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中国室内设计周聚焦“大设计与家文化”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为第一批参观者,我们发现,此次双年展落户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厅与以往不太一样。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策展人杨冬江表示,为了体现“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理念,特意将脚手架、轻钢龙骨等可回收的材料应用到展陈空间里。同时我们发现,此次双年展参展作品的数量、质量较往年又有大幅提升,共收到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近3000幅设计作品,涵盖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室内设计,以及车、船、飞机等“流动建筑”内部设计。

原标题:中国室内设计周聚焦“大设计与家文化”

2016中国室内设计周及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室内设计双年展开幕式同期举行,三大板块展览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开放

“茶·艺术设计大奖”获奖作品:《煮泉凉炉》 庞喜

“茶·艺术设计大奖”获奖作品:《罗汉椅》 孙少川

“茶·艺术设计大奖”获奖作品:《DOMO餐厅》 赖亚楠

“茶·艺术设计大奖”获奖作品:《翌-茶柜+茶榻》 陈大瑞

接近年尾,设计圈又进入总结与收获的节奏。11月27日至29日,2016中国室内设计周及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室内设计双年展举行。首次将开幕式、双年展、颁奖盛典放在清华校园,2016中国室内设计周来了个响亮的开头。占领学术高地?矫正随时可能跑偏的设计态度?避免让蓬勃的设计市场背离设计的初心?给大众消费铺陈美好而正确的轨道和路径?……开幕式上几位专家的发言,从各自的角度印证着我们的默默揣测。

一些设计追求大而奢 对生活中的适度与适用欠缺思考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副会长、清华美院教授郑曙旸的观点一如既往,设计为大众永远不会错,“室内设计已经呈现高态势发展,可伴随成果与成绩,依然有令人担忧的现象存在,如何让专业的、负责任的设计回馈普通大众,依然需要思索和探索。”郑曙旸的发言简明扼要,并未像去年此时慷慨激昂,但我们能够从中听到某种焦虑与期待。他说,适用、绿色、经济、美观,今年参展的设计作品中,若用八字方针来衡量,关于设计的“适用与适度”,依旧是短板。

从双年展三大板块的作品图片中我们依稀可以感觉到,资金充足奢华绚丽的高大上项目占据主导,大而奢之气扑面而来。与此同时,关注大众与民生的“日常的平凡的小设计”几乎未见其身影。同行观展的一枚90后创意工作者一脸萌比:“街边儿那么多轻松好玩的空间,在这里怎么看不到?别墅大宅奢华到爆,可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没在设计圈混个出人头地之前,我还是鼓捣鼓捣年轻人的小房子好了。”

从“学术”与“大宅”投向“日常”与“市井” 设计师的兴奋点正在转移

这枚小设计师大概还没有懂得,“学术姿态”依旧是设计界“衣冠楚楚”的归宿,不设计几个牛气冲天的高端项目,哪好意思捧过来领个奖?不过他的愿望与需求我们也懂得,年轻化、接地气、与市井民生息息相关的小项目更具备产生设计共鸣的社会能量。这不是吗?以“设计+”为主题,在“大设计、家文化”的战略思路下,本届设计周与双年展还是将许多目光投向了设计新人、居住空间、农村住宅、民间传统工艺美术等。

设计为大众、设计为民生,引导行业上下游产业协调发展,通过一年一度的集中总结与展示,不断矫正中国设计的方向与态度。从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会长刘珝、副会长兼秘书长张丽以及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冰冰的言谈话语中,能领悟到真诚的嘱托与期望。作为首批参观者,今年的总结与展示中,我们还是发现了许多亮点。

绿色环保成趋势 关于居住的探索比以往更现实

作为第一批参观者,我们发现,此次双年展落户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厅与以往不太一样。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策展人杨冬江表示,为了体现“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理念,特意将脚手架、轻钢龙骨等可回收的材料应用到展陈空间里。同时我们发现,此次双年展参展作品的数量、质量较往年又有大幅提升,共收到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近3000幅设计作品,涵盖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室内设计,以及车、船、飞机等“流动建筑”内部设计。

另外,以往双年展中,大项目多,住宅设计少,农村住宅几乎空白,而此次45个金奖作品中住宅类占了三分之一,优秀的民宿设计也在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室内设计师在关注人文、关注民生。

设计界新人辈出 为大众生活带来崭新思路

11月28日及29日,北京国贸大酒店和清华大学礼堂举行双年展新人奖、学院奖、大师奖等奖项,“2016中国室内设计颁奖盛典”同期举办。被誉为中国室内设计“奥斯卡”的居然杯CIDA中国室内设计大奖及十大年度人物、十强年度机构、晶麒麟—生活艺术家等奖项都被一一颁出。今年的“学院奖”扩大了范围,共收到了来自全国30余所高等专业院校毕业生近200件室内设计作品。一本《2016居然杯CIDA中国室内设计大奖学院奖获奖作品集》同期出版。同时,为了鼓励新生力量成长,今年又推出了“居然杯新人奖”。

每届设计周最受欢迎的就是国际学术交流。11月29日在清华大学大礼堂举行的“2016中国室内设计高峰论坛”上,学术专家及建筑师郑曙旸、王辉、梁志天等就设计的责任与未来进行了演讲。以观念加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设计师们注重人文关怀,更好地关注生态、关注社会、关心民众生活。

设计关注日常生活 室内装饰潮流引导人们改善居住环境

除了彰显国际化、学术性,本届设计周相关活动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设计的亲和。在“2016首届茶·艺术设计大奖”的作品中,几乎件件与普通生活相关。本次大奖由聚向传媒策划并组织发起,以茶为载体,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大奖共评选出“茶·器皿组、茶·席组、茶·家具组、茶·空间组”四类大奖,共计35套优秀作品获奖。透过这些获奖作品可以看到,茶艺术设计在近年来俨然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且完整的设计体系,其不仅局限于空间本身,而是借助空间并逐步完善到了茶席、茶器、家具、饰品等相关衍生领域,形成以茶为主题的相关产品产业链。

说到高水准接地气, “2017春夏季国际软装流行趋势发布会暨第三届‘金墙饰奖’启动仪式”表现出更多实用与适用。多位设计界大咖及软装色彩专家侃侃而谈,从空间到装饰,从经验到理想,为来自东易日盛、业之峰等家装公司的年轻设计师上了一堂分享课。同时,由中国室内设计协会墙纸专业委员会发起并主办的第三届“金墙饰奖”正式启动,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副会长田万良与中室协墙纸委员会会长万庆棠向参加活动的设计师颁发了中室协墙纸委的“智库首席专家”聘书。

可以想见,在专业设计的积极参与下,家居上下游企业将更加积极从事原创突破和成果转化,从而为大众提供更好的产品,美化空间、扮靓生活。文/方博

本报记者 赵晓笠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