏击技能并在历朝历代的军事战斗中得以广泛使用。而真正形成功能化、系统化、专业化的武术形态,却是在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化的官府宅院及江湖乡里,或因保家护院,或因强身健体,才逐渐形成有套路、有功法、有流派与门派的武术分类,其中一些优秀的武术种类就是这样经过几千年甚至更长时期的沿袭传承、智慧沉淀与历史演化,才得以成熟发展,以致发扬光大。

张鸿骏中华心拳技击拳站桩姿势

张鸿骏中华心拳技击拳站桩姿势

所以,传统武术在中国,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武术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倍受中国古代哲学、医学、美学、自然科学、民俗学、地理学等方面的浸润与影响,逐渐形成了风格各异的练功方法、运动形式与拳法流派。可以说,中国武术是历史久远,文化灿烂。

及至今日,中国传统武术因文明而生,随时代而兴,广受社会关注与推崇,拳种繁荣,流派纷呈,传承发展,灿若晨星。而其中有一颗格外耀眼之星,那便是大美武术——中华心拳。

何为中华心拳?中华心拳是心拳、合气健身操、龟鹤拳、游身推手、武韵养生拳、武舞归真拳等拳操的总称,源于儒释道及诸多拳法流派的精华思想,有“诚心守仁”、“诚心行义”、“诚心修身”、“练气修心”、“修真养性”、“万法归心”之意。中华心拳历经武学到心学、武术到武舞、武舞到心拳的演化集结过程,集养心之德、健身之形、武舞之美于一拳。

中华心拳创始人为国家武术散打队原教练、天津武警散打队总教练、天津公安防暴总队散打总教练、武术八段、国际级裁判、知名健身养生专家张鸿骏先生。

恩师韩慕侠师弟赵道新(前)、后为张鸿骏

恩师韩慕侠师弟赵道新(前)、后为张鸿骏

生于1953年10月的张鸿骏先生,与其胞弟张鸿骠先生被誉为"津门武林二张",国家体委原副主任荣高棠还专门为此题词勉励。张氏兄弟二人都毕业于天津体育学院武术专业,均为著名武术大家。年少时,二张先后拜得一代宗师韩慕侠的师弟“心会掌”的创始人赵道新、“螺旋拳”的创始人裘稚和、意拳大师张恩桐与姚宗勋以及格斗名家马庸等武术名家门下为师,精心练习过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意拳、心会掌、螺旋拳等多种流派传统武术,打下了扎实的武功基础。

韩慕侠的师弟“心会掌”的创始人赵道新(中)、意拳大师姚宗勋(右)、李文涛(左)

韩慕侠的师弟“心会掌”的创始人赵道新(中)、意拳大师姚宗勋(右)、李文涛(左)

1979年中国开始散打试验比赛,张氏兄弟又开始专攻散打。由于习武十几年,内功深厚,尤以张鸿骏的重拳名震武坛,自1979年至1985年,在武术散打和太极推手试验阶段均获冠军。

中华心拳之龟鹤拳养生操,在2005年8月8日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优秀全民健身项目一等奖”并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印刷出版发行。2006年10月龟鹤拳养生操及游身推手荣获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节集体项目比赛金奖。张鸿骏先生率天津武警散打队在1999年至2001年连续三年荣获全国武警散打比赛团体冠军。在著名导演徐克先生亲自导演的《散打王》电影里,张鸿骏先生被徐克钦点饰演铁教练角色。

恩师意拳大师张恩桐(前排),后排右一为张鸿骏

恩师意拳大师张恩桐(前排),后排右一为张鸿骏

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杰出代表、国际武术交流的友好使者,2001年,张鸿骏先生受到香港商会会长、香港武术协会主席霍震寰之邀前往香港讲学,与香港及国际武术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武术与武学交流。之后,还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派往东南亚多个国家,担任所在国的国家队和防暴队的教练。

张鸿骏先生倾毕生之心血致力于中华武术武学的传承与发展,矢志不渝,亲力亲为,长期从事教学研究与武学实践。多年来,他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武术散手、推手、运动员,并在各种国际、国内赛事中,荣获金牌无数,战绩显赫。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张鸿骏先生数十年如一日,常练不辍,励精图治,笃行致远,潜心演练与研习中国传统武术功法,精读传统武学典籍及国学经典,结合自身所学的八卦掌、形意拳、太极拳、心会掌、意拳、螺旋拳等多种武术流派的拳学精华,独家创编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拳法——中华心拳(简称“心拳”)。

武术形意、八卦拳名家,号称“闪电手”的张占魁字兆东(前排),后排中为韩慕侠的师弟“心会掌”的创始人赵道新,后排左为“螺旋拳”的创始人裘稚和,后排右为张兆东长子张远斋。

武术形意、八卦拳名家,号称“闪电手”的张占魁字兆东(前排),后排中为韩慕侠的师弟“心会掌”的创始人赵道新,后排左为“螺旋拳”的创始人裘稚和,后排右为张兆东长子张远斋。

中华心拳的武术套路特点是,在技术上将内在精气神与外部形体动作紧密相合,讲究“形、意、神”的完美结合、统摄一气、归于一心;追求“心动形随”、“形断意连”、“意尽气生”、“气合神出”的功法变化达于锻炼身心之目的,真正有助于修心养性、强身健体与延年益寿;更有助于自身大气魄、大胸怀、大格局与“浩然之气”的养成。

中华心拳属于上乘功法,倡导“吾道一以贯之”之精神,总拳法及分拳法在设计上注重科学规范,动作招式要领完全符合人体生理学、运动学与养生学,功法独特,形式优美,武舞并蒂,常练常新,其一招一式蕴藏大美内涵,又不乏实战技击功效,具有“修心调气、养元归真”之明显效果。

凝神静气,每每习之,陶然其间,欢畅淋漓,一呼一吸之间,一开一合之中, 吐故纳新,身心愉悦,豁然释怀,妙不可言……。

中华心拳,身心双修!

中华心拳,拳心永随!

中华心拳,雄哉!壮哉!

中华心拳,美哉!悠哉!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