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回家过年吧,家人们都在等你


来源:重庆晨报

“明年不出去了。”李大姐说,在云南十多年,今年终于回家过年了。为了让自己坚定意志,她把在云南家中的东西都收拾妥帖,连菜油都带回了璧山。

原标题:回家过年吧,家人们都在等你

说到女儿魏大哥开心地笑了。

李大姐准备叫一辆车。

老杨留下的背影。

带上满满的特产给女儿。

1月13日,2017年春运拉开序幕。年关近,背着重重行李的人们赶着回家。

截至16日下午3点,重庆长运璧山汽车总站共输出乘客12000多名,春运开始四天,与平时旅客量相比略有上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0%左右。重庆长运璧山汽车总站客运科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爱上璧山,选择留在璧山过年。

把行李放进后备厢,魏大哥急匆匆地坐上了开往大足的客车。车上人还不多,但魏大哥还是忍不住问了问客车司机,“师傅,这车什么时候出发?”

得知还有半个小时,魏大哥又掏出电话,说了几句,脸上终于露出开心的笑容。

这通电话,魏大哥是打给她的女儿的。他说,无论如何,他都要赶在17号之前回家参加孩子的班会。

魏大哥是大足人,在璧山一皮鞋厂上班,在这里工作了两三年的时间,虽然距离大足不算远,但魏大哥也只回过两三次家。

说起家中事,魏大哥有些落寞。他说,虽然两地相隔只有两三个小时的车程,但一年在家陪伴家人的时间还是太少,尤其是小女儿,今年上六年级了,正是学习紧张的时候,他希望能多点时间回家。

这一年,虽然工厂的效益不太好,但魏大哥还是省下几万元。他说,这笔钱除了留给女儿当学费,他还打算带家人到周边游玩一番。

“离过年还有十天左右的时间,出去耍一圈还来得及。”魏大哥说,他没有打算走远,就带着家人去仙女山玩一趟就差不多了。

“还是明天先看看她的成绩再说。”说到这里,魏大哥有些自得的笑了,虽然没有时间辅导女儿功课,但魏大哥很骄傲女儿的成绩一直保持在班里前几名。魏大哥想的是,如果女儿这次成绩能够保持的话,除了带家人旅游,他还打算给女儿一个特别的奖励。

至于是什么奖励呢,魏大哥说其实他也没有想好,要看看女儿的需求,再给她一个惊喜。

当天16点整,璧山开往大足的客车终于驶出,魏大哥望着车窗外,笑了。

归乡 回璧山还是家乡话最亲切

从重庆到璧山的汽车下来,李大姐忙着去后备厢把几大包行李搬出来,除了一些年货外,她的手里还提了一桶菜油。

经过三四十个小时的颠簸,李大姐终于从云南回到璧山。背上行李,她望了望璧山的天空,露出笑容。

“明年不出去了。”李大姐说,在云南十多年,今年终于回家过年了。为了让自己坚定意志,她把在云南家中的东西都收拾妥帖,连菜油都带回了璧山。

在云南做小生意十多年,虽然也挣了不少钱,但李大姐说,她还是觉得老家璧山更好。“再干好多年还不是要回来。”李大姐也许说不出叶落归根的话,但十多年的异乡生活还是没能改变她的乡音,她说她学不会云南话,还是家乡话最亲切。

“明年就在家做点小生意。”李大姐顿了顿说,照顾小孙子也行。这些年忙着在外奔波,儿子已经成家立业,还有了两个孩子,也该享受天伦之乐了。

现在,李大姐也学会了玩手机,还在网上直接叫了一辆回老家的车。“坐了三十多个小时的车,实在太累了。”从车站出来,李大姐说,现在网络发达,她也跟着学习学习。

牵挂 能陪伴父母的时日并不多

17日一大早,从901路公交车下来,老杨就背着两个大行囊朝北门车站走去。

其实,老杨还没有吃早饭,但他已经等不及了,他说他要赶快回家。

老杨家住正兴,平日里在重庆一工地干活。16日,工地停工,老杨才有了机会回家。

老杨步履匆匆,他说,能早一点见到家人就好,家里还有老人,他们等了自己一年,他只想快点回家。老杨没有说出口的是老人已经老去,他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的时间可以相伴。

“正月十几就要出门了。”老杨给自己算了算,回家后即便所有的时间都和家人在一起,也只有20天左右。但父母都老了,自己还能陪多少年,老杨不知道,他所能做的就是尽早赶回家中,争取多一秒的时间和家人相伴。

老杨把背影留给了记者,在朝阳中,这个背影匆匆,却也温暖。

陪伴 孩子在哪儿,家就在哪儿

到璧山站的车稳稳停进站台,张大爷和老伴走在旅客的最后,两人从后备厢拿出行李没有直接背上,而是有些陌生地抬头看了看天空。

两人对璧山有些陌生,因为他们也只来过两三次。但这次,他们准备在这里过年。

张大爷和老伴是开州人,这次来璧山,是因为女儿在璧山成家了。因为工作原因回不去,所以二老想来陪女儿一起过年。

两位老人带了五六个口袋,张大爷说,里面有女儿爱吃的香肠、腊肉,还有家乡的柚子。

16日一大早,张大爷和老伴就起床了,背着几个大袋子从开州到重庆,又从重庆到璧山。这一路辗转,两位老人说他们很开心,因为马上就能见到女儿了。

“她忙,我们自己打车过去。”张大爷说,他还没有给女儿打电话说已经到了,曾经去过女儿家两次,知道在什么地方,打个车就过去了,不要耽误女儿上班。

可是,这一大堆行李还是让二老犯愁。从站台下来,距离外面的车站还有一段距离。还好附近有位力哥,他们便请力哥帮忙搬运到附近的马路上。

“到了再给孩子说吧。”张大爷说,这次他们准备多住一段时间,等年过了再回老家。毕竟,孩子在哪儿,家就在哪儿!

年味,就是同家人在一起

这几日行走在路上,总能见到背包前行的人们,他们步履匆匆,只为回家。

依稀记得小时候农村过年还有节目表演,那时候,从城里来的艺人会给大家带来京剧、舞蹈等节目。一个村子里的人全部出动,万人空巷。

如今,节目没有了,回家过年的人也少了,不少老人留守在家。过年时,家中摆满年货,却无人分享。他们的思念,他们的孤独,与谁诉说?

我想,在不在家过年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和家人在一起。这样的年,即便粗茶淡饭,也沁人心脾。

所谓年味,我想就是和家人在一起的味道。

本报记者 张小林 实习记者 黄晓雨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