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梁平解读“莽汉”:对诗歌、生活、汉语创新做出积极贡献


来源:华西都市报

李亚伟以及他当年与诗友开创的“莽汉诗歌”,曾经给中国新诗带来一股巨大的新锐的冲击力。莽汉诗歌这个流派,给我们当下的诗歌创作,带来哪些启示?梁平分析,上世纪八十年,成都在中国诗坛的诗歌荣光,是有理由引以为自豪的,“李亚伟作为“莽汉”的代表诗人,其代表作《中文系》几乎影响了整个大学校园,亚伟诗歌的幽默、尖锐、嬉皮以及语言的多指和低放的写作姿态,对之前长期以来诗歌一本正经的面孔、虚假华丽、伪抒情给予迎头一击。莽汉的精神在我看来,就是一次革命,对诗歌固有的形态、对生活的切入方式以及对汉语语义的创新,都做出了积极

原标题:梁平解读“莽汉”:对诗歌、生活、汉语创新做出积极贡献

梁平。

梁平。

还得那首《中文系》吗?上世纪80年代,作为“莽汉”诗派的开创者之一,李亚伟的《中文系》被传抄遍全国各大学的中文系。想知道《中文系》是怎么写成的吗?“想知道“莽汉”李亚伟当下在写什么好诗吗?今日(12月8日)下午两点,由《草堂》诗刊、华西都市报、四川省图书馆联合主办的“川图读者沙龙·草堂诗会之《莽汉与他的时代——李亚伟诗歌读享会》,将在四川省图书馆第二学术报告厅(东门二楼)举行。让我们一起走进李亚伟的诗歌世界,共同聆听他和他那个时代尖锐而真挚的声音吧!

在本次读享会上,著名诗人、成都市文联主席梁平,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研究员向以鲜,作家、诗人龚静染等成都乃至四川的众多诗人及广大的诗歌爱好者、读者都将出席,一起现场聆听“莽汉派”诗歌代表人物李亚伟的经典诗歌代表作的专业朗诵,朗诵者为四川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海光以及藏羌诗人松夏央宗、电台主持人思斯等。大家将一起聆听李亚伟的诗歌往事,走近、感受、剖析李亚伟的诗歌世界,从而更深入了解曾经走过的一段诗歌黄金时代。

李亚伟的诗歌,在诗歌界业内得到同行高度赞赏。2016年5月,《草堂》诗刊创刊,凭借其对诗歌语言的贡献,李亚伟成为创刊号“封面诗人”,好评甚高。作为草堂诗会的首个重磅活动,李亚伟又被一直推选为被朗诵诗歌的主角。李亚伟的诗歌到底有哪些魅力,他和他的莽汉时代,在当代诗歌界,又有着怎样的文学意义,是值得探讨的课题。《草堂》诗刊主编梁平,除了本人是一名创作力强劲的诗人,还是一位有眼光的诗歌批评家。在李亚伟诗歌朗诵会开始之前,梁平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专访时,对此表达了一番非常深刻的观察和见解。

“好诗就是好诗,接地气、有温度”

作为一个浸润诗歌很深、很重视诗歌在场感的诗歌批评家,梁平关注到诗人,涉及到的范围是很广的。在四川,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不管是大名人还是寂寂无名的新人,都能因为诗歌,进入梁平关注的视野。这是出于一种怎样的诗歌情怀或眼光?对此,梁平很谦虚表示,“除了自己写作,我是文学艺术工作者,这个身份我很明确。所以我的工作提醒我,要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一个不会欣赏和尊重别人的人,就会固步自封、自以为是,这是很危险的。四川、尤其成都的诗歌成就有目共睹。作为工作对四川诗人的整体推送,我们与河北推送“燕赵七子”、陕西推送“新诗典”以及甘肃推送“八骏”相比,还有距离。”

据梁平介绍,新世纪以来,“我们集中推送了60年代的龚学敏、李龙炳、瘦西鸿;近几年,又集中推送熊焱、马嘶、罗铖、余幼幼、羌人六等更年轻的一批诗人,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我们聚焦了中国诗坛有符号意义、功成名就的四川诗人,为他们举办高品质、有引领意义的诗歌朗诵会,吉狄马加、叶延滨、张新泉分别在金沙遗址博物馆、杜甫草堂、武侯祠与广大市民互动,整个成都弥漫了诗意。这次李亚伟在省图的诗歌朗诵会,又是一个新的角度,我们把民间优秀诗人的优秀诗歌隆重推上前台。我所理解的诗歌,没有官方、民间之分,好诗就是好诗,接地气、有温度。而所有这些,无需言及情怀与眼光,都仅仅是省作协和成都市文联应该做的工作。”

李亚伟。

李亚伟。

“莽汉”诗歌对诗歌、生活、汉语创新,做出积极贡献

李亚伟以及他当年与诗友开创的“莽汉诗歌”,曾经给中国新诗带来一股巨大的新锐的冲击力。莽汉诗歌这个流派,给我们当下的诗歌创作,带来哪些启示?梁平分析,上世纪八十年,成都在中国诗坛的诗歌荣光,是有理由引以为自豪的,“李亚伟作为“莽汉”的代表诗人,其代表作《中文系》几乎影响了整个大学校园,亚伟诗歌的幽默、尖锐、嬉皮以及语言的多指和低放的写作姿态,对之前长期以来诗歌一本正经的面孔、虚假华丽、伪抒情给予迎头一击。莽汉的精神在我看来,就是一次革命,对诗歌固有的形态、对生活的切入方式以及对汉语语义的创新,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诗歌是所有文学门类最不能容忍一成不变、最不能容忍孜孜不倦的自恋。在今天,“莽汉”诗歌给我们的启示,依然是文学的创新与革命。”

2016年5月,《草堂》在成都创刊。李亚伟被选为创刊号的封面诗人。这次由《草堂》诗刊与华西都市报联合主办的“草堂诗会”首场朗诵会活动,又选择了李亚伟。梁平说,《草堂》在成都创刊,“成都有了两个诗刊(另一个是《星星》),这在任何一个城市都是不可想象的,这也是成都作为诗歌之城的骄傲。老牌的《星星》诗刊一直是诗人的圣地,新创刊的《草堂》也将奋力直追,弘扬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办出新的特色,与《星星》诗刊资源共享,比翼齐飞。创刊号封面诗人选择李亚伟,正是因为李亚伟在中国新诗百年间,尤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具有革命精神、具有符号意义,中国诗歌历史不容忽略和忘记。“草堂诗会”是华西都市报、四川图书馆共同打造的诗歌走进读者的系列活动,将来每个月都有一次活动,李亚伟作为《草堂》诗刊的封面诗人,理所当让作为首选。”

“诗歌真正成为这个城市高颜值的脸面”

梁平认为,诗歌不仅属于诗歌界,也属于广大的普遍意义上的文学爱好者。在当下成都,诗歌明显升温。很多高质量的诗歌活动也不少。梁平说,成都的诗歌热是一个传统,杜甫草堂、白夜、清源际等好几个地方,因为常年的诗歌活动已经成为成都的诗歌地标,这次与四川省图书馆一起做的系列诗歌活动,毫无疑问也将成为一个新的、醒目的诗歌地标。诗歌不应该只是在小圈子里自娱自乐,应该以各种方式与民众亲密接触,让诗歌在这座城市潜移默化,诗意盎然。这么多年来,阅读诗歌、欣赏诗歌,诗意生活已经悄然成为成都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如何办好一场诗歌朗诵会,也是需要冷静思考的。梁平说,“我觉得只要是诗歌活动,无规模论大小,规格高低,无论小环境还是大舞台,都是有益的,成都有这样的诗歌土壤培育的生态。当然,诗歌活动也需要引领,要健康,要有营养,要提高活动的品质,让真正优秀的诗歌得以更广泛、更有效地传播,让我们的诗歌活动与成都市民的诗意生活匹配,努力打造“诗歌之城”的名片,让诗歌真正成为这个城市高颜值的脸面。”

华西都市报客户端记者张杰 实习生王琬琳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